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私人包机为何难包到?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报道:随着境外疫情的持续蔓延,由于民航国际航班的调减,一度小众、高端的私人包机飞行却“突然”火爆起来,不少计划回国的人将目光转向了公务机公司,各种咨询电话让公务机公司的销售人员应接不暇。

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境外疫情初期虽然部分私人包机产品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但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国内公务机市场私人包机却“逆转直下”,各种有效需求实际转化率不高,私人包机很难包到。

上海某公务机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境外疫情早期可以飞的时候,私人包机需求转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一左右,后期却只有千分之一不到,火爆不久的私人包机市场一下进入了“寒冬”。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可执飞的远程私人飞机数量少。私人飞机品牌有很多, 最主流的是湾流、 庞巴迪、 达索和巴航工业, 尽管波音和空客也有私人飞机机型, 但是在包机市场上可用于执行包机任务的波音、 空客私人飞机数量却相对比较少, 更多的依然是以湾流、 庞巴迪、 达索、 巴航工业这种传统私人飞机为主。主流私人飞机品牌均有不同系列的机型, 主要是根据航程远近分为短程、 中程和远程飞机。本次疫情最大的需求在于欧美等地回国, 中短程飞机由于航程不够而无法进入执飞选项, 因此在第一步机型选择上, 在二十多种主流机型中,就只有7-8种远程机符合要求,其中私人飞机包机航空公司采购用于出租的远程机品牌最多的是湾流和庞巴迪,而这两种品牌中又由于庞巴迪global7500和湾流G650采购成本过高,鲜有用于包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获取报价时候见到报价机型基本就只有湾流G550和庞巴迪环球快车5000/6000。

私人飞机包机公司也尝试帮助用户协调境外注册的私人飞机执行,但遗憾的是由于疫情最早在中国爆发, 绝大多数境外私人飞机公司在很早就已经停止飞往中国大陆的业务, 使用境外私人飞机只能采取飞到日 韩港澳去转机的方案, 但该方案也随各中转国家或地区新的中转入境政策而变的较为困难。 因此能够满足私人包机直接包机回国的可使用机队选择非常之少, 面对突然暴增的国际远程包机需求, 难怪能够满足包机需求的航空企业出现了“一机难求”现象。

二是,私人飞机公司执行任务受限多。确定机型后,还需要核实私人飞机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执行客户需求的任务。中国境内注册的远程飞机分别由国内4-5家私人飞机公司运营。在疫情爆发后,这几家私人飞机公司的销售和运行部门顶着时差日 以继夜地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咨询,论证行程的可行性,可谓是经历了行业前所未有的考验。但问题是鉴于大环境的限制,此时的需求转化率非常低,种种因素导致大部分行程论证结果为不可行:进出重点疫区任务无法可行、机组签证受限、机组执勤期超时。在严格的执勤期规定下,一架飞机起飞后执行下一个远程国际任务, 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所以并非每架飞机都可以不间断的飞行,仅有的运力实际由于机组资源的匮乏使用率又降低。

三是国内机场逐步停止接收境外回国私人飞机航班。疫情期间,国内机场政策每天都在变化, 总体的趋势是收紧,首先江浙沪地区大部分不接收,只能飞就近飞到上海, 紧接着北京宣布完全停止接收境外回国私人飞机, 只能飞到周边城市。 然后一批中小型机场也陆续宣布不接境外航班。 也许你沟通了数天的包机方案,已经到了签署合同和付款的阶段, 但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被通知因为机场原因无法执行了,而你也不愿意接受飞到其他城市再转机或转乘地面交通的周折以及风险。

此外,政府疫情管控政策逐步严格。如果说前述几项限制主要针对私人飞机公司包机运营, 那么疫情管控政策这一项就主要针对乘客本身。境外疫情爆发以来,各地政府针对归国人员的入境政策经历几个阶段的变化, 大致方向如下: 对意大利地区有旅行史的乘客采取强制集中隔离→扩大到对重点疫区归国乘客采取强制集中隔离→所有入境乘客需要获取副省部级以上政府联防联控办公室出具的接收函方可入境。 在这个变化趋势过程中, 乘客的归国包机方案诉求从直飞到目的地城市不隔离,到接受飞到周边城市落地然后回目的地城市隔离,再到接受回到任意城市接受强制集中隔离。直到最终被要求获取接收函才能操作,等同于宣布商业性质的包机回国道路基本行不通。

“综合以上几个原因,国内私人包机市场呈现疫情早期火爆、现在平静特征,在疫情期间私人包机看上去很好,但种种因素制约私人包机其实很难包到。”浙江某公务机公司总经理坦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