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古語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較起真來,今天的很多職業都是古已有之,比如,醫生可追溯到嘗百草的神農氏,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我們日常使用的瓷碗陶疊在中國更是有上萬年的燒製史……可能有人會說,那程序員古代可沒有,但反過來說,諸如補碗匠、貨郎擔這些職業,今天也幾乎再難見到了。所以說,如果我們的職業能夠縱貫古今,也不失為一種緣分。

今天,我們就列舉了幾種穿越歷史的職業

方誌系統從業人員VS太史

首先,就說說這跟“歷史”有關的職業。

中國歷史悠久不必多說,中國人自古以來更是重視對歷史的記錄,直到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地方誌辦公室,專門負責整理地方資料,且各個領域都有機構負責編寫年鑑。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常州方誌館


這些地方誌、年鑑的編寫者,大概對應的是古代的“太史”。


中國最家喻戶曉的“太史”首推司馬遷。我們知道司馬遷遭遇過宮刑,卻不知道,當初其實是讓他在罰款、宮刑和自殺三種懲罰中選擇一個。司馬遷家貧,無法承擔鉅額罰款數目,但他想堅持寫完能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最終只能選擇宮刑。


《史記》一直記錄到司馬遷所生活的年代,他如實記載當時發生的一切,以“君舉必書”的態度,令《史記》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其實,如果繼續追溯司馬遷這種精神,則是春秋時期“寧死也要秉筆直書”的史官群體。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句——


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


崔杼是春秋時期的齊國權臣,齊莊公與崔杼的妻子私通,還拿著崔杼的帽子賞賜給其他大臣。崔杼知道後,設計殺了莊公,另立新君。齊國太史在竹簡上記下了“崔杼弒其君”五個大字,崔杼就這樣被釘在了“弒君”的恥辱柱上。崔杼為了給自己留個好名聲,就殺了這位史官,還威脅其繼任者。當時,太史這個職業是世襲的,前太史的二弟堅持不改,崔杼又殺之;三弟繼續寫“崔杼弒其君”,繼續殺;到了四弟,仍在堅持寫“崔杼弒其君”……當人連死都不畏懼的時候,還能拿什麼威脅他呢?崔杼無奈只能作罷。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影視劇中的崔杼和齊國太史


齊國史官兄弟四人為堅持記載史實,慷慨赴死的精神,不僅鼓舞了後世諸多史官,更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統治者的言行。


從漢代開始,每朝每代都會編修國史,而帝王的起居注就成為修撰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但是,漢朝沒有專職人員記錄帝王起居,只是宮廷內部自行編撰。從晉朝開始,才任命中書著作郎來編寫起居注。後世王朝沿襲前朝制度,設起居舍人等官職,專門記載起居注。由於起居注記載皇帝的一切行為,為了避免因為皇帝看到對自己不好的記載而處罰起居注官,便有了一條“自古人君皆不自閱史”的不成文規定,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想看史官對他的起居注,就遭到了拒絕。不過,真正能做到的皇帝並不多,甚至康熙皇帝因記注官欲將諭旨“前後互異之處指出書寫”而怒罷起居館的案例。


快遞員VS駕部郎


如今,快遞員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信息、物資傳遞在古代也很重要,周朝就設有郵驛,分步傳和馬傳兩種,由夏官大司馬管理。為及時傳遞軍事信息,設置烽火臺,在歷史上還留下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今天的快遞員


漢代郵驛制度更為完備。郵人負責傳送文書,驛是為郵人準備馬匹的機構,傳是給政府官吏或特許之人提供車的地方,驛和傳統稱為“置”。除了官方快遞,私人快遞也已經出現。《漢書》記載:“旦置驛書,往來相報。”漢武帝幼子劉弗陵在位時,燕王劉旦和朝中重臣上官桀共謀廢立之事,當時劉旦住在今天的北京附近,為了和西安的同夥快速傳遞信息,自己出錢設置了驛書。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影視劇中的劉弗陵


