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一定是王陽明的世紀?

讀書筆記

康樂005

公元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四日,是中國農曆除夕。因新冠肺炎疫情,全體中國人開始宅家度劫。因此有時間讀了幾本有價值的書。其中一本麗波先生介紹明代聖賢王守仁(王陽明)的書《五百年來王陽明》。

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著作。書中所介紹的王陽明可是個聖人級的人物!

可作為已有一把年紀的我,讀此書之前,對王陽明及其學說一無所聞。尋問周囲從事國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専業朋友們,對其人其事也知之不多!今日之中國,正在快速發展,同步發展宏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增強中國軟實力的要務!

但令我不解的是:中國的正規教科書中怎麼找不到王陽明及其學說的介紹!

愚以為中國學校教育應該補上這一課!

下邊是我的讀書筆記,算是對這本書的推薦。也建議對陽明心學有興趣的朋友們讀讀相關著作!

康樂005

《五百年來王陽明》

康樂讀書筆錄

中國現在不少人知道西方有一個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一一卡耐基。但鮮有人知,中國明代出了一個更偉大的心理學大師和成功學導師一一王守仁(王陽明)!

說起中國的聖人,大家會想到孔夫子,很少人知道王陽明。但在日本和韓國,王陽明卻是神一般地存在。因陽明心學成就了"明治維新",使日本一個積貧積弱的彈丸島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級強國!明治維新的代表人物大都是陽明心學的忠實信徒和實踐者!

中國儒家近代史上推崇的兩個半"完人",指的就是王陽明和孔夫子,半個是指晚清實學代表人物曾國藩!兩個聖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所以無論是聖人還是實學完人,王陽明都穩佔一席。

那麼為什麼王陽明在中國現代卻少有人知呢?還不如樊梨花、薛仁貴有名呢?

這是因為 中國民間文化傳播是靠小說、戲曲、評書等載體。而像王陽明這種儒家聖人是不允許戲說的!恰恰證明他只能存在於崇高的廟堂文化中!

那麼為什麼在明、清兩代皇朝也不被推崇呢?原因在於:自漢以來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術成了皇家的廟堂文化。孔聖人成萬世師表!之後的儒學發展,逐步以"程朱理學"為標杆。這個理學是歷代皇朝的護身符和安保經。至於王陽明他不僅是儒學經典大師,他還研究易、釋、道、兵,而且對這些領域的研究和領悟都不是一般的深刻!在此基礎上,建立的陽明心學,主張心外無物,知行合一!這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入手,探索人生哲學、成功心理學。對理學有批判和發展。其內容吸收了其它學說的精髓。相對理學,顯得有些叛經離道的味道,成了朝庭歧視的異端邪說了!

王陽明心學體系主張"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表面看有點唯心主義的味道,表面看似乎與現代唯物主義哲學是對立的!所以不被當今文化、教育領域所採納!

他對程朱理學的研判和挑戦,又為當時把持朝綱的理學官僚所不容!但他深邃的哲學和心理學理論體系,再加上他的知行合一地施政、平叛、教書育人的實踐,使他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高度上達到知行合一。使他成為儒家學史上最偉大哲學家、心理學家、成功學家、文學家、書法家、軍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一生最愛就是教書育人,他的思想理論體系,得以完成和傳播,正是由於他的學生眾多!他的學術思想,反映在他的《王文成公全書》和其弟子輯其言論而成的巜傳習錄》等著作中!

清末以來,在尋求中國富強的大批仁人志士中也不乏陽明理論的崇拜者和實踐者!就連當年毛澤東在長沙第一師範,就是以研讀心學的文章《心之力》受到楊昌濟先生的器重。毛澤東曾發過.“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的感嘆,就是說:王陽明之後五百年來,沒有能追上他的人!

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有句名言:"二十一世紀一定是王陽明的世紀!"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發揚光大陽明心學的智慧呢?

