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20科研試飛成功:首個試飛公開機型,明年取證交付

GA20科研試飛成功:首個試飛公開機型,明年取證交付

GA20多科目科研試飛

中國民企首架自主研製的通用飛機GA20今日在浙江橫店機場科研試飛成功。

3月11日,GA20在浙江橫店機場完成多科目公開科研試飛,首次進行了失速測試、穩定性測試及操縱性能測試。

科研試飛是飛機型號整機研製的必要環節,通過多科目的科研試飛獲得數據以驗證飛機的安全性、穩定性及操控性。GA20也是國內首個向公眾展示試飛全過程的通用飛機型號。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試飛現場看到,整個試飛過程歷時57分鐘,飛機分別完成縱向穩定性、橫向穩定性、航向穩定性、失速測試等科目,其中失速測試屬於高危險係數的試飛科目,返場著陸時飛機狀態穩定。

GA20由冠一通飛研製生產,該公司2009年成立於上海,先後為ARJ21、C919、MA60/600、MA700、AG600、Z15等國產各重要民機型號提供產品或技術服務。冠一通飛於2015年啟動GA20型號設計,隨後將該型號落戶江西南昌,並於2017年4月正式設立江西冠一通用飛機有限公司,作為GA20機型研製生產的企業主體。

GA20是冠一通飛於2015年啟動的中國民企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通用飛機項目,從立項、設計、試驗,到完成首飛,歷時3年。該機型為單發四座固定翼飛機,是中國第一架具備與國際通用飛機公司完全對等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營通用飛機。

GA20項目由法國空客前總設計師Jean-Paul VAUNOIS出任GA20的型號總設計師,由包括曾在法國空客、達索航空等企業中擔任要職的經驗豐富的科研專家帶隊,由本土工程師擔任研製主力軍。

試飛歷時57分鐘:失速速度低至24米/秒

GA20科研試飛成功:首個試飛公開機型,明年取證交付

冠一通飛第二試飛員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當日上午10時31分,冠一通飛第二試飛員Daniel MULLER登上GA20飛機,啟動發動機,在熟練操作完一系列的備飛測試後,緩緩滑行至跑道。

11時,飛機準時起飛,隨後以6m/s的速度迅速爬升至3000英尺之後,以140km/h和180km/h的速度分別進行縱向穩定性、橫向穩定性、航向穩定性的測試。

此後,飛機爬升至6000英尺高度後,接塔臺命令,GA20進行了失速測試。

所謂失速,是指飛機在某個迎角臨界值時,機翼升力急劇下降而不能保持正常飛行的情況,是飛機重要的安全性測試之一,屬於高危險係數的試飛科目。

11時17分,試飛員調整飛機並降低速度,此後飛機速度降低至27m/s,失速告警器開始告警;飛行員繼續降低速度至24m/s,機翼機身開始抖動,飛機達到失速狀態,輕微低頭,飛行員隨即改出失速狀態,安全完成失速測試。

11時28分,飛機安全返場著陸,狀態穩定。

執行此次試飛任務的冠一通飛第二試飛員Daniel MULLER,曾任職法國Robin飛機公司前總設計師兼試飛員,是擁有40多年通用飛機設計和試飛經驗的法籍試飛員,於2018年加入冠一通飛的研發及試飛團隊。

Daniel MULLER在現場說:“經過多架次試飛並優化後,飛機的穩定性能和飛行流暢度明顯增加,本次失速測試驗證了GA20達到世界一流型號的安全水準,具備更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操縱性。”

首個試飛公開機型:後續投產5架機試驗試飛

GA20科研試飛成功:首個試飛公開機型,明年取證交付

GA20多科目科研試飛

據介紹,GA20為首個全面向公眾公開試飛科目的通用飛機機型。

問及為何要選擇公開試飛,冠一通飛董事長朱頌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說,主要從技術和市場兩方面考慮。

從技術角度出發,試飛是為了驗證飛機實際飛出來的數據性能符合設計要求,甚至於超過設計要求。

從市場角度出發,則有三點考慮:

一是培育市場。朱頌華介紹,通航在中國還處於初期階段,可能很多人在內心都對飛行、航空、飛機的整體研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將試飛開放,或者持續性的不僅把試飛向整個市場和社會公開,甚至將整個的研製全過程去公開,“這樣大家不僅僅會說我嚐到了一個整機企業最終產出的一個果實,而產出一個好果的背後有很多的艱辛,也有很多激動人心的點。我們向整個社會去公開,讓關注飛行、航空、國家自主知識產權飛機的人越來越多,通過我們一起致力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這個產業走到一個良性循環的道路上。”他說,最終的目的肯定是中國的藍天上飛的不能都是國外飛機。

二是市場信心。朱頌華坦言,如果不公開,那麼即使飛機的性能設計、數據都超越了歐美競爭對手,但依舊會被外界認為是紙面的,所以要用事實說話。即用持續的各個科目的試飛,去真實地用事實數據向整個市場和社會說話,“我們實打實的,從性能和質量層面去保證我們用戶的安全、經濟性和飛行體驗,全方位的讓他們一步步通過我們的飛行,建立起對我們飛機型號的信心。”

