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话剧《甲午海战》比电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60年前“甲午海战”第一次搬上舞台幕后(二)

1960年10月,由海政文工团创作的话剧《甲午海战》开始公演,随后进行了360多场巡演,风靡全国。

该话剧的成功,引发全国多个剧团、剧种的改变和移植,并在全国引发一场爱国主义的热潮。

60年前,话剧《甲午海战》比电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话剧《甲午海战》剧照。

巡演全国

1960年10月,八场历史话剧《甲午海战》正式在北京首都剧场公演。

此后,《甲午海战》开始在全国巡演。

从1961年起,话剧团携该剧到东海、北海地区、部队;京、津、沪、宁等地区;沿海城市和岛屿进行巡回演出。到1962年底连续演出多达360多场,军民观众达60多万人次。

此后,由于话剧团要排练新剧,同时也有新的演出任务,便停止了《甲午海战》的公演。

由于《甲午海战》在剧情、舞台以及思想性上的高度,该剧一经演出就被大量的改编移植。

在1962年初,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在接见话剧创作人员曾介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甲午海战》是今年以来各剧团、剧种,演出、改编、移植最多的一个剧目。”

由此,《甲午海战》已经突破了话剧的题材,产生了京剧、越剧等戏剧形式。


60年前,话剧《甲午海战》比电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剧照。

掀起爱国主义热潮

随着《甲午海战》公演所引发的巨大反响,也掀起了一阵爱国主义热潮,从中央媒体到剧团所到的地方媒体都进行了广泛报道。

196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在第七版用了一个整版来进行报道,这也是《人民日报》上首次出现关于甲午海战的文章。

全版共刊登四篇文章,头条主稿是《爱国主义者的光辉形象》,作者署名“马铁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铁丁”的杂文是文坛新风,它原本是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位作家的共用笔名。1952年后,由于三人工作关系的调动,“马铁丁”成为陈笑雨一个人的笔名,在当时的北京文化圈里,出现了一股“马铁丁热”。1953年,陈笑雨任北京《文艺报》副主编,1959年任《新观察》主编,后任《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

边栏头条的文章是《必须对帝国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为话剧公演而作》,作者是时任海军政治部主任段德彰。

剩下两篇,一篇名为《什么是甲午战争》,为历史普及类文章,作者“知非”。

另一篇是《海军战士谈》,文中说“八场历史话剧《甲午海战》在海军驻京机关、部队演出后,受到广大干部和战士的热烈欢迎。很多人都兴奋地谈到自己的感受。”

文中摘要发表六位战士的部分感想。

除了报刊上的报道,话剧《甲午海战》的剧本以及衍生出版物也大受欢迎。

1963年1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话剧改编出版的《甲午海战》连环画(林铠编绘),仅第一版发行就达10万册。

林锴的女儿林阳回忆,《甲午海战》是林锴连环画创作的一个高峰。林锴在改编、创作《甲午海战》时,整整画了三年,于1963年问世。他还多次到山东威海等地写生,体验生活。这部连环画最终在1963年全国首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二等奖。

也许一种海军渊源,林锴父亲林达文民国时期曾在北京的海军机构做秘书工作。

邓世昌的玄外孙叶伟力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周边的孩子几乎人手一本《甲午海战》连环画。”

《甲午海战》连环画经过多次再版,至1982年,已累计发行146万册,名副其实的畅销书。

话剧导演张风一说,当时还有很多战士写信给话剧团,叙述观后感。

可以说,一部《甲午海战》话剧在当时完成了一次对甲午海战历史的普及,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

一场关于戏剧创作的讨论

《甲午海战》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戏剧创作的讨论。

1960年第18期《戏剧报》刊登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希凡的长文《略论话剧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1961年第一期的《上海戏剧》上一次刊登9篇文章讨论《甲午海战》,占整本杂志的三分之一。从舞台艺术气势到话剧的思想性,从水兵形象到布景设计都进行了解读。

其中第一篇就是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的长文《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论舞台艺术气势》。

1961年1月5日,上海《文汇报》又发表著名戏剧家林涵表的文章:《论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艺术形象》。

同时,《甲午海战》的创作者们也开始发表文章,朱祖贻和李恍在1960年第21期的《戏剧报》上发表文章《写作谈》,介绍剧本的创作过程;邓世昌的饰演者郭宪忠在1960年11月12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我演邓世昌》,介绍自己的演绎心得。


60年前,话剧《甲午海战》比电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1962年11月,周恩来总理观看话剧《甲午海战》。

周恩来总理高度赞扬

1962年11月,在基本结束全国的巡演后,话剧团带着《甲午海战》走进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为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中央首长作专场汇报演出。

在《共和国领袖与海军》一书中,记录了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的细节。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和陈老总带头起立鼓掌,并上台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连连称赞:“演得好,演得好!”并对大家说:“要发扬中国老海军与敌人拼搏到底的光荣传统。”

