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什么让人感觉钱始终赚不够?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大家有一种“丧失感”,觉得始终赚的不够,科普君觉得,不是上文说的借了花呗还不上、信用卡还不上的问题,这些产生的债务真的是不多了,诚信还钱的人还是大多数,花呗、信用卡这些的不过也就一个人几万块的额度而已,欠也欠不了多少,居民真正的债务就集中在房地产。

可以说,居民财富是增值还是缩水,基本就跟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房子绑在了一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什么让人感觉钱始终赚不够?

为何这几年,工资涨幅不高,但是居民感觉自己的财富还是在不断增值的,出去跟人还可以吹牛逼,那是因为房价涨了,原先你一套房子就40万,涨了一倍,现在80万,那么家庭财富也增加了40万,虽然只是账面财富增值而已。

因为房子如果不出售,不流动起来,就算是一平米涨到1亿人民币,跟你也没啥关系,你只是使用房子,而不是把房子当商品,换房子也是不可能的,都涨价了,换房子还可能意味着亏随,唯一就是你卖掉房子,那问题又出现了,没了房子大家住哪里,一辈子都租房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比较难接受。

过去的十年,居民财富增长很大一部分就是房价的上涨带来的,虽然说到2017年中国人工资11年涨3倍,但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超发直接将工资上涨带来的好处抵消了。北上广深就算拿1万块1个月也是底层搬砖而已。而在一线城市有套房,直接就是千万富翁了,你赚的少了,但是房价涨了,综合算下来,家庭财富还是增长的呀。

加上这一轮房地产发展,也带动了水泥、钢铁、零售、安保、家装家居等各行各业的就业以及刺激了消费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有很大的积极、正面意义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什么让人感觉钱始终赚不够?

从另一个方面讲,为何10%理财年化收益还觉得杯水车薪,是因为这房价涨的太快了,以深圳为例,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榜出炉,全球150大城市房价涨幅榜排名深圳第一,以62.5%的涨幅高居榜首。

而且要看到的是,理财收益率是按照年来算的,房价的涨幅是按照天来算的,理财收益是固定不变的,房价能涨多少,你是不知道的。那段时间涨的最猛的时候,深圳房价一天一个样。理财收益一年才10%,房价给你一年涨62.5%,加上还要吃饭还要跑赢CPI,一年投资理财收益最少得100%可能才稍微好过一点,不过理财收益100%也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了。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家庭资产中房地产占比达68%,京沪高达85%,一轮房价上涨,如果你不得不买房过日子的话,这种负债压力,足以抵消你的任何努力和外部收入。

租房的也别笑,房价涨了,房租价格不涨么?我爱我家原副总裁胡景晖曾炮轰长租公寓推高房租,深圳房租持续上涨2018年最高涨幅达30%,租金的快速上涨也把广大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吃掉了”一大部分,哪里还有财富积累可言?连积蓄都没有,更不要谈什么理财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到底什么让人感觉钱始终赚不够?

所以为何理财收益10%仍觉很少?所以到底是什么在侵蚀你的财富,不言自明。

但是房价问题能解决么,科普君用别人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论坛中,有一位网友发帖称“月薪一万六在等深圳房价跌,却等得越来越穷”,“天天说房价要降,最后是从能全款买房到只能付首付,现在首付都付不起了”。最后借用潘石屹在接受采访时说过的,“千万别限制房价。中国的M2(广义货币量)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2.1倍,美国则是0.9倍。人民银行发了那么多钱,不往房地产上跑,跑到葱上吗?跑到猪肉上吗?跑到面上吗?猪肉面的这些市场太小了,银行发那么多钱,只能跑到房地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