唐朝郵驛設遍全國,由兵部駕部郎掌管。有水、陸兩種路線,工具有馬、驢和船,每日的路程都有規定,“馬日七十里,步及驢五十里,車三十里。”除了傳遞官方文件,還負責運送官物,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數千里路程,驛夫騎馬傳送,竟能讓唐貴妃吃到新鮮的荔枝,可見唐朝郵驛的發達。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宋代繼承了唐代的郵驛制度,進一步細化了速度要求。驛者在傳遞文書時發給檄牌,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不同的區別,其中金字牌要求驛使速度最快,只有傳遞敕書和軍事機密文件才會用它。因此,宋高宗為命岳飛班師,一天之內竟連發十二道金牌,岳飛收到十二道金牌,便明白宋高宗決心已定,乘勝追擊已無可能,只得罷兵回朝!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影視劇中的岳飛


元代疆域最廣,因此郵驛制度也最為發達。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記載:“皇帝使人自都城出使者,每二十五里必有一驛,每驛有房舍,宏大華麗……於是四方往來之使,止則有館舍,頓則有帳供,飢渴則有飲食,而梯航畢集,海宇會同,元之天下,視前代為盛。驛站之外還有急遞鋪,“轉送朝廷方面及郡邑文書往來”,鋪卒腰穿革代,並系懸鈴。所要到鋪的鋪人聽到鈴聲則出來接文書,然後又展轉以去。政府規定鋪人一晝夜要走四百里,勤惰有賞罰。


明代的驛傳大體與前代相仿。明末攻破北京,把崇禎皇帝逼得自掛煤山的闖王李自成,在造反之前就在驛站當驛卒。崇禎元年精簡驛站,在這裁人的風口浪尖李自成偏偏弄丟了公文,等於自己砸碎了飯碗,沒了工作欠的債也還不起,債主逼債還把他告到官府,縣令“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好在被朋友救了出來,李自成因受奇恥大辱,一怒之下殺了債主,又把與他人通姦的妻子殺了,身背兩條人命只得逃到外地投軍,結果又因軍隊欠餉而發動兵變,還真讓大明亡了。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影視劇中的李自成團隊


消防員VS潛火軍


自古至今,火災都是重大事故。時至今日,仍有消防員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奔赴火場,甚至犧牲生命。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今天的消防員


這還是在有發達的滅火裝備的今天,而在古代,防火更是重中之重,早在周代就出現了專業的“消防員”。根據《周禮》記載,周朝管理火政的官員有司烜、司爟和宮正。司烜的職責是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鈴,以提醒人們注意防火,與後世更夫的職責相同。到了乾燥的仲春,司爟負責傳達禁止生火的命令;宮正則負責監督宮中的防火事宜。


漢代負責火政的官員稱為“別火”“夜士”。別火官主要負責宮廷內治火、改火。夜士是各地方負責巡夜、管控燈火等事宜的人員,禁止百姓夜間隨便在街市動火。


唐代在各個坊裡都有“武候鋪”負責消防滅火。並且有了先進的滅火工具——皮袋、濺筒,《通典》記載:“敵若縱火焚樓堞,以粗竹長一丈,鎪去節,以生薄皮合縫為袋,貯水三四石,將筒置於袋內,急縛如濺筒”。


宋朝設置了更為嚴密的防火制度。官府規定,到了半夜要滅掉一切火燭,防止人們在熟睡時發生火災,如果有人家要在後半夜燒紙錢,必須事先告知負責火禁事宜的官員“廂使”。為了及時消滅火災,官府還在地勢高處建築瞭望火樓,監察城內起火處。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南宋古畫中的“望火樓”


宋代的消防員叫“防隅軍”“潛火軍”,一旦發生火災,防隅軍便立即攜帶消防設備撲救滅火。同時軍隊也參與撲救,各部隊密切配合,井井有條,因此“每遇火發撲救,須臾變滅”“不勞百姓”。滅火工具也進一步完善,宋仁宗時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還為潛火軍配置了棚索、斧、鋸、火籠、火背心等消防裝備。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宋朝的滅火工具