当周恩来与邓世昌的饰演者郭宪忠握手时,他说:“哎呀,这是我们的老海军,演得不错嘛。”

郭宪忠回答说:“谢谢总理,谢谢总理”

在最后的大合影时,总理拉着郭宪忠的手说:“跟我们的老海军,一块照个相。”由此留下历史的一刻。

话剧主笔朱祖贻说,周总理高度赞扬了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中国老海军的大无畏精神,肯定点评了《甲午海战》这部话剧的历史意义,扩大了社会影响,给了海军文艺工作者以巨大的支持和鼓舞。此后,总理还看过由朱祖贻主笔或参与的三部话剧,均给予高度肯定。

此外,革命元老吴玉章、谢觉哉等老同志也观看了话剧《甲午海战》,并与演职人员合影。

当年在话剧中饰演水手“小顺子”的王洪武回忆,当时除了毛泽东主席没有看过外,其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看过这部戏,海军的领导也都看过。

电影《甲午风云》借鉴话剧桥段

话剧《甲午海战》的成功,直接“催生”了一部电影,这就是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甲午风云》。

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古装故事片《林则徐》,这是当年国庆十周年的十部献礼影片之一,在创作理念上有很多创新,很受观众欢迎。

当年,在北方的影视重镇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礼堂里,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吴德建议生产一二部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

此后,长影厂决定拍一部反应甲午海战的电影。

电影剧本《甲午风云》是由北海舰队组织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五人创作而成。有资料介绍,为了保险起见,长影厂采取先行刊发电影文学剧本,再视读者反应来决定是否拍摄的谨慎做法。

因此在1959年5月号的《电影文学》上刊发了《甲午风云》电影剧本全文,这份杂志本身是由长影主办的。

电影剧本刊登后,果然有很多读者去信称赞。有了读者的肯定,长影厂决定正式开拍。

为完善剧本,经与北海舰队政治部商定,长影借调叶楠担当修改工作。1959年底,叶楠住进长影小白楼,开始修改剧本。

几乎于此同时,海政文工团话剧团,也在将电影剧本改编成话剧《甲午海战》。

1960年二三月份,《甲午风云》剧本修改完稿。四五月间,电影正式开拍。

拍摄期间,因为一些细节受到当时的政策、思想影响,一直在不断修改。

1960年10月份,话剧《甲午海战》率先在北京公演,受到戏剧界、史学界的重视和好评。

听闻消息,《甲午风云》导演林农在当月赶到北京,观看了话剧《甲午海战》的演出。

看完话剧,林农认为话剧中邓世昌与洋人罗皮尔等人直面交锋的一场戏是个亮点。于是,他将这场戏移植到电影中,改写成了邓世昌“闯宴”。

在话剧中,这一幕发生在第四场。时间设定为丰岛海战结束后的1894年7月底,地点在天津李鸿章的官邸内。情景设定是,当天李鸿章正在宴请各国公使,寻求和谈。此时邓世昌也来到官邸,准备求见李鸿章,呈递破敌条陈。在堂外等待期间,邓世昌遇到美国领事的随员罗皮尔等人,剧情由此展开。

电影中,导演林农移植这一情节,最终由邓世昌的扮演者李默然自行发挥,以一把扇子拍出声响,惊动了李鸿章,此后邓世昌进门与罗皮尔来了一段正面交锋。“闯宴”也成为《甲午风云》里的一段重头戏。


60年前,话剧《甲午海战》比电影更早喊出“撞沉吉野”

电影《甲午风云》中“撞沉吉野”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撞沉吉野”舞台第一声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一句“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成为荧幕上的经典台词。而在话剧中,“邓世昌”是在第七场第一次喊出了“撞沉吉野”。

邓世昌:“弟兄们,现在我们还有一条胜利的路,那就是用我们的兵船开最高速,撞沉吉野!”

众水手:大人说得对!

邓世昌:弟兄们!准备好快枪,正舵高速!

望哨:吉野离我还有二百码!

邓世昌:最高速,向吉野冲——!

众水手:杀——!

这是第七场的最后一幕。

1962年底,《甲午风云》上映,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话剧《甲午海战》因为剧本《甲午风云》而产生,《甲午风云》的剧本又因要拍摄电影而产生。

《甲午海战》脱胎于电影电影剧本,编剧朱祖贻和李恍又根据话剧的特点进行了创造和创新。电影《甲午风云》又借鉴了话剧《甲午海战》的情景,再进行艺术加工。

一部话剧,一部电影,都是反应甲午海战那段历史的开创性艺术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话剧《甲午海战》表现的中国第一代近代海军的抗敌往事,我们作为海军来讲,有责任有义务,把历史上最壮烈的一场海战、海军的事迹,表现出来。”话剧团团长、导演张风一说,“虽然第一代海军战败了,但是精神不死。”

此后《甲午海战》话剧剧本,先后被选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话剧选》《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中国话剧50年剧作选》以及《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等。

《甲午海战》由此成为“海政话剧团第一出建团开创、奠定基业的话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