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市場一季度投募遇冷 政策利好市場未來有望回暖

近日,CVSource公佈我國私募股權基金一季度成績單。受資本寒冬和疫情衝擊的雙重影響,PE/VC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參投機構數量、併購退出數量均出現“腰斬”,私募機構可謂度過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冬天”。

然而,隨著天氣逐步轉暖,私募市場也或將迎來“化冰”。近期,證監會修訂完善創投基金反向掛鉤政策,中證協推出多項私募基金備案便利措施,新三板改革也將助力創投機構拓寬退出渠道,有關市場人士表示,隨著疫情日趨緩解,諸多政策不斷釋放紅利,相信後續私募市場“投、募、管、退”均會迎來轉機。

新成立基金數量創新低 “雲簽約”成募資新模式

今年以來,在資本寒冬陰影籠罩下的PE/VC募資市場又受到疫情的衝擊,一季度新成立基金數量再創歷史新低。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PE/VC市場中僅有343家機構完成新基金設立,合計新成立基金471只,基金成立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6.4%,環比大幅下滑55.6%。投中研究報告分析表示,由於線下業務開展受限,為維繫自身企業正常運轉,多方LP收緊資金口,加強現金流把控,選擇延緩出資或收緊額度,募資形勢極為嚴峻。在上述343家PE/VC機構中,僅有21%的機構成立了多隻基金。其中,高瓴資本、保利資本、鼎鋒投資的表現亮眼。

疫情雖然阻礙了私募基金線下募資的順利開展,但諸多PE/VC機構另闢蹊徑,為及時募得所需資金,紛紛開展“雲路演”、網上籤約等線上募資模式。對此,有關市場人士表示,在PE/VC機構的“募、投、管、退”環節中,募資環節所必需的線下工作較少,機構可以充分利用“雲辦公”這一模式開展資金募集,從而有效緩解當前整個私募股權市場募資延遲或停滯的現象。

參投機構驟減逾五成 醫療健康受資本青睞

募資環節的節奏被放緩,使得資金“彈藥”補充短缺,加劇了PE/VC機構原本就因疫情影響而無法正常開展項目投資和管理工作的難度,機構投資明顯受到限制。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國內參與投資的PE/VC機構僅788家,同比銳減52.04%,環比下降43.75%。有關市場人士表示,與公募基金不同的是,私募股權投資的核心工作在於實地調研,“雲辦公”雖可以解決部分資金募集難題,但PE/VC機構的項目盡調、投後管理等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對於大多行業來說,疫情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但醫療健康、在線教育等領域卻因此受到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受到諸多PE/VC機構的青睞。數據顯示,在上述參投的788傢俬募機構中,有265家參與了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佔比33.63%。與此同時,因疫情催生的“雲”系列,使IT及信息化、互聯網、人工智能、教育培訓等領域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

併購退出數量大幅滑落 新三板市場成押注對象

對於PE/VC而言,募資、投資的最終目的是退出並實現資金回籠。今年一季度,多隻私募基金以併購方式成功退出並實現資金回籠。與此同時,隨著新三板精選層落地指日可待,諸多PE/VC機構普遍看好新三板市場未來成長前景,積極押注此次改革。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國內共有62只私募基金以併購的方式成功退出,同比減少一半,合計回籠金額約142.31億元。其中,江南造船涉及的金額最大,建信金投、東富匯通、惠華基金等6家基金機構成功退出,共計回籠金額46.58億元。

當前,我國私募股權投資退出的主要方式是通過IPO和併購,但隨著新三板改革的穩步推進,私募基金退出通道有望被進一步拓寬。據瞭解。信中利、同創偉業、方元資產等私募機構正積極佈局新三板市場。

有關市場人士表示,新三板絕大多數掛牌企業背後均有創投基金的身影,精選層的設立為行業增添了新的退出渠道,轉板上市機制的推出可以縮短中早期投資階段企業的上市週期,有利於創投基金加快實現投資退出,緩解當前新三板“投資套牢”的困境。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