明朝在京城設有“紅鋪”112處,每鋪有火丁官軍10人,負責京城防火。地方基層政權設有總甲負責火盜,一些城市還組建了專業的消防部隊——火兵,配備水桶、藤鬥、麻搭、竹梯、斧、鋸等救火器具。清朝開設了火班,即機桶處,機桶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救火工具,也是消防車的雛形。紫禁城內還放置有機桶、鐵水缸,每缸可儲水3000多升,以防火災的發生。20世紀從日本舶來“消防”一詞,負責救火的人員也開始稱為“消防員”。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清朝的機桶和水缸


鏟屎官VS五坊使


今天,我們稱養寵物的人叫“鏟屎官”,這當然是一種笑談,但在古代,還真有人專門做這件事。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照顧寵物,使“鏟屎官”和寵物都快樂


《左傳·閔公二年》記載:“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春秋時期,衛國的國君衛懿公特別喜歡養鶴,宮廷裡專門有領俸祿養鶴的宮人,並且還給鶴定品級和俸祿,甚至讓鶴坐著只有大夫才能乘坐的軒車跟他出遊。當然,作為一國之君如此放縱天性,必然會帶來不好的後果,衛懿公最後因養鶴而亡國身死。


秦漢時期,人們修建了專門供天子游玩射獵的皇家園林“上林苑”,《漢書》記載:“苑中養百獸,天子春秋射獵苑中,取獸無數。”上林苑中豢養有狗、馬、魚、鳥、大象、白鹿等,還都配備了專人負責餵養,“其沒入奴婢,分諸苑養狗馬禽獸”。上文提到的李延年在剛入宮時就是負責給漢武帝養狗的“狗監”,出使匈奴被扣在貝加爾湖邊牧羊的蘇武也曾擔任過“栘中監”,是負責管理鷹犬等動物的官職。


西安人,你知道你的職業在古代叫什麼嗎?

上林苑


唐朝皇帝則喜歡玩鳥。開元年間,唐玄宗設立了“五坊”管理他的愛寵,分別是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唐代中期鄭處誨撰寫的《明皇雜錄》記載了唐玄宗愛寵“雪衣娘”的故事:雪衣娘是嶺南進獻宮中的一隻白鸚鵡,唐玄宗命人教它近代詞臣的詩作,只吟誦幾遍便能背誦無誤。皇帝跟人下棋,看著快要輸的時候,近侍一呼“雪衣娘”,它便飛來攪亂棋盤或者啄傷下棋人的手,幫玄宗“作弊”。一日突被獵鷹襲擊,一個回合便一命嗚呼,玄宗傷心不已,命厚葬之。


明朝嘉靖皇帝與現代的“貓奴”可為同好,“至於御前,又最重貓兒。其為上所憐愛,及后妃各宮所畜者,加至管事職銜。”對喜歡的貓兒都要給個封號,還設置了貓兒房,有三四名近侍專門負責照料御前有名的貓。嘉靖還喜歡給貓兒起名字,“牝者曰某丫頭,牡者曰某小廝,若已騸者,則呼曰某老爹。至進而有名封,直謂之某管事,但隨內官數內同領賞賜。”有一隻貓,全身微青色,只有雙眉潔白,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霜眉”,這隻貓善於體察人意,皇上要去哪裡,它能預知前導;皇上就寢,它守在榻旁不移。霜眉死後,明世宗“命以金棺葬萬歲山,薦以齋醮”。大學士袁煒還為其撰寫了悼詞,其中有“化獅為龍”之語,頗為嘉靖賞識。嘉靖皇帝對貓的喜愛和厚待真叫人感慨“人不如貓”啊!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既有新的行業不斷出現,也有舊的行業漸漸消失。你現在從事什麼職業?古代有沒有?歡迎在留言中分享!

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