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裡什麼是棉花糖實驗?結果可靠麼?

雨在下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心理學中著名的棉花糖實驗是指1966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在幼兒園進行的一系列關於自制力的實驗。

被試者是4~5歲的小朋友,實驗中他們可以選擇棉花糖作為獎勵,但他們如果能夠等待一定時間後,就可以獲得兩塊棉花糖。

結果當然是有些小朋友忍不住直接吃掉了,有些能夠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法抵抗住了誘惑,最後得到了雙倍的獎勵。

在大約三十年後,米歇爾對這些小朋友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相比之下能夠經受住誘惑的小朋友會擁有更好的人生。

這個實驗證明了自控力和延遲滿足能力是對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

然而,隨著心理學越來越普及,這樣實驗的效果被過於誇大了。似乎延遲滿足能力成了個人成功的唯一要素。於是很多年輕的父母在接觸到這個知識點後,就開始刻意的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其最壞的結果就是導致小朋友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2018年,美國紐約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推翻了棉花糖實驗的結論。他們認為孩子能否在將來取得成功,並不是取決於延遲滿足能力,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簡單來說就是小朋友選擇不在第一時間吃掉棉花糖,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相信等待之後一定會有第二塊,但在不穩定的家庭中,小朋友會產生質疑和不確定,於是他們自然會選擇先吃掉棉花糖。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無可厚非,但僅僅只靠某一種能力,將來就能取得成功的概率是及其渺小的。相反,家庭中夫妻關係是否健康,可能才是影響孩子將來獲取幸福最根本的要素。

以上,希望能夠給到你幫助。


浮生流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喜歡用心理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二兩心理學”

讓我們一起用問答碰撞出知識的火花吧~


心理學裡什麼是棉花糖實驗?結果可靠麼?

先說結果是否可靠,棉花糖實驗的結果旨在論述延遲滿足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實驗結果證明“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長大後更易成功”,但是這個結論在2018年被三個心理學家推翻了,他們實驗證明: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有延遲滿足感的能力,而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就好比吃蘋果有利於身體健康,不代表只吃蘋果就能健康一樣,這個實驗僅僅從一個維度去闡明成功的因素,卻忽略了延遲滿足這一能力背後產生的原因以及保持的方法,還有一點是我們在長期兒童心理發展觀察中發現的,延遲滿足和孩子某些氣質類型的衝突,不區別對待孩子的氣質類型就去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或大或小的創傷。

一、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實驗是斯坦福大學的WalterMische博士從20世紀60年代年開始進行的有關於兒童自制力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者在斯坦福幼兒園內共選擇了4-6歲的兒童參與測試,他們在孩子面前擺上棉花糖,並和孩子約定,如果孩子不馬上把面前的棉花糖吃掉,堅持15分鐘,他將可以獲得兩塊或是更多的棉花糖,如果孩子提前吃了,就不會獲得獎勵。

實驗人員把孩子和棉花糖放在一間空教室內就離開了,通過攝像機來觀察孩子的行為,有些孩子在實驗人員走後就拿起棉花糖吃了起來,有些孩子則為了獲得更多的棉花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則是忍不住後悄悄的舔了一小口。幾年後實驗人員對孩子們進行了跟蹤,他們發現,當初能夠為了獲得更多棉花糖而選擇忍耐時間更長的孩子普遍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


二、關於知識的“以偏蓋全”

“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很多從事教育或者心理學的人們拿著這一條實驗的結果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傳教”,很多家長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覺得“孩子不能慣著,要什麼給什麼”,這樣“科學”的拒絕孩子還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多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家長們用的不亦樂乎,“延遲滿足能力”由一項能力升級為一種“訓練方法”,面對孩子的請求不立刻滿足,而是製造一些困難或是條件讓孩子多等等,原本正常的一項能力讓人們傳的變了味兒。只看到了延遲滿足孩子的結果,卻忽略了,這些孩子為什麼會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延遲滿足背後其它的包括家庭、社會、文化等等這些量變的作用被刻意的忽視,是這一觀念信奉者最大的坑。

那麼,這些孩子優秀的延遲滿足能力是哪裡來的呢?