生平不凡

A〉仙人送子

古人宿命論俗套,凡名人都來歷不凡,劉邦是龍孕而生;曾國藩是蟒蛇轉世;岳飛是大鵬金翅鳥;王陽明是紫霞仙子踏祥雲送來的孩子。

奶奶岑氏夢中迎來小陽明降生,註定不凡!爺爺王倫,字天敘,名儒竹軒公為孫子起名"王雲",紀念孫子是仙人從雲中送來的孩子!

B)六歲乃言

這個”雲"在古文中就是"說"的意思,所謂的子曰詩云,所謂人云己雲,名子太直白了。你叫他"雲",孩子就偏不"雲”,幹純就不說話了。所以六歲前他就像啞巴一樣從不講話。

直到有一天一個僧人路過,忽然走向前來摸著王陽明的頭,端詳半天,感概地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祖父王天敘仔細琢磨僧人這句話,恍然大悟,我這名字起錯了,馬上改為王守仁!老爺子是取《論語》"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的典故。

從此之後孫子才開口說話!

錢德洪《陽明先生年譜》記載:陽明五歲不言,有人懷疑他智商有問題,但爺爺對孫子充滿信心,每日帶在身邊,自已讀書郎聲;寫字偱規示範!堅信有一天奇蹟會出現!這個孫子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六歲上突然開口,不 是叫爹呼娘,而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滔滔不絕,張口就來。

這個是在改名之後的第二天,王家一家人和平時一樣一派祥和氣象。父親王華溫習功課,準備科考。爺爺王天倫鋪開筆墨紙硯,提筆練字。順手就寫了幾個字"大學之道",寫完沉呤、唸叨半天,一直沒了下文。

旁邊那個五年多一句話沒說過的小朋友不幹了,忽然朗聲說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滔滔不絕,一直背至結尾。

王天敘驚喜萬分,再問他其它經典名著,王陽明都是出口成誦!

一家人都呆住了。問他怎麼會背的,他說,爺爺天天誦讀,我聽著聽著,早已默記於心!

這裡體現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真諦:

1.陪伴教育很重要。

2.潛移默化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只有你喜歡讀書,你的孩子才會喜歡!

從此之後,他一發不可收拾,讀書過目成誦,精力過人,如飢似渴,涉獵廣博:易、儒、道、釋、兵,無不研習!看來生來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的料啊!

這裡順便一提的是:六歲前不言的名人中還有一個著名的人物,西方偉大的物理學家一一愛因斯坦!

C〉看這詩

金山一點大如拳,

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臺上月,

玉簫吹徹洞龍眠。

看這詩不僅格律工穩,關鍵是想象奇特,這競然是王陽明少時的大作!令人咋舌!

據說王陽明十一歲的時候,父親王華高中狀元,在京當翰林學士,爺爺王天敘送小陽明去京求學!一邦老友在鎮江金山寺妙高臺款待王天敍,爺孫一同赴宴。酒酣耳熱之後聯詩作句,大家都在打稿醞釀之際。十一歲的王守仁突然筆走龍蛇,寫出這首七言絕句!眾人不禁交口稱讚!但點贊之際,也有人懷疑。畢竟十一歲的孩子,能寫出如此老辣的詩句?懷疑者開言道:來來來,你能以這妙高臺蔽月山房為題再寫一首嗎?

小陽明略一思索,張口就來: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這首詩一出來,更不得了啦。這裡描寫的山與月熟大熟小,充滿了相對論的哲學思維。這兩首絕句想象之奇崛,意境之奇妙,視角之奇特,都讓人拍手叫絕!這不僅是一般的孩子,就是大人也未必有這種能力。這詩不僅展現其文采一面,也展現其天才一面!

D〉叛逆少年!

王守仁在京入塾就學,一天向老師發問:"何為第一等事?"

先生:"唯讀書登第耳。"

學而優則仕,在讀書人看來,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之事。王陽明聽了不以為然,頭搖得象撥浪鼓一般,把先生氣樂了。"那你說是什麼?"王陽明人小口氣大,典胸迭肚地說:"登第恐非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先生聽完目瞪口呆,只能笑笑說;"你這一等事可夠高的!"

