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的“魅力”——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採訪隨筆

新華社貴陽6月2日電 題:因地制宜的“魅力”——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採訪隨筆


新華社記者段羨菊、王新明、駱飛


因地制宜的“魅力”——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採訪隨筆

村民在望謨縣郊納鎮的茶山上採摘茶葉。新華社記者 段羨菊 攝


黑乎乎的石頭,凌亂地拱起在荒涼的山坡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晴隆縣,屬於滇黔桂石漠化片區,也是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在這種素有“地球癌症”之稱的地方,一種前景看好的鄉村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生長,這就是花椒。


茶馬鎮今年發展到2萬畝花椒,種植高峰季節每天有700名農民務工,常年務工不少於200人,其中很多是貧困戶。之前,當地基層政府和投資者聯手,經過了兩年時間的考察、研究、試種,最終確定將花椒作為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


投資者周清現場向記者介紹,花椒特別怕水,而且特別喜歡在晝夜溫差大的地方生長,這樣才能產出高品質的花椒。“平常眼中的劣勢環境,恰恰是花椒生長的優勢地帶。”


貧困地區在推進產業扶貧時,如何選擇產業發展方向,是頭等大事,也是頭痛之事。一些地方費盡心力,但常常“只開花不結果”,浪費了財政資金、損害了農民利益。究其緣故,拍腦袋、瞎指揮,不因地制宜,從而沒有獲得比較優勢,是重要原因。


同屬於黔西南的望謨縣郊納鎮,屬於貴州歷史上出名的“窮山惡水”麻山地帶,山上地皮稀薄,隨便刨開,就是拳頭大的卵石,疏鬆的黃土。這種坡度較大、不好整理、缺乏肥力的“劣土”,就是世代種植的“大路貨”玉米品種,也沒法“多收三五斗”。


然而,這種“下等土”由於含沙性強、土質通透,種植茶樹卻是“上等土”。當地山上保存大量野茶樹,為扦插、育苗提供了珍貴種源。近幾年來,當地在脫貧攻堅中,重點發展茶產業,來勢看好。


如今,這裡的山上栽種了1萬多畝茶樹。方興未艾的茶產業,聯結了全鎮總人口的65.05%,建檔立卡貧困戶100%,使他們從中受益。


如果說,晴隆縣的花椒和望謨縣的茶葉,由於因地制宜,來勢看好外,那麼,赤水的石斛產業,已經是經得起時間和市場檢驗的成功案例了。


赤水金釵石斛,因其莖狀如金釵而得名,以莖入藥,具有滋陰清熱等作用,以長於石頭的品質最好。赤水市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為丹霞地貌,適宜的氣候、良好的生態,加上鬆軟、可切割、宜種植的丹霞石資源,讓當地成為種植金釵石斛的天然基地。通過發展金釵石斛、商品竹林等帶動農民脫貧,2017年,赤水成為貴州首個脫貧摘帽貧困縣。


這是一個綠色環保產業,不佔良田熟地,只種植在空地和荒地的岩石上。種植一次,連續收益15年。勞動強度低,充分利用農村的閒散勞動力。如今,全市有1萬多農戶4萬餘人參與金釵石斛產業發展,帶動5120戶貧困農戶15886人脫貧。


當然,因地制宜只是必要條件。鄉村產業的成功發展,還需要多方面支撐,比如便捷的水泥路。在赤水的高山上,經常可以看到滿載青翠長條竹子的貨車,從山上運往山下的加工廠。而在過去,大山裡的竹子大部分是倒折爛腐,憑農民的肩膀根本無法運出。只有在村村通水泥路之後,農家的竹子才真正變成鈔票,資源變成了資產。


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是全縣“紅得發紫”的瑪瑙紅櫻桃產業發源地。鄉村幹部告訴記者,這個產業經過近20年的孕育過程,近兩年強勢爆發,最主要得益於,2016年,不遠的高速公路開通,水泥道路也連接到櫻桃園旁邊。物流暢通了,不愁運不出,櫻桃種植風起雲湧,周邊已發展到2萬畝。

產業培育來不得急功近利,需要經歷耐心的過程。它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科技的攻關以及政府鍥而不捨的培育。赤水的金釵石斛今天發展成為“農村的養老產業”“脫貧致富產業”,也經歷了20多年努力。全市種植面積1997年只有200畝,如今已發展超過9萬畝。期間攻克了石頭栽培技術、龍頭企業引進、種苗培育等瓶頸,現在也還面臨如何擴大品牌影響、提升附加值等挑戰。(參與採寫:崔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