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跟凛冬的寒风比起来,无论什么天气都可以算是好天气。——《进击的心智》

每个人都希望每天开开心心,过着心情舒爽的日子。

然而,现实和理想就是有差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于是有人就说了,当心情不爽的时候,应该常想一二。

没错,的确应该常想一二,毕竟美好是短暂的。

可是,面对经常存在的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总不能一直使用精神胜利法吧!

而不如意的事情总能带来坏的情绪体验,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偶然看到的一本书中学到了一个对抗坏情绪的方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书中这种方法被作者戏称为“邪派武功”。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一、源起

当我们遇到坏情绪,心里烦闷时大都会选择通过把坏心情变为好心情的方法来实现,常见的做法是:

改变认知角度:

对于产生坏情绪的事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从而通过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变化,来改变情绪。

常见的说法就是,你看这件事虽然带给你了痛苦,但同时也帮助你成长了不是。

而身心互动角度:

做做深呼吸,做做运动,放松身体,与此同时心情也就放松下来了。

并不否认以上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俗话讲,技多不压身,多一种应对坏情绪的方法岂不是更好。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在古希腊时期,有个哲学流派叫做斯多葛哲学。

斯多葛哲学流派就是适度自虐的祖师爷,他们倡导的对抗坏情绪的做法就是适度自虐。

在《进击的心智》一书中提到斯多葛哲学流派的观点:

“遇到麻烦事心情不好,这难道不是人生常态吗?不是所有麻烦事都一定能妥善解决,也不是所有坏心情都一定能转变成好心情。与其改变坏心情,不如习惯它。正确的做法不是让自己感觉好起来,而是要让自己习惯‘感觉不好’。要做到:即便心情不好,也不影响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其实细品,可不是这样吗?

既然生活常常处于十之八九的不如意,为什么总去追求或沉浸在如意的一二中呢?

求不得固然痛苦,但沉浸在短暂的美好谁说不是另一种痛苦呢?当被打破的那一刹那相信那种痛苦的程度远大于求不得的痛苦。

正如甜蜜的恋人,恋爱时虽然甜蜜,但是分手的那一刻的痛苦是多么撕心裂肺。

与其这样,莫不如通过“适度自虐”的“邪派武功”让自己产生对坏情绪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目的。那么这个方法有科学依据吗?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二、原由

适度自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体育锻炼”。——《进击的心智》

回想我们从小到大进行的体育锻炼,哪一项没有经历过身体的痛苦,而痛苦过后则是身体的适应与舒展,长久的坚持则会带来身体机能的提升。

为什么有很多普通人痴迷痛苦的马拉松比赛?

一方面,马拉松比赛可以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的愉悦。

另一方面,经过不断的训练,身体逐渐适应马拉松节奏的同时,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当然前提是适度的、有计划的训练。

对于心理锻炼同样如此:

当你以锻炼的心态定期给心理施加一个适当的、不大不小的压力后,你会逐渐享受到它的益处:它会增强承受负面情绪的心理韧性,习惯自虐的人在未来真的遇上什么坏事时,也不那么容易恐惧和焦虑。——《进击的心智》

回想那些名人,几乎没有几个一生顺风顺水的,大都命运多舛。

爱迪生恐怕就是最好的例子,光发明电灯,先后试验了7600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如果他就因为几次的失败就被坏情绪征服,或许我们仍然可以使用的上电灯,可不知道会晚多少年。

通过适度的自虐,让自己学会与坏情绪的相处之道,则在坏情绪出现时,泰然自若,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对你不能产生丝毫影响的境地,那么人生岂不是又多了很多创造无限可能的时间和机会。

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三、修炼

适度自虐绝非《葵花宝典》,没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风险,但是却有个前提。

那就是适度自虐的行为是在没有任何必要的前提下刻意去做的,也就是说必须是无条件的自己虐自己。

在此前提下,你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

1、刻意不吃美食

美食对于人的诱惑无与伦比,所以对于爱吃美食的人来说,刻意不吃美食绝对是升级版的自虐。

外出吃饭,面对美食的时候,尤其面前是你最喜爱的菜的时候,即便你还有些小缺口,而且对于你来说吃掉它完全是小菜一碟。这个时候,大可以打开自虐模式,瞅着它,看着它,就是不吃它,从而抵制诱惑。

2、刻意不抽烟

刻意不抽烟对于有烟瘾的人来说,绝对也是自虐的好目标,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也有很多人想要戒烟,但是就是屡戒屡抽。

在下次拿起烟的时候,不妨也打开自虐模式,把烟放在眼前,就是不抽它。

其实,可以尝试的做法很多,比如刻意淋雨、刻意少穿一件衣服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让自己感受到控制感。

人很在意控制感,如果感觉身边的事物受自己控制,我们就会感到平静和愉悦;如果总是感觉无法左右身边事,那我们很可能变得抑郁,甚至连身体健康状况都会恶化。——《进击的心智》

而且作者提到,在修炼适度自虐时,“我是在锻炼自己,是我自己让自己不舒服”,这个主动的意念非常重要。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其实,适度自虐的方法在美国心理学博士,畅销书作家盖伊·温奇博士的《情绪急救》一书中也提到过,只不过叫做“自我脱敏”。

他在书中就举了个例子:

那些打过自我推销电话(如打给潜在雇主自我推荐或者请人为慈善机构捐助)的人,都知道打最初几个电话的时候有多困难。听到对方说“不,谢谢”,然后在你耳旁挂掉电话,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经历。然而,有时候,当你打到第五个或者第六个电话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不觉得这些回应是针对你个人的了,我们会耸耸肩,无所谓地继续打下去。——《情绪急救》

他解释道“我们越是接触那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情况,越会感到习惯,结果就会觉得不那么困扰”。

盖伊·温奇博士的自我脱敏疗法其实和适度自虐如出一辙。

经过适度自虐,如果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坏情绪产生一定的免疫力,相信无论对于谁都是有好处的。

适度自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常想一二,不如适应那八九

写在最后:

人这一生风风雨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找到一点拨开乌云见明日的方法,哪怕是一瞬也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固然是好,但若能在那不如意的八九中适度训练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也许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