1、 過往經驗:當孩子過去有過通過自制可以獲得更多的回報的經驗時,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就會變得越強

2、 家庭環境:當孩子的父母言出必行,並且總是給予孩子正面引導時,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也會更好。

3、 安全感:那些實驗人員一走就迫不及待的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擔心眼前的棉花糖也會消失,或者,即使等了15分鐘,可能連這一塊兒都沒有了


2002年在美國的另一次實驗中,實驗人員在棉花糖實驗中增加了更多維度的統計,像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孩子的記憶力、溝通能力等等,並從童年起一直進行觀察和追蹤,直到時孩子的少年期,結果證明,引入理多變量後,原來的實驗結論就不成立,了,原來的實驗僅在同一所幼兒園,這意味著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可能旗鼓相當,而這次的實驗則選擇了美國的十個不同地域的孩子,第二次的實驗結果反而推翻了第一次的結論:一個孩子在小時候能不能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和他未來會不會成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只能表明孩子實驗當時的自控力水平。

三、哪些孩子不適於應用“延遲滿足”

這個是我今天想說的重點,我不止在一個場合聽到所謂的“專家”宣揚延遲滿足這一“育兒理念”,還讓一些對兒童氣質沒什麼概念的家長奉為“真理”,其實有些孩子是不適合使用延遲滿足的,即使是可以使用在方法上也需要非常的注意

反應強度弱的孩子不適合使用延遲滿足


在托馬斯和切斯的兒童氣質理論中,有9個維度來呈現孩子的氣質,他們分別的是
趨避性、規律性、適應性、反應強度、情緒本質、活動量、反應域值、堅持度、注意力分散度。


其中反應強度是指孩子面對事物的反應情況,比如,有些孩子什麼事不符合他的心意就會哭鬧撒潑打滾鬧的不可開交,這些孩子就是反應強度大的孩子,而有些孩子呢,想要的東西即使得不到,也會默默的接受,看起來很乖巧,很聽話,很好帶,這樣的孩子往往受到很多家長的青睞,覺得帶起來很省心這些孩子往往反應強度小。但在延遲滿足上,反應強度小的孩子是不適合使用的,因為當這樣的孩子提出一個需求前,可能需要想很久,他們對自己的情緒表達是非常謹慎的,試想,一個孩子思考了很久,找了一個自己認為適合的場景和時間,提出自己的需求,得到的卻是下週媽媽給你買,或者這個你現在不需要……等等父母這樣的答案,孩子的內心必然是特別的失望和沮喪的,同時這樣的孩子也不會提出更多的反駁意見,從而關上了和父母溝通的大門,這樣的結果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

反應強度大的孩子適合延遲滿足嗎?

反應強度大的孩子往往遵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一受益原則,拿哭鬧來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無奈很多父母在教養上是沒有底線的,總是看孩子哭一會覺得很可憐開始心軟“好了好了,就這一次啊!下不為例”說是下不為例,反到是開了先例,這樣的孩子適合用延遲滿足,來穩定自己的情緒,也可以防止孩子用哭鬧當武器威脅父母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延遲滿足不是晾著孩子不管,對於這樣的孩子需要在態度上“不懷敵意的堅定”,在行動上“立即回應,延遲滿足”

媽媽,我就要那個汽車!

好的,媽媽知道了

媽媽給我買!

媽媽知道你特別想要這個小汽車,可是你出門時候答應過今天不買玩具哦!

通過語言回應孩子,但是不滿足,避免孩子被晾著感覺到被漠視。

以上就是我對棉花糖實驗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元性,尤其在教育上,孔子在3000多年前就宣導“因材施教”至今,這一理論都是最適合個體發展的方法,唯一因材施教,方能適材適所!全面的看一件事才能把效能發揮到極致


二兩心理學


最近,赫赫有名的心理學經典實驗遭遇“信任危機”:2018 年 5 月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論文表明,一直以來被認為能夠預測兒童未來學業與發展狀況的“棉花糖實驗”,實際上並不能決定孩子們未來的命運。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錯呢?

被一顆棉花糖決定的命運

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等待。小時候,父母可能會要求我們安靜地坐著等他們回來,或者是將正在播放動畫片的電視機關掉幾分鐘,或者是在客人來之前不要吃擺在桌子上的零食。耐心地等待,以期望獲得更好的獎勵,是個體成長中的必修課之一。

這種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主動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並且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被稱為延遲滿足(delay ofgratification)。

這一概念最早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在 1970 年,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首次將延遲滿足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內容進行方法上的探索,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棉花糖實驗。

在棉花糖實驗中,研究人員將 1 顆棉花糖放在兒童面前,並且告訴他們如果能夠在研究人員回來之前忍住不吃這顆棉花糖的話(研究人員會離開 15 分鐘),就能得到第 2 顆棉花糖。如果他們吃了這顆棉花糖,就只能得到這 1 顆棉花糖了。

