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 看 點
高考將至,一年一度的屬於年輕人的社會階層大循環即將開始。
無論有多少譭譽,誰也不能否認高考對於維持階層流通和社會公平的重要作用。這也是“高考頂替”事件引起公憤的重要原因——讓寒門學子與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機會失之交臂,太殘酷了。
然而,這樣“賭命”般的事件,卻打著公平的名義,在美國社會的大大小小的角落中不斷髮生。
2010年,高分教育紀錄片《等待超人》在美國一經推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美國基礎教育病入膏肓的“鐵證”。
全民性的激烈討論甚至引發了時任總統奧巴馬的親自站臺,他描述這部影片是“有力而令人心碎的”,並在白宮總統辦公室親自接見了五位出鏡少年。
這幾位少年的遭遇讓人們驚訝地發現,一向被世人稱道的“快樂教育”,竟然從根子裡爛到了這種程度……
——三橙推薦
1
安東尼和他的人生“樂透”球
數學不好的安東尼,乖巧懂事地像個異類。
他的成績一直不錯,放學回家後還會主動自學,但二年級時他不得不留級了一年。
“為什麼會留級?”
“因為我爸爸去世了。”
“發生了什麼事?”
“就那樣死了,他吸毒。”
失去了父親,安東尼和奶奶在一個底層街區裡相依為命。他從未見過自己的生母,更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陌生的兄弟姐妹。
安東尼的經歷在底層社區裡並不新鮮,他馬上要面臨的處境也同樣不新鮮——如果不能被好學校的“金手指”點中,他馬上就會自動升入社區直屬的一所公立初中、一個被《華盛頓郵報》稱之為“學術黑洞”的地方。
在這個大染缸裡,大部分孩子會走向輟學、失業、貧困、犯罪的惡性循環。
他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嗎?有。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概率。
好學校在哪裡都一樣稀缺。與中國嚴格的考試和天價的學區房相比,美國好學校的錄取方式更“公平”、也更殘酷——從上百枚旋轉的樂透球裡,抽籤決定某位提交申請的幸運兒。
2
被畢業典禮掃地出門的比安卡
和安東尼一家一樣,另一位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黑人母親娜吉雅正在拼命掙扎。
“不管要我幹什麼,不管要打幾份工,我都要送她(女兒)去大學,這點是肯定的。”
儘管經濟不富裕,娜吉雅仍然拒絕把女兒送到便宜的公立小學:“我從小讀的是公立學校,一個老師甚至不願意上課,他說:不管你們怎麼樣我都有工資領。這句話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為了支付私立教會學校每月500美元的學費,娜吉雅選擇同時做四五份工作。
但到了畢業季,嚴酷的現實卻又一次擺在她的面前,因為失業,她無法補齊所有學費,女兒比安卡被勒令不準參加畢業典禮 。
“我問校長,為什麼要拿我的錯誤懲罰我的女兒?……不讓她參加畢業典禮,這太殘酷了。”
更殘酷的事情還在後面,想要進入更好的中學,女兒比安卡和安東尼一樣面臨著“致命抽籤”——她有百分之幾的概率 ,擺脫流轉底層社會的巨大引力。
3
失業家庭的黛西和富人區的艾米麗
十幾年來,測試一直在顯示,家境不同的孩子之間學習成績的差異明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真的比較“笨”嗎?
小女孩黛西是其中的一個反例。
和不諳世事的同齡人比,黛西顯得更加早熟聰慧:“我想做護士、醫生、或者獸醫。”她甚至早早為自己設定好了大學目標,並開始主動聯繫那裡的招生辦公室。
然而現實是,黛西出生於一個拉丁裔的移民家庭,媽媽在醫院做清潔工,爸爸總在不停失業。
在這樣的條件下,黛西的求學之路道阻且長:她首先上一個好高中、然後才能讀大學、進入醫學院經歷五至八年的學習。
和所有低出身的孩子一樣,黛西夢想的第一步,仍然是命運最捉摸不定的饋贈:抽籤。
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公立學校,正在給美國社會的階級分化劃下一條深深的護城河。
與此同時,家住富人區的白人女孩艾米麗,正在試圖通過抽籤實現躍升。
和前幾個孩子不同,艾米麗所在的硅谷灣區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成績普通的艾米麗,擔心公立高中的成績分級制度會讓自己得不到最好的資源,權衡之下,她和家人決定通過抽籤“跳槽”到更好的學校。
幾個出身迥異的孩子,就這樣在不同時空的抽籤會場裡雙手合十、眉頭緊皺,齊刷刷地祈求著命運的垂青。
如果上帝能夠看見,面對一雙雙渴求的眼睛——
他或許也會為難:究竟誰更有資格上天堂,誰又活該被打入泥沼?
更關鍵的是,誰設計了這一場殘酷的分配命運的遊戲?
