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迷魂嶂:雲海蒼茫中的仙境

鄖陽迷魂嶂:雲海蒼茫中的仙境

順著這個路口蜿蜒前行,就可以進入迷魂嶂茶場。

鄖陽網訊在鄖陽區五峰鄉,有一座大山名叫迷魂嶂。這裡常年雲霧繚繞,森林茂密,盛產茶葉,以及成片相連的文化旅遊景點和神話傳說,因而成為市民踏青遊玩和休閒避暑的旅遊勝地。在這裡行走,遊客們就像走進神話故事裡的夢幻城堡,讓人回味無窮。

常年雲霧繚繞易迷路,因而得名迷魂嶂

迷魂嶂位於五峰鄉下三岔村四組,當地人俗稱“大山”,南鄰鄖陽區鮑峽鎮姚家灣村316國道,北接五峰鄉蒿坪村,西鄰黑灘埡、雙廟,方圓三十餘里。

暮春時節,記者來到迷魂嶂,只見這裡群峰綿綿,重巒疊嶂,溝壑縱橫,主脈如一根巨大的脊骨自西南向東北方向蜿蜒,兩旁的支脈如一根根肋骨向山下延伸。滿山的茶園綠意盎然,採茶姑娘們正忙著採茶。同行的鄉幹部告訴記者,這裡的主峰海拔900多米,山高雨多,常年雲霧繚繞,霧氣不散,十步之外不見彼此,加之地形複雜,上山的路多,且縱橫交錯,人走在這裡,容易迷路,很難轉出去,故名迷魂嶂。

據介紹,迷魂嶂因水土、氣溫、陽光適宜,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創辦了鄉辦企業——迷魂嶂茶場(早期稱迷魂嶂林場)。上世紀九十年代,開發了“雲霧”茶葉,屢獲省、市春茶評比好名次,並獲農業部獎盃,因此十分走俏。除了飲用茶之外,這裡還廣植油茶。初冬時節,油茶花開,銀白皎潔,實為蒼山一景。

迷魂嶂山大人稀,境內雜灌林、野生杜鵑眾多,生態環境良好,被稱為天然氧吧。這裡冬暖夏涼,夏季最高氣溫在29℃以下,晝夜溫差7℃左右,炎夏晚上睡覺要蓋被子。若逢雨天或雨過天晴,山中大霧茫茫,座座山峰恍若海市蜃樓,風光獨特,令人驚歎。

鼎盛時期辦過“大山高中”

鄖陽迷魂嶂:雲海蒼茫中的仙境

迷魂嶂群峰綿綿,重巒疊嶂,常年雲霧繚繞,宛如人間仙境。

在迷魂嶂的西部,往年是一處荒涼之地。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的五峰區黨委(現為鄉)帶領幹群開荒植樹、造茶園,這裡從此熱鬧起來。

那時,迷魂嶂人山人海,以“大兵團作戰方式”開荒造林。後來又把山下的學校挪到山上,在爛泥糊辦起高中——“大山高中”,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鼎盛。加上這裡又有知識青年插隊落戶,一時之間,學習之風盛行。

如今,爛泥湖現在是迷魂嶂茶場的一個分場,主要種植有杉木、松木、山竹、油茶、獼猴桃等。由於森林資源保護好,這裡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登玉皇頂可望見武當山

迷魂嶂西邊約五里處有一座山峰,海拔800多米。相傳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出遊,曾在此山歇過腳,故被稱為玉皇頂。晴朗天氣,站立山頂,可望見武當仙山,又名望武當。

望武當山峰陡峭,往東是形似刀削一般凹進去的山崖,在周圍眾多山峰中獨樹一幟,在十堰境內比較有名。望武當與別處的不同點在於,它和這裡眾多景點連成一片,並非一座獨立的山峰,加之與迷魂嶂相距不遠,上面有古廟遺址,間或還有人上去燒香參拜,因此,多年來,當地人喜歡來這裡登高望遠、踏青春遊。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望武當文化遺址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望武當相鄰的是祖師殿,建於明代。傳說祖師爺自西北而落座武當時,途經這裡。後來真武大帝為建廟宇,四處尋山,見這裡頗有仙山靈氣,便從漢水北邊的娘娘山直奔而來。真武大帝未及站穩,山矮三尺,遂騰空而去,後人便在真武大帝立足處建廟一座,謂之祖師殿。

祖師殿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磚木石結構。眾多善男信女登山參拜,廟裡終日香菸繚繞。經過兵匪戰亂,現在這座廟早已荒蕪,只剩破殘磚石。

制高點天雞寨上聞雞打鳴

迷魂嶂的群峰中,制高點為天雞寨,海拔900多米,它也是五峰鄉境內最高的山峰。天雞寨的得名和一個傳說有關:以前,此處有一神雞,在天亮之前打鳴。它一打鳴,周圍村莊的公雞都跟著鳴叫,因此有“雞頭”之稱。

站在天雞寨,可領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意。古代,這裡有軍事戰略地位,因此山頂建有寨,便於居高觀察四周動靜。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神雞”早已飛走,山寨建築也已損毀殆盡。

天雞寨腳下就是劉家槽,其地名來源除了此地住有劉姓人家,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依據典故“劉家槽霧氣沉沉,天雞寨曬過白金”而來。劉家槽的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資源豐富,出產林木、竹木、茶葉,偶爾也出產稀有黃金——山金(白金)。現在,劉家槽的住戶已沒有劉姓人家,取而代之的多是韓姓、胡姓和夏姓。

兩“鍋”夾一山誕生“鍋夾山”

下三岔村五組位於迷魂嶂群峰之下,原叫郭家山村一組。郭家山早年名為鍋夾山,因山腳下有一口“石鍋”,山背面(鮑峽鎮境內)也有一口“石鍋”,兩“鍋”夾一山,故而得名。

傳說,當年祖師爺從此經過,突感口渴腹飢,想吃點東西、喝口水。但此處荒山野嶺,祖師爺隨手將溝邊的一塊石頭“捏”成鍋,燒水做飯。飯熟後,剛要吃,他又看見山那邊有幾個乞丐快餓死了,於是施展法術,在山那邊也“捏”出一口鍋,讓幾個乞丐有飯吃了。這樣,山南山北有了兩口“鍋”。

後來鍋夾山為何寫成郭家山?人們認為應屬於同音字演變所致。

在迷魂嶂成片相連的文化旅遊景點中,群峰腳下至今還存有一座祠堂“夏氏祠堂”,有房屋20多間,佔地300餘平方米,建於1920年,是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的。

迷魂嶂山下傳說眾多,比較出名的有下三岔村四組的“臥牛坑”、下三岔村五組的“十八盤”,還有“石箱子”“豹子洞”(當地人又稱“苞谷洞”)。

游完迷魂嶂群峰的景點,瞭解到關於這裡的文化和傳說,黎明再次登臨玉皇頂,極目遠眺,只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山腰雲霧繚繞,雲蒸霞蔚,如輕紗般飄緲;陽光如金穿透樹梢,灑滿群山,不由發出由衷感慨,這美麗的迷魂嶂既是神的造化,亦是人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