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划江而治,大明能否重获新生反败为胜

作为历史上经典的由少数民族取代汉人王朝的朝代更替,明清的跨越的时间似乎太快了,历史上的东晋,南宋这些政权,虽然在被攻破都城,皇帝或死或俘,但是依旧可以割据江南,以南方为根据地,维持自己的国祚许多年,而大明却败的如此的快,除去叛徒及等等元素,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主心骨的缺失。

倘若划江而治,大明能否重获新生反败为胜

明末辽东图

回顾北京城破的前夕,大明错失了多少机会,尽管经历了萨尔浒大败和松锦之战的失败,但是大明朝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与清军只是陷入了胶着的状态。而山海关内,崇祯面对李自成的大顺军,是否能有一战之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如果崇祯皇帝不选择死召孙传庭进入河南决战,而是死守潼关,同时自己选择迁都南京,那么大明朝肯定能免于灭亡。

南明失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崇祯皇帝的留下继承人,所以导致了剩余的朱姓贵族们纷纷争权夺势,南明小朝廷偏安一隅,本身外部还面临着张献忠的大西军威胁,内部仍然矛盾不断,而清军却铁桶一个,势不可挡。

但是倘若崇祯皇帝以主心骨的身份入驻南京,那么情况就有所改变:

首先,是身份的转变,避免了大明变成与南宋一样,要知道清军刚入关时打得旗号竟然是为了替明朝报仇击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高举着王旗进攻李自成,所以一旦崇祯皇帝还在,不管是大顺还是清军都只是叛党乱军,大明的正统性就依然在,就不会被击败了李自成的清军得到正统。

倘若划江而治,大明能否重获新生反败为胜

明末时局图

而后就是在主心骨的引导下,割据南方的大明朝廷可以上下一心,首先肃清南方农民起义势力,首要目标就是平定境内大西军政权,回看历史,我们也知道大西军最后却是归顺了南明朝廷,崇祯皇帝的存在,加上南方境内势力和未战败投降清军的北方军队势力,加以安抚利诱,可以极快速的平定大西势力。

这时,北方也依旧打得热火朝天,李自成得到北京是注定的,但是李自成的失败也是注定的,嫉贤妒能是他的本性,农民起义政权领袖的小家子气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他并没有统一中国的大志,他注定会像历史的走向一样,兵败于北京。

倘若划江而治,大明能否重获新生反败为胜

闯王李自成

而此时的大明要做的事就是抢过清军要做的事,那就是邀买人心。当年清军的联明制李策略,收买地主官僚,让他们对满人亲近,而大明虽然南迁,但是依旧要利用还未消失的影响力,告诉那些官僚地主们,满人只不过是关外蛮夷,农民军只不过是一帮只知道敛财的强盗。当李自成战败,大明只需要派出一支王师北上,沿途收拢大顺残军,迅速接管州县,散布清军妖魔论,迁徙民众,搬运府库,坚壁清野,与潼关一线明军会师平定关中,向南沿长江沿岸布防,给清军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北方。

此时清军八旗军与大顺军攻伐,算上收编残军,大概有兵马20万人,而明军迅速收拢大顺荆襄十三家残军20万,平定关中,以李自成兵败身亡为引,配合孙传庭按兵未动的“秦军”打击降服大顺盘踞西安的八万军队。此时兵力大概百万,且采用坚壁清野战术,南方富足,北方荒芜,相对于八旗兵而言更利于休养生息。只需扼守四川地区门户,同时对残兵进行训练,经过休整,便可水陆并进,进攻清军收复北方,待恢复北方,张献忠的大西军已经成瓮中之鳖,毫无还手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