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成都的家長經歷了過山車,假期直接從寒假充值到了暑假。
當學生最幸福的是什麼?一覺醒來,暑假都沒有過完。
當父母最“痛苦”的是什麼?一覺醒來,發現娃娃還在過暑假。
而也就在昨天,四川省教育廳發佈了【關於規範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真是“雙喜臨門”。
那麼,讓家長遭受了“雙重擊打”的政策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家長明確兩個基本的招生概念
1、私立學校,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招生政策是,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俗稱搖號);對報名人數不足招生計劃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意思就是以往的神馬面試統統都沒有了。
2、公立學校,幼升小和小升初都是劃片。簡單說,根據你的戶籍所在地,來對口劃分小學和初中。小學是單一劃片,初中部分區域是多校劃片。你對口哪個學校,可以參考往年的劃片範圍。
如果這兩個基本的政策都不清楚,祺爸建議你買兩塊豆腐,朝你室友的臉上甩過去..............
另外,昨天公佈的政策很多人說看不懂,在幼升小和小升初兩塊確實沒有“乾貨”,因為這塊的細則是市上出。
估摸著,也快了。
一、小學要推行多校劃片?學區房要垮絲?
講小學之前,先插播幼兒園。
在前搖號時代,部分私立學校的做法是,小學從旗下的幼兒園招收部分生源,以至於部分家長為了就讀某些私立小學,先在幼兒園把坑占上,更有甚者,幼兒園都要提前數年排隊。
那麼新的形勢下,幼兒園還能直升小學麼?
不能。一個是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二就是,再保留這樣略顯“畸形”的升學通道,也和當前大環境和形勢不符。
那小學呢?
其實,最焦點的一個政策是“公民同招”具體如何執行的問題。
官方的說法是:
到了民間,於是衍生出兩種可能的模式:
一是上海模式
公辦和民辦2選1,你只能報其中1個,而不是腳踏兩隻船。當然,在上海,如果你最終沒有搖上熱門民辦的話,自己原先學區的熱門公辦也可能不保,調劑入學。
假設上海的政策移植到成都:以往的公民同招,家長們如果沒有考上成外附小,可以回來讀實驗小學。但如果是真正的“公辦同招”,你沒考上成外附小,回來讀實驗小學,不一定能讀,因為實驗小學是熱門,很多家長優先就報了實驗小學,名額已滿---這種情況會給你一所公辦學校就讀,但不再是實小了。這就是一些人所謂的統籌。
而在小學階段,我們所謂的統籌就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為父母戶籍和房產的問題,娃娃不是對口小學的第一順位;二是針對隨遷子女在成都的入學政策。
還有,幼升小入學的一條鐵律是“就近入學”,如果公辦民辦2選1,按照上海模式,沒搖中私立的,讀公辦只能統籌,是一個技術性難題。
二就是類似於往年的成都模式
時間同步、步調一致,不搶跑、不面試、有序進行。
比如你對口泡小,有搖上了成外附小,兩個選1個。沒搖上,回來讀泡小。
祺爸認為是第二種。
首先,不要動不動拿上海之類的政策和成都來比,上海的經濟和教育實力,是要大大超過成都的。
其次, 上海的2選1,對於民辦的殺傷力是很大的。又是搖號,又是2選1,看上海實行後的效果:
(從數據統計來看,今年(2018年)上海市幼升小總人數為18.04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小學1.99萬人,預計報名錄取比為1.4:1,而2017年報名民辦小學3.74萬人,報名錄取比為3:1;民辦小學的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了近一半。報名民辦初中2.97萬人,去年是2.98萬人。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長湯林春分析認為,幼升小公民辦同步招生、中考改革方案等政策導向效應顯現。
要知道,截止 2017 年底,四川省實施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和幼兒園共 11331 所,排名全國第五位;在校學生 282.56 萬人,排名全國第三位。
最後,政策的第一年,多以穩為主,先看看反饋,萬一用力過猛,以後咋個辦?
