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平安為例,聊聊投資者的貪嗔痴慢疑

以中國平安為例,聊聊投資者的貪嗔痴慢疑

導語:佛繫了。

中國平安(SH:601318),前兩天出了3月保費收入,個險新單yoy-22%,也沒什麼預期外的東西。這篇文章想專門聊聊投資者持股/等機會過程中的“五毒”心態——貪嗔痴慢疑。


01

貪,即貪婪


投資者的貪婪,大抵可分三種:

(1)等待下跌的貪。平安股價從90跌倒70元望50,真要是跌倒50元望30。期待抄底炒到最低處,做谷底最靚的仔。

(2)賣飛的貪。常常有投資者持股好幾年,股價剛剛啟動,眼看著千年的媳婦即將熬成婆,卻在上漲20%左右後急吼吼的清倉了,理由往往是補缺口之類的技術話語,準備跌個15%以後再接回來,期望賺盡每一分波動的錢。往往,股價一去不復返。

(3)10倍股的貪。妄想一隻股票很快(兩三年)漲十倍實現財務自由,這種投資者往往是買了就套個20%-30%,然後美其名曰長期投資;往往是買了一堆歷史偉大的公司,淨值很差;往往是過山車上看雲起雲落。他們的結局,很多是在波動中迷失,長期投資變短期投資(以前有做投資的朋友給我看過某牛散群的10倍股推薦,一年以後二十多個票全部下跌40%-80%,每次想起來就感覺很逗)。

不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業餘投資者,不管是中巴還是索粉,最大的問題往往不是分析,而是沒有收益預期,沒有ROI(投資回報率)=不知道往哪裡去,然後對股價波動無所適從。

舉個例子,比如中國平安,假如你對它的估值是三年以後值2.5萬億,這是投資應該做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據ROI來操作(注意ROI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大概率買不到,原因你可以想一下):

  • 假如你年化ROI是30%,要等股價跌到62.6元就可以買;
  • 假如你年化ROI是25%,現在71元就可以買;
  • 假如你年化ROI是20%,股價79.4元時就可以買;
  • 假如你年化ROI是15%,股價90.2元時就可以買。

不管你的預期是哪一檔,假如第二天平安股價漲到了137元(達到第一步作出的2.5萬億的目標估值),那你就該賣了,因為現在價格對應的ROI為0,應該換倉到其它符合你ROI的股票(比如我前段時間賣美團,加倉拼多多的操作)。只賺自己操作系統內的錢,這跟港股大V“管我財”6PE買9PE賣其實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嚴格按上面那一套來,“貪”就杜絕了:再也不會想著抄到最低點,因為符合ROI的買點是明確的;再也不會稍微漲一點就賣飛,或者不切實際的老想著10倍股,因為到了估值目標才/就賣掉,或者股價對應ROI很低的票換倉到其它ROI更符合你預期的票。


02

嗔,即憤怒


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對於平安我碼過好幾篇文章。

《中國平安Q3:業績是浮雲,低估是幻覺》;

《中國平安與“內卷化”搏鬥的局部坍塌》;

《董監高“十級大地震”的中國平安:像一隻沒有腳的鳥》;

《2020年,閉眼吹中國平安的人:非蠢即壞》。

雖然有的文章標題黨了一點,但大多還是依據數據和觀察得出來的觀點,就這在雪球等各種平臺上被噴得體無完膚,MMP。不只是中國平安,還有平安好醫生,騰訊控股,美團,PDD等等公司,總有人一言不合上來就噴:

  • “小編懂個luan”(PS:不服,到現在還沒請小編,沒有漂亮秘書校對錯字)
  • “這種垃圾文章也粗來丟人現眼”
  • “作者的認知就是小學生水平”
  • “惡意抹黑做空xx,真不要臉”
  • ……

這種遇見有人說自己持倉股票不足之初就暴跳如雷的,忍不了反面意見,持有股票且當做養親閨女似的,無法接受半點質疑,自家的娃兒永遠都是最香最好。這就是嗔。那脾氣來了,甚至會說你這個人道德有問題(親身經歷,我就質疑他提出來的天花板)。

就比如平安,牛在戰略能力!但你偏偏要過來噴我說的平安福等產品定價貴,要不就是說貴有貴的道理,那咱得說道說道。

引用某精算師的話,對比“平安福20”和“光大永明嘉多保”,後者保障更全面,保額更多,而且更實在(癌症3年復發概率55%,5年覆蓋概率10%,平安福條款是間隔5年,捂臉)。

