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黑熊精事件昭示了什么道理?动了贪心就是魔,戒了贪心方成佛

黑熊精是西游记中为数不多的人才之一,智勇双全、朋友众多,孙悟空都对付不了他,观音菩萨对他也很欣赏,十分难得。

黑熊精是个难得的全才,深得观音菩萨欣赏,所以被收归麾下

黑熊精虽生于草莽、长相粗犷,然精于文墨,喜交文人道士,好高谈阔论,对住的和吃的十分讲究。

黑熊精所处黑风山风光优美: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语花香;黑风洞仙气缭绕、柏苍松翠、赏心悦目,连观音菩萨看了也是心中赞叹、顿生爱才之心,故此留其性命。

黑熊精个性鲜明,作息习惯极佳。他和孙悟空打斗了一上午,到了中午的饭点,撇下孙悟空就走,坚持用膳第一;到了晚上又是罢战,坚持睡觉优先。

黑熊精文采极佳,给金池长老写的请帖修辞精准、态度恭敬、情真意切,让人看了极其的舒心和快乐。

西游黑熊精事件昭示了什么道理?动了贪心就是魔,戒了贪心方成佛

黑熊精修炼还是不到家,见宝心切,不能脱俗

黑熊精看似正义凛然,喜欢谈论国家大事,对朋友也十分仗义,但是看到心仪的宝贝,也和他的老朋友金池长老一样,变成了一个“老贪鬼”。

他半夜能忍困前去观音院救火,耽误了睡觉之大事,说明他很义气。但是到了地方,看到佛门异宝霞光彩气,立马趁火打劫、拿了就跑,根本就不管金池长老的死活了。

这说明他修炼还是不到家,还没有达到“不役于物”的境界,被财宝迷惑了心智、由君子当场变成了小人。

其实这一回的标题也有暗示“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一个“谋”字,一个“窃”字,把这两个所谓的高人不高雅的行为描绘的淋漓尽致。

西游黑熊精事件昭示了什么道理?动了贪心就是魔,戒了贪心方成佛

观音菩萨教诲有方,佛法无边,黑熊精修成正果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的教育专家,号称七佛之师,经她亲自教导的人和妖怪,每一个都修成了正果。

唐僧师徒四人当初就是四个罪犯,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不堪的往事,经观音菩萨教导后潜心修炼、志心向佛,最后都成了虔诚的佛徒,得授正果高位。

红孩儿当初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作恶多端的野孩子,跟随观音菩萨回去的路上开始变好,最后五十三参、得成正果,再次见到孙悟空也知道感恩了。

西游黑熊精事件昭示了什么道理?动了贪心就是魔,戒了贪心方成佛

黑熊精也是如此,不久孙悟空因为人参果树的事去请观音菩萨,再次见到了黑熊精:

“那黑熊真个得了正果,在菩萨处镇守普陀,称为大神,是也亏了行者。”

可见观音菩萨对他教导有方,他学习很快、感悟很深,短时间内就修成了正果。后来孙悟空又因为金鱼精的事找观音菩萨帮忙,再次见到了相迎的黑熊精。

黑熊精能成为观音菩萨的守山大神,那可是正式挤入了佛门高层队伍,有了正式的编制,比在黑风山当个野妖怪强多了,他为什么能修成正果,观音菩萨曾经为此教育孙悟空:

“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西游黑熊精事件昭示了什么道理?动了贪心就是魔,戒了贪心方成佛

正是因为他抛下了贪念和邪念,放弃了自我和自利,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好人,所以他最终才能修成正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