4
塞滿大象的公立學校
教育資源的不平衡,讓這種瘋狂的遊戲永遠無法停止。在《等待超人》中,導演相信,學生們不惜一切地“賭命”的原因很簡單——大部分美國的公立學校,都太爛了。
而這些公立學校能夠理直氣壯地爛上幾十年的最主要原因是:強勢的教師工會正在給不務正業的教師提供靠山,連發誓改革教育的歷屆總統也照樣被啪啪打臉。
“不管你們怎麼樣我都有工資領。”這句讓黑人母親記憶終生的話並不是一句玩笑。
在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職是能把水泥地面砸出坑的鐵飯碗。
比起壓力山大的醫生和律師,中學教師們即使違規不作為,也可以大搖大擺地待在“安全屋”裡等待漫長訴訟,然後一分不少地拿工資。而想要開除哪位老師,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二十多道繁瑣程序正在等待著某位不知好歹的改革者。
久而久之,這些如同“酸檸檬”的老師變成屋子裡的大象,體量巨大,但無人能改變。
十年前,當導演戴維斯拍攝第一部教育紀錄片時,總會遇到一些欲言又止的老師或校長,向他悄悄吐露一些黑幕:僵化的教育體制、尸位素餐的終身教師……
“除非我們改革體制,否則教育永遠不會改善。”當時,青年戴維斯志在必得地認為自己的紀錄可以改變一切,但諷刺的是,十年後,他仍然不得不捨近求遠,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我不為自己給孩子所做的選擇而愧疚,但是我也不能放棄那些千千萬萬的公立學校”,戴維斯說,“除非我們在學校的勢力範圍之外處理這些事情,否則,我們永遠也不會改善這些學校。”
影片中,致力於改革的哥倫比亞教育區區長李洋姬最終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炮灰”。
面對這位亞裔區長髮起的“能者多勞”的教師待遇改革提案,
教師工會甚至連表決的程序都懶得走一下——“我們反對一切分裂教師群體的議案,這對教育不利。”
超人短暫地出現了一下,轉身變成了千夫所指的“落水狗”。
底層社會的孩子們,仍然在永無止盡的輪迴中一邊賭命,一邊繼續等待超人。
5
美式神話衰落的預言
敢於公然揭露橫陳在美國教育底層的瘡疤,從專業素養、到社會背景,導演戴維斯何許人也?
©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Davis Guggenheim )/Google
戴維斯的父親,是贏得過四位奧斯卡獎盃的知名紀錄片導演、民主黨“御用”攝影師。5歲時,戴維斯就被父親帶上了肯尼迪總統的競選專機:“我記得燈光、電纜和很多拍攝設備。”肯尼迪遇刺之後,父親製作的30分鐘悼念影片成為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頭戲。
©童年時期的戴維斯/Google
成年之後,戴維斯沿襲父親的腳步,先後為奧巴馬、比爾·蓋茨等民主黨大佬製作紀錄片,並在2007年以環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贏得了屬於自己的奧斯卡。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和《難以忽視的真相》/豆瓣
因此,《等待超人》能夠贏得奧巴馬的傾情打call,或許並不令人驚訝。除此之外,比爾蓋茨也在影片中表達了自己對美國教育的擔憂:新時代最需要的勞動者不是藍領,美國的高科技人才儲備正在面臨嚴重不足。
也正因為這些千絲萬縷的政治背景,《等待超人》在贏得了超高口碑的同時,也遭遇了山崩海嘯般的批評。
曾經把克林頓推舉上臺的教師工會和一部分教育界人士尖刻地批評這部影片“掩蓋事實、發佈誤導性的不完整數據,遺漏了廣大教師的聲音”。
更有甚者指出這部紀錄片是“富豪和精英機構利用大眾傳媒推動他們的意識形態的工具,一面詆譭公共教育,一面鼓吹資本主義。”
但沒有人能否認,
《等待超人》用高度戲劇性的技巧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幾個底層社會的有色人種、和一個白人富家女孩同時利用抽籤實現教育博弈,而最終的結果是——黑孩子們統統鎩羽而歸;白人女孩有意無意地得到了命運慷慨的眷顧……
面對批判,導演戴維斯表示:“任何電影都是需要簡化的,我知道教育界的某些專家會對我提出猛烈批評,但是我不是教育專家,
我只是想要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講述如何找一個好學校的故事。”無論如何,《等待超人》反映了美國公立教育一部分顯而易見而又無法改變的現實,扯下了這個教育強國的遮羞布。
種族、階層的差異正在一步步從孩子開始撕裂社會,如今橫掃美國的抗議大潮,在奧巴馬時代就已經露出了鮮明的預兆——積重難返的教育問題,並不會因為總統會見了幾個幸運兒,就可以得到完美解決。風光過後,《等待超人》中的少年主人公,仍然不得不回到命運預定的軌道,湮沒於茫茫人海。
如果你想了解美國教育
是如何從天堂一步步跌落,
這部極富爭議的紀錄片,
或許是最好的開始……
《等待超人》之外,美國教育正在經歷風起雲湧的大改革。十年之後,《你好,未來人類》再次探訪美國,這一次,他們看到了科技改變教育的新希望:在兩極分化愈發嚴重的社會,孩子們可以有更多選擇跨過障礙、直達目標。
與此同時,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中國教育,也發生了巨大的進步和改觀,“虎爸虎媽”們,不再把亮眼的成績單當作考核孩子的唯一標準。十年以來,科技,成為了全世界未來人類的新超人。
參考資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iting_for_%22Superman%22
2.https://www.eduinreview.com/blog/2010/10/president-obama-invites-waiting-for-superman-students-to-white-house/
3.https://www.huffpost.com/entry/president-obama-hosts-waiting-for-superman-children_n_758549?slideshow=true#gallery/5babe627e4b06e105d72bc59/0
4.https://millermps.wordpress.com/2010/10/11/criticism-of-president-obamas-glorification-of-waiting-for-superman/
5.https://www.nytimes.com/2010/09/19/movies/19superman.html
6.http://content.time.com/time/arts/article/0,8599,2021951,00.html
7.https://mp.weixin.qq.com/s/RwP0u1mGPinDEpHIej6apw
*文中未標明出處照片均來自紀錄片《等待超人 Waiting for Sup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