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可以誕生那麼多的聖賢豪傑、能人志士、俠義英雄?

履霜堅冰至yk


許多舊的貴族門第衰敗或消失,而被一些出身微賤的人所代替,這些人血統上與最高層的家族沒有直接關係。

這些青雲直上的人大部分可能來自稱為士的低層邊緣的貴族;這些人有良好的出身,但沒有貴族的爵位,他們充當武士、官吏、國家政府和貴族家庭的監管者,或者靠土地為生,有時他們自己也種地。

根據對春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516人及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713人所作的統計研究,發現後一個時期出身微賤的人的百分比兩倍於前一個時期:春秋時期為26%,戰國時期為55%。 約在最後一個世紀,社會出身不明的人的隊伍由於平民出身的人(如商人)——他們的財富能使他們取得土地和權力——的加入而進一步擴大。一個新的地主和官吏階級以這種種方式,到戰國後期已經形成,它是整個中華帝國史中一直作為統治精英的學者——紳士階級的鼻祖。

作為對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義的認識理解,從廣義上對周代(傳統時期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現的政治和社會形勢進行了解。在那個時代最後兩三個世紀的動盪對漢民族許多形形色色的變化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

當週王室推翻商朝時(約在公元前1046年),新統治者將征服的土地分封給王室成員、緊密盟友和原商朝統治者的後裔,以及一些獲准保持原來土地的地方豪強。這樣,中華世界就被分成大批政治實體。

據認為,在周代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已有約170個政治實體。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們在內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給每個統治家族的親戚或官員。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戰爭連綿不斷,許多諸侯國被消滅,或者其面積大為縮小,所以當週代的下一個分期戰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來臨時,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七國中包括遠處華夏大家庭極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當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進攻迫使周王室放棄今西安(在陝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陽(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東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遠不如前)時,它已經喪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權力。這些諸侯國到了戰國初期已經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國家。

據史書記載,春秋242年間,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52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480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450餘次。魯國朝王3次,聘周4次。

春秋戰國之交,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在這場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大變革中,舊的奴隸主階級沒落了,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了;舊的制度和道德倫理觀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取代了;一部分農民獲得較多的自由,社會的生產關係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階級矛盾尖銳激烈,兼併戰爭連年不斷,整個社會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大動盪大改組局面。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至於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


歷史神預言


謝謝。

為什麼說戰國時期出現了聖賢豪傑,出現了能人志士,俠義英雄呢?

我先分幾個步驟回答你的問題。

一。當時的社會背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逐鹿,連年戰亂不斷。據史書記載”七雄並立”問鼎中原。其實不只是”七國”在這裡爭鬥,另外還有若干個小諸侯國也羅列其中。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

二。時逢亂世,各個諸侯國誰都想在這一次決鬥中,統一天下,這是終極目標,也是完美無缺的理想。統一華夏即平息了戰禍又救百姓於水火,一個統一的國家是人人都向往的。

三。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最輝煌的時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時事出現了許多聖賢豪傑,為了尋求一條統一之路。於是產生了”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局面。

1。這一時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都登上了以文化傳播的舞臺。一時間各領風騷數百年,直至影響到我們今天的文化繼承與發展。

2。這一時期產生了縱橫家、兵法家、陰陽家等,使文化的發展又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豐富了文化的知識,令人們思想有新的變化。

3。就文化而言,多數人認為唐宋時期是中國文化史可以稱道的,其文學藝術成就可以讚歎的。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成就,是唐宋不能比擬的。

因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又一個高峰,它為我們打下了一個堅實的文化基礎。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分水嶺,引領中國文化的風向標。

四。俠義英雄,能人志士的出現,是時事造就出的產物。也是各自出於為國家而獻身的英雄。

1。專諸刺王僚。2。聶政刺韓傀。3。荊軻刺秦。4。豫讓刺趙襄子。

俠義英雄以使命犧牲自我,來換取政治上勝利。來喚醒那些自私自利國君,不以殘暴治黎民,不以昏庸而誤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時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時期,孕育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聖人豪傑。我不由的感慨萬端,這些聖人豪傑是為了自己利益而奔走呼號的嗎?是為功名利祿而忘我的嗎?

這些都不是,聖人豪傑的思想是宏觀博大的。個人利益只不過蠅頭小利,家國百姓才是大事。有民族大義,有家國情懷,團結統一的國家,萬眾一心的社會,應是聖人豪傑的初心。

不論社會如何發展,人的取向有何感想。功名利祿不是終極目標,熱愛人民,熱愛祖國才是最重要的。由春秋戰國的啟示得出這樣結論,古人尚且珍惜國家統一的重要,我們又何嘗不愛自己的祖國呢!!!





禪悟淨慧


那是個大動盪的時代,大浪淘沙,“蒼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那種社會氣候適應各種聖賢及其他人才的誕生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