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蒙古灭金是从公元1211年开始的。蒙古历是成吉思汗六年,金大安三年开始的。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蒙古灭金前双方势力地图

当时金国人口四千八百万,军队百万以上。蒙古国人口一百二十万,军队十万左右。所以说金国是大海,蒙古是一掬细沙。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成吉思汗铁木真

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与汉民族帝王的“君权神授”具有相同意义。当成吉思汗知道金朝的皇帝是卫王永济时,说出了“我当中原的皇帝是上天派的人坐的,原来是这样平庸懦弱的凡人坐的啊!“这样就分出了高低贵贱,舆论上——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是上天的旨意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卫王永济

金国对蒙古施行”民族压迫“政策——岁岁纳贡,三年一次的减丁——派兵北进剿杀蒙古人,身高超过车轮的男子一律处死。蒙古各族对金国怨忿已久。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金国对蒙古减丁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攻打金国前的六年时间里做了及其充分的准备。蒙古国这时候的国策是”南征金朝“,为此成吉思汗三次出兵西夏,迫使西夏臣服,纳女请和。剪除掉了金国的羽翼,没有后顾之忧了。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怯薛军”,组成一支强大的、善于野战和远程奔袭的蒙古军。分封千户,万户,统一军事力量。与守护金朝北方边界的汪古惕部结为亲家。同时不断派细作深入金朝境内刺探政治军事情报。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怯薛军


而这时候的金朝是灾祸不断,据《金史》记载,卫王永济登基为帝后,改元大安。从大安元年十一月平阳地震开始,大安二年二月地震,六月大旱,七月八月九月地震波及范围中都,西京,清州,沧州。而十一月中都大火,烧毁大量民居。这种情况持续到了成吉思汗来攻打金朝。也就是说卫王永济登基三年来,别的事情没干,一直在赈灾赈灾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大旱


天灾极大的消耗了金国的国力。各地契丹族人,汉人不满女真的统治一下爆发出来了。而这时候金国的国策还是“吞灭南宋”,陈重兵与宋金边界。更是对蒙古侵略西夏坐视不管,失去了西夏这个盟国。这是政治与军事上的重大失误。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金国精锐骑兵——铁浮屠

天灾人祸不断中,成吉思汗尽起蒙古精锐南征金国。大安三年四月,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南征金国,先锋哲别率轻骑兵先行打探军情。这时候的,金国竟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乞和。在成吉思汗拒绝后,才整兵备战。而这已经过了二个月了。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蒙古轻骑兵

金朝起全国兵力四十五万兵马,由金朝重臣名将千家奴(独吉思忠)为主帅,与蒙古十万大军会战。说是会战,其实不如叫消极防御,这四十五万人马分散在漫长的三百公里防线上,给了成吉思汗各个击破的机会。成吉思汗分兵二路,一路偷袭功下了乌沙堡,乌月营(今河北张北)。这时候,临阵换将,将千家奴罢免换上了完颜承裕(完颜胡沙)。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完颜胡沙

这完颜胡沙是金朝名将宗室,不得不说金朝临阵换将的决策是正确的。完颜胡沙成为主帅后,主动放弃三洲之地,集结兵力三十万,在野狐岭准备与蒙古的十万大军展开会战。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可惜,决策正确,却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完颜胡沙,在这时候竟然派契丹族人石抹明安与蒙古军队谈判。所用非人,石抹明安将金军的兵马布置全部告诉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指定了集中突破战术,在野狐岭凭借着情报优势,以及决一死战的决心大败金军。

一掬细沙填平了大海,蒙古灭金的关键——野狐岭战役

野狐岭蒙古大败金国

金国的主力,被消灭在野狐岭。从此,金国失去了军事上的优势,面对蒙古的进攻,只能采取防守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