實驗並沒有在這裡結束。大約 10 年後,研究者們又與其中一部分孩子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小時候越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們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也就是俗稱“美國高考”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成績越高,問題行為越少。

之後,研究者們又做了一系列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與其之後的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健康、甚至是大腦結構有關。

這似乎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它被大多數人解讀為:如果我們能夠教會兒童更有耐心、進行更好的自我控制,他們之後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教育研究中,延遲滿足常常被稱為“非認知因素”。

研究者們認為,提高孩子們非認知因素的發展水平有助於他們未來的成功。棉花糖實驗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該觀點,並在學校教育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比如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然而,棉花糖實驗的結果也一直飽受爭議。

其中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這項開展於上世紀 90 年代的研究中,這些面對棉花糖誘惑的小傢伙們都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兒童,他們的父母也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那麼,對於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那麼優秀的孩子來說,之前的研究結果是否依然有意義?畢竟,他們的生活常常充滿不穩定的因素,等待對他們來說可能存在什麼都得不到的風險。

推翻經典

基於早期棉花糖實驗的侷限性,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Tyler Watts和同事利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一項大型測試中 1000 名 4 歲兒童的數據,試圖重複該實驗,並且探索簡單的延遲滿足實驗結果是否能夠預測兒童未來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成就。

研究者將兒童分為兩組,一組兒童的母親至少完成了大學的課程(有學位組),另一組兒童的母親則沒有(無學位組)。

通過比較可以明顯看出,母親有學位組的兒童在實驗中等待時間更長、未來表現也更好。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該研究結果與早期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

兒童 4 歲時棉花糖實驗的測試成績與其 15 歲時的成就之間的相關性只有早期研究的一半。當研究者控制了家庭背景和智力等因素後,它們之間的相關幾乎消失了。

這意味著,兒童的延遲滿足能力並不能影響其之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影響兒童未來的,可能是更宏觀、更難改變的因素,例如兒童的智力和其所處的環境。

此外,在沒有任何控制的情況下,延遲滿足和兒童的行為結果間也不存在相關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對棉花糖實驗的複製失敗了。” Watts 說。

這並不是說延遲滿足對兒童來講不重要,它仍然是一項需要兒童掌握的、重要的生活技能。只是,在談及孩子的未來發展時,我們需要將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納入考慮範圍內。

“目前很難找到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無法解釋的心理因素。”密歇根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 Pamela Davis-Kean 說。

金錢可以買到美味的食物、安靜的社區、安全的家庭、更少的壓力、更健康的父母和更多的親子時光。Davis-Kean 指出,教孩子如何等待或者是變得有耐心“可能並不是改變他們境況的主要因素”。

兒童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研究者們希望能夠通過干預兒童某方面的發展來影響其未來的全面發展,這似乎是不可行的。

“人們正在拼命尋找一個簡單、快速並且明顯有效的方法,來改變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的生活。”人格心理學家 Brent Roberts 說,“然而令人沮喪的是,人性的另一個特點是,我們過於在意用快速而簡單的方法解決複雜問題了。”

人類行為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這些因素可能來自內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可能來自生理因素或環境因素,可能來自歷史或當代,可能來自文化或個體。

毫無疑問,人是非常複雜的,研究對象越複雜,研究方法就要更加嚴苛。那些快速、簡單發現的積極的實驗結果,往往需要進行更嚴格的驗證。

科學研究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通常需要長期的實驗研究。

令人振奮的是,研究者已經開始對以往奉為經典的心理學實驗進行反思,並且越來越重視心理學實驗的科學性,包括對 P 值、效應量的討論,公開研究數據,對心理學實驗進行可重複性檢驗,開展更廣泛的合作網絡等。

簡言之,心理學正遵守著“否定之否定”的規律蓬勃發展,而真理也需要一個愈辯愈明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說,經典實驗或理論遭到質疑或推翻,說明了心理學正在變得更好。而我們作為旁觀者,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給它一點時間。

PS:秦老師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出自於經濟環境優越,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哪怕是身在哈佛,劍橋的學生很多都擁有屬於不同的圈子。或許取決於成功的因素更多來自於資源和認知水平,但是努力和勤懇永遠都是我們突破自我的不二法門。哪怕是普通人,或許做個擁有更高平臺和格局的普通人,也不錯。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解釋我們自己,我也相信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式改變某種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