重點是“平安福20”保障比後者少,卻反而貴51%:

“平安福20”保障範圍:1次重疾+3次輕症(每次20%)+身故+額外癌症(兩次,間隔5年,首次重疾必須是癌症),年保費14606元。


“光大永明嘉多保”保障範圍:6次重疾+2次中症(50%)+3次輕症(30%/35%/40%)+身故+額外癌症(兩次,間隔3年首次重疾可以非癌症),年保費9655元。

另外,中國平安自家的產品也有這種情況。平安人壽的“平安福”產品&平安養老險的“關愛一生尊享版”產品,兩者條款都差不多,但前者價格仍然是比後者貴49%-66%(分男女)。就因為“平安福”是代理人主推的產品,“關愛一生尊享版”的銷售渠道是團險。

有投資者說了,平安保險產品服務好:閃賠,賠付爽快不胡搞亂搞,所以貴有貴的道理。貴,真的有道理?錯!錯!錯!

2019年各人身險公司理賠報告顯示:

中國平安閃賠平均14分鐘,中國人壽平均0.56天(小額0.2天),太保的小額理賠平均0.21天,泰康小額0.26天。全行業的情況基本是小額幾個小時,大額一兩天。賠付快4個小時就是保單價格貴50%的原因?我覺得這是沒道理的。

另外,全行業的獲賠率在97%-100%之間,100個案例至少賠97個,根本不存在小保險公司無法賠付的情況,即使小保險公司倒閉了,還會有保監會兜底,根本就不用擔心賠付的事。

投資者可以說能高價賣保單是本事,這我同意,這對股東很好。但要是不能接受平安的產品貴,刨開百萬代理人以外並沒什麼產品優勢,聊到這個話題就暴怒,那是嗔怒。

嗔的解藥是逆向思維,再次分享一個芒格老妖講了很多遍的故事:

“我在二戰期間是名氣象學家,我被告知如何預測並繪製天氣圖,為飛行員提供保障。反過來想這問題,我若想殺掉很多飛行員,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讓飛機進入結冰狀態,讓飛機無法操縱,讓燃料不夠用,或者找不到降落點等。所以我下定決心,避免那些殺害他們的危險,以此保護他們。生活中就是這樣,你想要避免一些東西,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代數也是一樣,偉大的數學家都會反向求解。”

習慣於逆向思考,知道自己可能會死在哪裡,就永遠不會死,更不會動怒了。


03

痴,即死腦筋


看不透事物本質,一天到晚抱著xx倍PEV說事,就像望夫石一樣等待高估值“雖遲但到”(其實是基於過去股價的表現)。

如果你買了一隻股票,搞不清楚它漲跌的主要原因,以及關鍵催化劑,我勸你還是賣了吧。注意這裡不是要你解釋每天漲跌的原因,那沒必要,也不可能實現。

方向的判斷比估值倍數的判斷重要億萬倍。

比如2017年初-2019年中期35元-90元的漲幅,主要的原因是2016年下半年“償二代”改變了壽險商業模式,從重資產變為輕資產,利潤提前釋放“以戰養戰”,與此同時分紅高了,改變了定價模型,能給的估值倍數更高。


比如2019年中期以後,宏觀+轉型疊加,導致股價不行也很清晰,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寫過,這裡直接截圖。

以中國平安為例,聊聊投資者的貪嗔痴慢疑

不掌握事物的實相,往往在時間的流逝中蹉跎。痴的解藥是認清機會成本(買這隻股票的隱形成本是不買另一個股票,或不參與另一個投資項目),展開行動。

這是我現在正做著的事,把A股、港股、美股(中概)的所有新經濟互聯網公司覆蓋一遍。研究多了,做出正確判斷的概率應該會有所增加,同時選擇就多了。想想明年有幾十上百家公司ROI和方向的比較,賺錢的概率應該會增大一些。


04

慢,即傲慢


總認為持有的公司天下第一,以前偉大以後就偉大,帝國永不墜落,那是傲慢病,缺少歷史觀。

有本書叫《基業長青》知道吧,那裡面選的18家高瞻遠矚,基業長青的模範公司,能夠一直表現偉大的有幾家?其中還留在資本市場的,近十年收入能翻倍的(年化增長7%)有誰?一個都沒有。