最後再說1個比較熱門的問題。
學區房的問題。
在昨天公佈的政策上,有這麼一句:
“根據生源和學校設置情況為每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及時向社會公佈,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方式入學。”
於是某些自媒體便開始鼓吹“多校劃片”,無非過度販賣焦慮,賺取流量。
其實,從2018年起,就開始有類似說法了
雖然說法有調整,但並不意味著今年就要實行多校劃片。
拿什麼來實施?用筆在白紙上劃幾筆?
每年部分地方一個小小的學區調整,都惹來眾多非議,盡顯世間眾生相,更何況全市推行。
學區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顆巨大的手雷。
是你,你HOLD得住不?
不過據祺爸瞭解,小學階段的多校劃片部分區確實正在研究,至於落地要好久,沒人能給你準確答案。
也許會從部分比較新的區域來推行,阻力小些。
其實,就算未來推行多校劃片,單一的學區房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學區的價值依然存在,就像青羊5片的初中學區,沒有頂尖的四七九小聯中,依然備受關注,為啥?因為片區內三所初中相對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
另外,多說一句,有學區房意識是好事,但量力而行,不要整天臨淵羨魚,加深焦慮。
二、小升初 小考不靠譜 “鎖區”不現實
如果將政策仔細分析,其實就是幾個下面幾個家長比較關注的點:
1 、關於小kao
政策說過無數次了,
祺爸也建議,別再參加了,特別是成績中等的學生,交幾百塊錢的報名費,就是去當分母的。
搖號時代,也許還有些蹊徑,但機會已經不多,前提是你夠優秀,幾率可參考公辦的情況。
還有一個關鍵,xk的學生怎麼把你招進去?雖然可能有破解的辦法,但鑰匙已經不像以往,完全掌握在民辦學校手裡了。
2、民辦學校能否直升?
這點很明確了,九年一貫制的民辦學校肯定能夠直升。
焦點在於,比如,有些民辦教育集團下屬學校只有小學的,能否直升集團內學校?
等細則。
3、關於民辦“鎖區”
按照某些自媒體的說法就是民辦學校有可能只能在學校所在區域招生,比如嘉祥錦江,只能在錦江區招,西川只能在武侯區招。
雖然政策是說屬地化管理,但屬地化管理,不等於招生就只能在本區。
民辦學校能跨區,但不能跨市州。比如JX可以面向大成都招生,但不能跑到綿陽、樂山等地市州去招生。
成都的民辦學校大多在二三圈層,這點眾所周知,靠這些區域的經濟水平和生源素質能完全支撐得起民辦學校的發展麼?
看民辦學校的生源構成就知道,絕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是來自於本區域。
又是搖號,又是鎖區,又是2選1,這牌沒法打。
唯一有點可能的就是像廣東,限制區外的招生比例--也不現實
但民辦學校鎖區,不論對民辦學校的影響,同時還會造成新一輪的教育不均衡,以及民辦學區熱,鎖區?這是鼓勵大家去買成外、西川、實外周邊的房子?這點與大方向不符合。
另外,公辦學校解決的是孩子有書讀,託底,民辦學校解決了公辦學校學位緊張以及家長對優質教育/個性化教育渴求的問題。
要糾正的是以往民辦學校招生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後公辦民辦大家起跑線都一樣了,而不是桌子直接一掀,讓民辦學校不玩了。
4、公民同招究竟怎麼招?
截圖是政策原文,關鍵是同步和有序。
同步是什麼?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民辦學校不要搶跑。有序是什麼?不要掐尖、不要考試…….標準就是一個,私立搖號,公辦劃片。
而不是有些人講的,比如一個家長,公辦劃片對口七中育才,我想去搖西川。西川沒有搖中,劃片的七中育才因為比較熱門,位置早滿了,回不去了,就只能統籌到其它學校。
照這個搞法,稍微對口好點初中的家長,敢去報私立?
又把公辦學區房搞熱了,何必呢?
而應該是跟成都往年一樣,假設嘉祥也搖上了,在嘉祥和七中育才之間選1個。沒搖上,讀七中育才。
至於民辦搖號能否報多個志願的問題,我覺得不糾結。能多報是好事。
剩下的初升高後面再講,大的方向上說,嚴格實施的話,對綿陽的學校是一個大大的利空。
PS:以上內容,僅為個人分析,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如有不同,請以官方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