三是對等和平等。作為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在對等的前提之下,可以跟國際競爭對手平等競爭。朱頌華闡釋稱,“我通過一個個科目的飛行數據告訴你(指國際競爭對手),一款中國人研製的飛機,不僅僅沒有任何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和糾紛,而且這是實實在在的,我在趕超你(指國際競爭對手),這是我們作為一個航空民企,通過自主研發研製建立起來的一個信心,對我們這種掌握了核心技術、硬實力的一個信心和展現。”

據瞭解,此前曾任SOCATA首席試飛員、法國國立飛行學校教官的冠一通飛首席試飛員Christian Briand目前已完成對GA20的發動機參數測試、熱通風系統測試、發動機汽化器加熱系統測試以及爬升率和起降距離等多項飛行性能測試。

接下來,冠一通飛還將按照中國民航局的適航審定要求,完成200-300個架次的試飛任務,完成包括不可用燃油飛行測試、重量重心包線拓展飛行測試、前後重心操縱性測試、前輪擺振測試等測試各項試飛科目,並計劃在2020年前後取得中國民航局(CAAC)型號合格證並啟動產業化進程。

目前除第一架飛機用於試飛外,GA20還將陸續投產5架飛機分別用於試飛以及全機靜力試驗、疲勞試驗、墜撞試驗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GA20處於研發試飛階段,後續適航取證試飛時,冠一通飛有打算邀請用戶或合作伙伴參與其中,這也是國際上很多機型會採用的方式。

戰略合作客戶定位3家,明年達到年產20架

GA20主要面向飛行培訓、私人飛行、觀光旅遊等市場。

朱頌華說,由於飛機從研製階段到試批產階段到批產階段,需要一個過程。在批產階段前期來講,因為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全市場覆蓋,因此目前GA20戰略合作客戶的定位是3家。

對於批產的時間表,朱頌華透露,GA20計劃2020年取證並交付,交付時將已經達到試批產狀態,2021年達到批產狀態。批產時間表是2020年達到20架的產能,2021年達到60架的產能,2022年達到100架以上的產能。“60架的產能達到之後,其實多少都不是問題了,因為已經成熟了,就是幾條線的問題了。”

此外,朱頌華認為,冠一通飛選擇自主研製這條道路,最終的目標不是一個噱頭,而是考慮到是否可持續發展,即需要持續地向市場推出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所以我們在實施一個型號產業化的同時,其實也在預演三個不同的型號。也就是說,在取到飛機第一個型號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之後,我們基本上可以做到2到3年內向市場推出一個新型號。”

不過,談及此前提到可能在法國和美國落地總裝線,朱頌華坦言“要吐吐苦水,壓力很大”。

就國際化而言,前提是一定的成熟度。因此,朱頌華說,目前GA20的戰略是首先保國內市場,在保國內市場的同時,再開拓國外市場。他透露,已跟法國有關方面約了今年7月份過去進一步落實產業的情況,國際化的方向絕對不會改變,包括美國和歐洲市場,會堅定不移地去開拓。

中國通航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問及目前國內市場有多大,朱頌華認為,跟美國相比,國內通航產業規模僅達到美國的1%。包括飛機數量、飛行小時、通航公司數量以及整機單位數量,跟美國市場確確實實都存在巨大的差距。不過,“就企業來講,很多時候差距是距離,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差距也是市場潛力、機會和發展空間。”

他認為,市場的需求永遠來自於人。他將未來的航空飛行市場與目前的汽車市場類比稱,在選擇做決定做GA20型號時,自己對中、美、歐市場進行了一年的市場研究,最終回到腦子裡的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人的需求是什麼?即在中國市場有沒有人想飛?中國市場有多少人想飛?中國有多少人有能力飛,可擁有一架飛機?“這個答案我相信不用我來講,我相信中國的潛力是巨大的。”

問及國內通航產業發展的痛點,朱頌華很自信地說,其個人認為行業來講沒有痛點。他認為,就像“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一樣,這條路在走的過程當中,並不代表它有痛點,但是在走的過程當中肯定有難度。作為探索者,嘗試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此次的試飛公開,“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去摸索、去探索,我們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我們通航在整個市場的成功的這樣的一個道路。 ”

“不管是什麼樣性質的企業,都可以在產業大發展的蛋糕裡分一杯羹,希望參與通航的企業家和企業越來越多,這對整個產業的發展只會越來越有利。”朱頌華說。

朱頌華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曾解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含義,即飛機頂層的技術參數自主定,“我們通過一年的市場調研,通過我們自己的團隊用我們自己的方法實現定義的技術參數,從設計、飛機制造、供應商選擇、最終試驗、試飛到交付用戶、服務、維護維修,都將是我們的知識產權,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自主產權。”

對於為何選擇自主知識產權飛機,他說:“市場和資金換不來核心技術,沒有自身核心技術的積累,最終結果一定是把市場換來了,核心技術和品牌依舊還在別人手裡。要想振興中華民族通航產業,自主知識產權是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