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結的原因及緩解措施

土壤板結是指土壤在耕作過程中出現的土壤結塊、變硬的現象。化肥的大量且頻繁使用和土壤有機質的損失是造成土壤板結的兩個主要原因。

土壤板結的原因及緩解措施

圖1 有機質含量低易造成土壤板結

一方面,通常我們大量使用化肥主要是包含鈣(Ca)、鎂(Mg)、磷(P)、鉀(K)等礦質元素的一些可溶性鹽類(有一種複合肥就叫“鈣鎂磷”,是最常見的一種化肥),這些礦質元素大量進入土壤後,對土壤礦物結構有重大的影響:1)Ca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容易吸引兩個帶負電土壤礦物顆粒,導致土壤顆粒粘合,形成粗一點的顆粒物,因而Ca的使用會造成土壤顆粒變粗。2)磷酸根進入到土壤中,可與Ca、Fe等形成難溶鹽,沉積到土壤底層,形成硬化底。3)K離子大小與粘土晶體上的“孔洞”直徑相當,部分K離子掉到“孔”裡面出不來,直接導致粘土顆粒的表觀負電荷量降低甚至不帶電,進而導致土壤中的粘土顆粒下沉,而出現結塊和變硬。因而,K肥的使用會造成土壤顆粒結構的改變,施K肥是導致土壤板結的主要原因。

土壤板結的原因及緩解措施

圖 2 某鈣鎂磷複合肥

另一方面,土壤有機質對酸、鹼、鹽具有很強的緩衝能力,改善和保持土壤環境。有機質含量的減少,外界因素對土壤礦物結構影響較大。

因此,嚴格控制鉀(K)肥的使用和適當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緩解或消除土壤板結。

注:粘土含量高的土壤出現的硬化有時候並不是板結,而僅僅是失水後,粘土顆粒更加密集的聚在一起,導致結塊和變硬,當補充足量水後,粘土顆粒又可以很容易分散。只有粘土顆粒結構發生改變造成的結塊和變硬才是土壤板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