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究竟有多重要?

之前一篇《被称为高考狂人的张非,4次高考2次清华1次北大1次复旦,现在如何?》

引发热议。大家议论的不是他到底如何考上让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清华、北大、复旦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而是这个学霸,因缺乏自律,不能管控自己,以及很难与人沟通,沉迷游戏等,被退学,单位不录用……这样的结果让人惋惜。

这个案例你或许觉得有些极端,但其实生活中因不自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比比皆是:最显著地就是“拖延症”——打游戏总是说“这是最后一局”,但就是不结束;追剧总是说“这是最后一集”,但能够追到黎明;工作更是如此,能够拖就拖,完不成就会找各种理由;对于自我管理能力差,出现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自我放纵、自暴自弃。

身为父母,最大的困惑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们学什么,学什么对他们长大了有作用?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根本。

那么到底该怎样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曾国藩在三十岁时,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圣人”。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这就是他为自己立定的“终身大规模”。他认为,这一目标实现了,其他目标就自然而然能达到。

志向非常高远,但是怎么做到呢?

曾国藩向大儒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唐鉴告诉他,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写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还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于是,曾国藩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一日开始恭楷写日记。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痛自警醒”,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在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 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自我管理”究竟有多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在开学第一天,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要大家每天甩手臂300下, 学生们都笑了,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几十名学生1个不落的都做到了,一星期后,有90%的学生做到了,过了几个月后,有80%的学生做到了,但是一年之后只有1个学生做到了,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看似简单地事情,坚持却是那么的不容易。一个坚持的人,定是自律的人,不会轻言放弃的人。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管理中最基础一项就是,如何有效地完成作业。孩子为什么写作业慢,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过原因呢?有时候一门作业从放学写到深夜都没有结束,看看好像作业不多,题目也不难,但为什么就是没有完成。孩子是否合理安排了时间,在写作业过程中,孩子是不是因为各种理由而没有集中精力去写作业?这些原因我们是否清楚呢?三年级的孩子,其实已经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应该教给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相关的学习时间表,按照计划完成作业,完成学习目标。

“自我管理”究竟有多重要?

孩子的学习任务繁重,不如从现在开始,让他们做好“自我管理”,提升学习效率,也同时让孩子们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天空,在未来更是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生活、工作中所带来的问题。


“自我管理”究竟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