可以說這些公司從業績上來看,已經脫離了偉大的範疇(股價能上漲全憑美股特色:回購和分紅)。


以中國平安為例,聊聊投資者的貪嗔痴慢疑

3M公司(NYSE:MMM),美國運通(NYSE:AXP),波音(NYSE:BA),花旗集團(NYSE:C),福特汽車(NYSE:F),通用電氣(NYSE:GE),惠普(NYSE:HPQ),IBMCorp(NYSE:IBM),強生(NYSE:JNJ),默沙東(NYSE:MRK),摩托羅拉,菲利普莫里斯(NYSE:PM),寶潔(NYSE:PG),索尼(NYSE:SNE),沃爾瑪(NYSE:WMT),迪士尼(NYSE:DIS)。

傲慢的問題,主要在於對公司認知的偏差:

一開始,看不到新領域對於公司的貢獻(研究壽險的投資者,對於新經濟的認知往往是“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比如中國平安的投資者,有幾個研究過平安好醫生和壹賬通?這兩家分別在港美股上市。


到最後,過分誇大公司在新領域的競爭力,各個子公司都是將來萬億市場20%-30%份額的巨無霸,又要再造XX個平安。

“慢”的解藥是靜下心來做好研究,比如看中國平安,你還要關注陸金所所在P2P/網貸行業的變化,你還要關注互聯網醫療(平安好醫生和阿里健康對比),企業服務(科技對金融機構賦能)…得花很大的力氣,遠不如隨大流來得輕鬆。


05

疑,即懷疑


從根本上質疑所有已存在之物,從根本上質疑所有未發生之事。懷疑論隱藏最深的傾向是把時間當做敵人:時間越長所懷疑之事物爆發可能性越大,不相信買股票就是買企業那一套,追求短期獲益。疑的解藥是,呃,看三遍《士兵突擊》怎麼樣?(約飯時間快到了,原諒這段有點糙)

最後,分享一本書,《投資者大腦使用手冊》,我覺得所有投資者都應該看一遍。投資不是紙上談兵喊喊巴菲特的名言金句就能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


————分隔符————


歡迎交流。


往期文章精選:

  • 2020年,閉眼吹中國平安的人:非蠢即壞
  • 華大基因的新範式
  • 微觀騰訊:從組織行為學看社交帝國的價值
  • 美團換倉拼多多的邏輯
  • 美團的高估:碗形曲線,頻率之爭與生態包圍
  • 衰落的百度,連新氧都“打不過”
  • 京東股價萎靡的原因:“超級CEO工具箱”缺貨
  • 以小米為例談談價值投資的盲區
  • 小米的高端化很難成功,就像二戰時德軍的“導彈笑話”
  • 對於閱文的估值:有些大媒體很業餘
  • 不僅是“網文一哥”,閱文集團的全局變量與網絡效應
  • 科大訊飛:11年16倍的“最慘”人工智能公司
  • 老妖芒格2020年Daily Journal股東會問答:多數人再努力也仍是底層(萬字長文)
  • 現在,美團收購滴滴的最佳時機
  • 現在,阿里把優酷等文娛業務,賣給今日頭條的最佳時機
  • 阿里巴巴,21世紀的蒙古帝國
  • 碧桂園、萬科、恆大和融創,今後五年誰最具投資價值?
  • 致海康威視22萬股東: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
  • 分眾傳媒: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 騰訊音樂股價腰斬的本質:反壟斷,“陌陌Plus”的標籤
  • 360金融:不是大地雷就是10倍股?
  • B站對標YouTube?除非把CEO陳睿換掉
  • B站,逃得過被“收編”的宿命嗎?
  • 愛奇藝的“無限對標流”
  • 愛奇藝:蒼蠅不叮無縫蛋
  • 網易有道:走不遠的VC之道?
  • 陌陌、映客&獵豹:夕陽公司投資方略
  • 1年漲5倍,跟誰學的套路:名師百萬年薪和“殘值”回收
  • 留給“中國雲計算第一股”優刻得的時間不多了
  • 市值管理技術哪家行?福建廈門找瑞幸
  • 傳音控股的“國際下沉”走到了終點?
  • 掃地機器人龍頭科沃斯:被小米系壓的“自斷一臂”
  • 小米和格力的“戰爭”全面升級
  • A股、港股、中概股企業的《慶餘年》
  • 你在嘲笑巴菲特,巴菲特在等你破產!
  • 致A股投資者:比小聰明重要1000倍的,是你的底層操作系統


重要說明:本文為個人投資記錄及商業分析,其中觀點充滿了我個人的偏見和錯誤。涉及相關上市公司,具體股價漲跌多少都是有可能的。請堅持獨立思考,切不可依賴文中內容作出買入或賣出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