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心理學上有一個這樣的實驗:洛倫茲把灰鵝的蛋分成兩組,一組由母鵝孵化,一組由孵化箱孵化。結果由孵化箱孵化出來的小鵝把洛倫茲當成了媽媽,洛倫茲走到哪兒,小鵝就跟到哪兒。如果把兩組小鵝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當提起箱子時,小鵝會有兩個去向,一組向母鵝跑去,一組剛跑向洛倫茲。很顯然,這種現象是小鵝一出生就接觸母鵝和洛倫茲形成的印象導致的。這種現場就是“印痕行為”。

“印痕行為”大都發生在動物的幼年時期,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某些動物的某些本領也只有在印痕時期才能學到,過了這個時期就很難學會了。這也是動物、禽類等的印刻現象,印刻只在動物出生後某段時間內發生,禽類在出後後30個小時內產生印刻作用,而小狗如果在出生後一個半月內不與人接近,以後將難以跟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6歲前是孩子的關鍵期

人類也有印刻效應,心理學家對於人類有這樣的實驗:懷特博士從事了近20年的嬰兒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18個月以後嬰兒聰明程度的變化也就結束了,這是智商的發展結束。還有心理學家做了研究,6歲之前孩子的IQ、EQ等綜全智能發展結束這也是洛化茲所提出的“關鍵期”。

對於人類來講6歲前是語言、動作、綜合智能等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錯過將無法彌補。我們都知道狼孩的例子,科學家找到他們的時候一個是2歲一個是6歲,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培養他們直立行走、說話、吃熟食等最基本的,可是狼孩只能說簡單的幾個詞、還是會發出狼的吼叫,爬行、吃生食等等,而且他們的壽命很短。這些對於我們正常家庭的孩子來講到那個階段是可以輕而易舉會的,這就證實了人類如果錯過了“關鍵期”的一些特性喚醒,這項特性將永遠消失了,將來再去填充那個空洞是無法補平的。

現在有很多的留守兒童,有城市留守和農村留守,這些父母的理念是認為,孩子小,什麼不懂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照顧,只要有人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就行了,孩子大了自然什麼都懂了。

這些家長是隻注重了孩子的生理營養,而忽略了,孩子在6歲前的關鍵期更需要心理營養,一旦錯過,會影響孩子一生。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郭美美

關鍵期缺愛,是永遠無法填補的空洞

總是有某某明星吸毒被抓事件,他們有錢、有名,為什麼還要用吸毒的方式來尋求刺激?從心理學上分析這是由於他在兒童關鍵期父母對他的關注、對他的陪伴、對他的愛的缺失,以至於讓他現在不顧自己的安全去吸毒,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報復。

有父母愛的孩子,不會沉迷於網絡、毒品。

郭美美事件媒體大眾對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們暫且不管她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從心理學上分析,郭美美為什麼已經擁有那麼多男人、擁有那麼多錢了,她還要去在炫、去曬,即使她已經進了監獄她還要向獄警去炫耀‘想要包養她的人多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她在幼年‘關鍵期’愛的缺失,她在童年時期沒有爸爸,媽媽也只顧忙自己的事不去關愛孩子。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她才是最根本的受害者。早期愛的匱乏讓她不停的去炫耀去證明她不缺愛,‘關鍵期’愛的缺少是個無底洞,永遠填不平。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張國榮

同性戀,是對父母的報復

張國榮是一個有名、有錢、有地位的名星,他為什麼會是同性戀?為什麼又會選擇自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他的童年經歷,他現在的結果也是必然,因為他在童年‘關鍵期’父母對他的關愛的缺失,他缺的是幼年體驗。

張國榮兄弟姐妹10個,他是最小的,而且在家是最被忽略的那一個,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和認可,即使後來他成名了,但是依然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無論他外在擁有多少,內在的缺失無法填充。

而同性戀本人是不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誰?父母

有一位同性戀案主,她自己也是因為童年時期親眼看到媽媽出軌而討厭自己的女性身份,她瞭解了她身邊的100多位男同和女同,無一例外原生家庭裡父母給他們帶來了不同事件的心理創傷。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做好關鍵期就可以了

很多的類似案例分析來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兒童‘關鍵期’父母對孩子關愛、關注的缺失。我相信每個家長都不會希望孩子有以上的結果。所以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足夠的愛。怎麼樣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愛呢?不僅僅是從豐富的物質上,最關鍵的是‘關鍵期’與孩子的陪伴。

很多家長覺得都教育子女是一件很麻煩、很繁瑣又需要一輩子的事情,‘教育孩子不需要一輩子,而是做好關鍵期教育就可以了’,做法也很簡單隻要小時候父母與孩子玩到6歲,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看似很輕鬆很簡單的事情,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講實際操作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國家沒有親子法,家長自己兒童時期也沒有這樣的體驗,再加上現在社會化標準那麼多,家長也不知道如何把握對孩子陪伴的度,還有很多傳統觀念對大部分家長的束縛,家長都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引領孩子、不知道如何玩,家長都在焦慮、煩躁、情緒不穩定之中,怎麼能做到陪伴好孩子呢?所以家長要首先做好自己,使自己是一個完整、內在健康的人、情緒穩定的人,這樣你才能去陪伴你的孩子,否則,會越陪伴越糟糕。

關鍵期決定孩子一生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瞭解人性、瞭解心理學

弗洛伊德認為人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人從大自然獲取能量,又為某種目的而消耗能量。每個人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也就是每個人都具備建設性力量和破壞性力量。以上所舉的例子是由於他們的破壞性力量佔據了上峰。我們如何讓我們自身的建設性力量與破壞性力量達到平衡是家長需要修煉的功課。很多家長為什麼明明知道孩子的關鍵期對孩子的重要性,但還是不願意抽出時間去陪孩子?不能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呢?這和家長自己的幼年體驗以及他的生理需要還沒有滿足有關。家長是存在僥倖心理的,直到錯過了關鍵期,孩子真正的有了些問題時,這時家長才開始著急找各種方法來糾正孩子,這才是家長覺得教育孩子不容易的根本原因。在此

,呼籲每位家長,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高質量陪伴孩子度過關鍵期是每位家長需要做的事項。

關鍵期孩子的家長需瞭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各個階段的敏感期,在每一個敏感期階段幫孩子順利的度過。絕大多數的成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內在小孩,對於在6歲前孩子的家長來講,是很有福氣的,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自己做自己的父母,讓自己與孩子一起共同長大一回。當然這也是需要有家庭教育機構的專家指導著來做的。

對於關鍵期的孩子來講,除了父母的陪伴,他還需要有一些同齡的小朋友,這也需要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氛圍。這裡有一些原則:1、家長不參與孩子的戰爭;2、孩子玩耍需要有一定的規則建立;3、安全為基礎。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是家長成長的最好的機會點。

‘關鍵期’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讓孩子多參與、多體驗。當孩子主動要求家長陪伴的時候,需要家長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不知道怎麼做,也很簡單,只要你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在孩子的關鍵期階段需要家長做到追隨孩子,為孩子做好前提準備。

人的一生是由內因還是外因起決定性作用?答案:不是內因也不是外因,而是由早期幼年體驗決定的,也就是由關鍵期的體驗所決定的。

當家長真正的陪伴好關鍵期的孩子時,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可以在孩子6歲結束了。家長對孩子關鍵期的陪伴的好壞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相信每位家長都是期待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陪伴孩子度過關鍵期是每一位家長的必修功課。

錯過關鍵期的家長人們,在孩子18歲前還有一個修復期,但在此期間,家長需要修煉的最大一門功課就是情緒,而孩子的情緒模式受家長影晌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