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發製造業“荒漠化” 全球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認為,由於全球供應鏈的多個層面缺乏信息溝通和靈活性,且採購戰略缺乏多樣性,這場疫情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全球供應鏈危機。

該報告預計,從好的方面來看,全球受打擊最嚴重的製造業領域將於2021上半年率先復甦。這是由於受到市場情緒復甦的提振,被壓抑的需求將得到釋放,同時產量增加將彌補此前的產出損失。當前的全球供應鏈危機主要是由於疫情引發的暫時性製造業“荒漠化”,即一個城市、地區或國家的產出由於封鎖限制而大幅減少,除了食品和藥品等必需品外,這些地區無法進行其他生產採購活動。

這份題為《戰勝新冠肺炎:供應鏈抗壓韌性成為復甦關鍵》的報告強調,全球供應鏈低迷的直接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例如韓國汽車廠因零部件短缺而關閉;智能手機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嚴重不足。因此,全球貿易預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滑超過4%,甚至在第二季度出現進一步下降。

貝克•麥堅時國際商業與貿易業務部全球主席Mattias Hedwall律師指出,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嚴重影響。他表示:“很明顯,隨著現有庫存的枯竭,世界部分經濟體的長期停產正在影響供應鏈。企業需要關注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供應鏈中斷所帶來的影響,並迅速做出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其中包括基礎設施、稅收和就業領域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局勢迅速穩定時企業能夠根據變化快速做出選擇。”

該報告指出,企業若想借力全球推出的各刺激性政策,就需保持靈活、機敏,隨時準備應對運營、勞動力和供求限制問題,並重新處理戰略和稅務規劃,以及重新考慮後疫情時代的商業模式。這可能意味著企業需構建供應鏈,並加速數字化轉型,從而在建立具有抗壓性業務的同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更多努力。

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

儘管未來24個月全球經濟仍存在多種可能,但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基線預測是,與2019年相比,今年前6個月全球製造業將下跌5%,並於2020下半年基本恢復,最終在2021年初超過2019年的供應鏈水平。

如下表所示,製造業各子行業的衰退速度和程度以及隨後的復甦情況各不相同。2020上半年,全球汽車行業的產出降幅最大,為13%,其次是紡織行業(8%)和電子行業(7%)。報告還顯示,汽車以及其他運輸設備行業可能會與紡織業一道率先迎來複蘇。

圖片

該報告分析的四個主要製造行業預計將於2020下半年開始復甦,其中汽車和紡織業的復甦最為強勁,分別增長10%和8%(相對於2020上半年水平),到2021年,所有行業的產出將至少在2019年水平上有所增長。

供應商破產

隨著疫情的焦點逐漸由東方轉向西方,對於那些在德國、意大利北部和美國等主要市場採購高度專業化的商品和服務的企業來說,問題變得更為突出。在未來幾個月,如果疫情焦點再次轉向新興市場,在確保某些類別的大宗商品供應方面甚至可能面臨挑戰。

貝克•麥堅時紐約辦事處全球重組與破產業務部主席Debra A. Dandeneau律師表示,全球供應商破產的風險也與日俱增。

Dandeneau律師評論道,一些公司可能至少需要在短期內支持他們的供應商,而瞭解供應商所面臨困境的根源至關重要。其他供應商可能開始或準備開始某種正式的重組或破產程序,這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更多業務上的延誤。瞭解法律在各個可能涉及的司法管轄區如何運作,將有助於公司預先制定應對該種情況的戰略。

長期轉型

該報告強調,由於當前的供應鏈危機,供應鏈風險管理已躍居許多公司議事日程的首位,即使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威脅開始消退後,風險管理也很可能會一直保持在重要位置。

雖然這種風險管理流程的成本可能很高,但通常可以通過影響產品定價的相關決策(將需求平衡轉移到受影響較小的生產線、庫存採購、以及跨網點生產過程的管理和重新部署)而產生的節餘中抵消。 顯然,為減輕某些領域產出的大幅下滑等新冠病毒的一些直接影響,供應鏈風險管理活動作為緊急事項已有所增加。

從長期來看,供應鏈的數字化將逐漸成為企業針對供應鏈中斷制定戰略並獲得業務抗壓能力的方式。在這種背景下,大數據分析能夠協助企業簡化供應商篩選流程,而云計算正越來越多地被用於促進和管理供應商關係。

貝克•麥堅時悉尼辦事處技術、通信和商業業務部合夥人Anne Petterd律師表示:“加強供應鏈管理和數字化應用變得空前重要。擁有周到完善的供應鏈風險管理流程的企業更容易發現突發事件對其供應鏈和產品供應的影響,從而為公司提供評估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做出最佳反應的機會。”(經濟日報記者 徐惠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