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七年BAT背景,offer选择:AI初创公司or大厂?

看多了每年应届比较offer的消息,今天跟大家聊聊社招程序员如何在公司之间做选择。

最近看到这么一个问题:

“硕士毕业,工龄7年,已有BAT背景,去一家目前发展挺好的AI初创公司还是继续跑去大厂里待着呢?”

要说“大厂”,真的是如钱钟书的围城一般,里面的人绞尽脑汁想出去,外面的人挤破了头想上车。

记得5年前那时还是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年代,创业公司平地高楼起,没过多久又如昙花般消失不见。那时的跳槽频率堪称疯狂,我当时就碰到过一年换4家公司的,而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公司倒闭了不得不跳。

那时也有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收到过不少创业公司的邀请,如今再看那些选择了创业公司梦想“一夜脱贫”的人,有的人确实一步步稳扎稳打走到今天已然财富自由,而大部分人都走向寂然,如今也听不到他们任何折腾的消息了,到最后还是乖乖回到大平台做个领导。

其实加入创业公司无非就那么几个理由:

1、工作自由,成长度自己把握

2、财富自由,也能当个领导管管人

3、为了梦想,靠双手码出一个创新产品

但以上三点同样也意味着:

1、缺乏成熟的培养和晋升体系,自控力不强或者目标不清晰的人,很难掌握一个度。

2、如今市场环境,独角兽上市都频频遇阻,更别说还有那么多创业公司了,小而美却不上市的公司虽然也能赚点钱,但难赚大钱。

3、梦想这东西,年轻时还能让你折腾一会儿,一旦中年来临,各种压力让你不得不放下梦想,选择先填饱肚子过上更好生活。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稳定的大厂还是有冲劲的创业公司,it is also a problem. 这些年来我也听到过不少“不想上班想创业”、“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等类似的话,但最后这些人只有少部分真去创业了,大多数人还是在大厂之间切换,甚至有些人态度没摆正还碰上环境不好于是在走下坡路,不是去创业,而是被迫选择了小公司。

残酷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相:

创业成功只属于极少数人,而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并走上坡路,大部分人恐怕一辈子都做不到

大家只看到创业的“爽点”,却看不到背后死掉的那些公司。

对比一下前年、去年的上市公司数以及冒头的创业公司,再结合当下这种环境,建议还是先稳住留在大厂的机会,至少还能安心过个年。

创业公司的致命点就在于,融资断了,裁员就开始了。。。不裁位高价格高的老白兔,难道还裁潜力高价格低的小白兔吗?

要拼也得看看什么时候,合适的时候往前冲才是明智之举。当然了,如果家里有矿,当我没说,冲去外太空都没人敢逼逼。

记得之前看过程维在年初发的一条朋友圈:一路“八十一难”的经历才是求取的真“经”,不忘初心,接受挑战,承担责任。 创业公司的难,不用我多说了吧。相信大家心里自有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