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新冠病毒突變有可能威脅疫苗研發

港媒稱,澳大利亞和中國臺灣的研究人員指出,在印度分離出來的一株新冠病毒發生了基因突變,有可能阻礙全球的疫苗研發。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4日報道,這項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報告指出,這種改變發生在部分刺突蛋白上,該蛋白可使病毒與某些人類細胞結合。

報道稱,刺突蛋白把含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Ⅱ(ACE2)的細胞作為攻擊目標。ACE2是一種存在於肺裡的酶,它還會導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病毒感染人類。

報道稱,科學家對ACE2這一受體的瞭解比其他受體都要多,因此一直研究針對它的抗體。但是一個意外的結構變化可能會使研究變成徒勞。

研究人員說,這是首個關於新冠病毒(SARS-CoV-2)重大突變的報告,該突變可能威脅疫苗研發。

他們在研究論文中寫道:“這項研究觀察發出警告,SARS-CoV-2的抗原表位(即抗體所附著的部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突變。”該論文11日發表在論文預印本評審平臺美國生物學論文檔案網上。

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當前針對SARS-CoV-2的疫苗研發很可能變得徒勞無益。”

報道稱,儘管變異毒株早在1月就由印度國家病毒研究所從喀拉拉邦的一名患者身上取樣,但完整的基因組序列上個月才向國際社會發布。這一延遲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員的不滿。

據稱該患者是從武漢回國的醫學生。但該毒株似乎與在中國武漢發現的任何毒株都不密切相關,與其他國家或地區記錄的變異相比,似乎也是一個異類。

研究人員發現,該突變發生在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中。計算機模擬表明,RBD突變可以從刺突蛋白中去除氫鍵。這在全球其他變種中均未發現。沒有氫鍵,病毒也許不太可能與存在於肺和其他器官中的ACE2結合。

報道稱,中國科學院的一位研究人員正在跟蹤新冠病毒的突變,並稱正在密切關注印度新出現的病毒株。

報道還稱,一些疫苗已經在中國和美國開始臨床試驗。但RDB突變可能會給最終結果增添不確定性。

報道指出,這一最新研究結果未經同行評審,還需進一步驗證。一位研究人員說,突變有可能是測序過程中的技術錯誤引起的。

一些研究人員猜測,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人類中悄然傳播很長時間,並演變成無需太多改變即可適應不同環境和人口的形式。

但也有人擔心,成千上萬的樣本採樣和測序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變體導致需要針對新毒株的新疫苗的風險增大,就像流感病毒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