此事傳到其父王華耳中,王華返家見兒子正背手立在院子裡,望天作沉思狀。就問了一句:"汝欲作聖賢耶?"王陽明說:"不錯,有這事!"結果王華競報以冷笑!王陽明被弄得不開心了:"做聖人怎麼啦?你和老師都笑我,至於這麼笑我嗎?"一看兒子急了,立即偱循善誘,問他,你知道什麼是聖人嗎?陽明人小志高,學問也大,當即頭一掦大聲說:聖人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王陽明自認為回答得挺好,哪知道王華卻說:你雖然把北宋張載的"四為說"背詩滾瓜爛熟,那不過是理想主義的囈語。你怎麼就當真了呢?此話一出,王陽明立即反駁,孔子不就是這樣的人嗎?王華急了,說:孔子是什麼人,幾千年才出一個,你跟孔子能比嗎?王陽明辯解道:怎麼就不能比?孔子是人我也是人,他能作聖人,我為什麼就不能作聖人?

小朋友這個邏輯很完美啊!王華一下就給嗆在那兒了,只能冷冷地哼了一聲回屋去了!

因為有和父親的這番對話,王陽明更堅定了自己做聖人的決心!天天琢磨著怎麼做聖人?

E〉父親那座山

王陽明天資聰明是有遺傳基因的。因為其父王華也是一個神童,不僅聰明,而且是一代人的道德楷模!

王華六歲在村外河邊玩耍,發現一袋黃金珠寶。王華想了想就把金袋放入水中,坐在一邊等失主。

一直等到天快黑的時候,才等到一個人哭天搶地跑過來到河邊搜尋,王華確定是失主,才指給他看河裡的金袋。他撈起一看,黃金珠寶都在,一分不少。就非要拿一錠金子謝王華!王華稱:"不取爾數十金,乃取爾一金乎?"

此事不僅僅顯示王華道德品質出眾。更體現出他聰明機智和縝密的心理素養!六歲孩子知道把金袋藏到水中等失主,說明他是在用智慧判斷失主和懂得"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的生活哲理!知道在重金面前如何保護自已的安全!

王華成長經歷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從書中吸取營養,讀出一身正氣。也鍛養出一系列優良品質!

他要實踐:

詩書傳家久;

道德繼世長!

這條古訓!

在陸深《海日先生行狀》一書中記載的王華生活中一系列小事中,表現出他才華橫溢、品行高潔的一生。他是那個時代大家公認的男人典範。他德才兼備,一身正氣。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被聘為皇帝日講官,主講《大學衍義》深得孝宗帝眷戀!也成為當時朝庭的中流砥柱和正氣脊樑!

F〉父子碰撞

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麼王陽明在成長過程中會和他狀元老子碰撞得如此激烈。其實這是兩種風挌、兩種觀念、兩種人生的較量:王華代表了宋明理學塑造的完美知識分子典範,王陽明的心學要打破宋明理學對人性的束縛和壓制。這種衝突是為必然!退一步說,就算沒有心學和理學相爭的時代大背景,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講,父子之間的碰撞也是常態。而且父子越優秀,碰撞越頻繁…

大家看到,王陽明前進道路上,有他父親王華這座大山,這座山一般人眼中是夠壯美的了,他如果超越不了這座大山,那只有仰視崇拜的份兒!雖然他也能通過科舉成為一個出將入相級人物!但成為聖人則無希望了!

弗洛伊德心理學告訴我們:男孩在成長的路上要成長為真正的男人,第一個要翻越的是父親那座山。子女超越不了父母,那註定不會比父母更優秀!所以中國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都應懂得這個!支持子女獨立思考,考慮壓制的後果,鼓勵超越自已!


G〉探索成聖之道

撇開王華的狀元身份和後來王陽明心學大師這種身份,作為典型的中國式父子,這個爹絕對算是坑孩兒的爹,兒子是一個極其判逆的熊孩子。王陽明就像上邊所說的那樣,十來歲就開始與父親幹上了!

他要成聖人,不僅僅是想想說說,還要探索實踐。

六歲開口說話之後,精力無比旺盛,興趣無比廣泛,據說他七八歲的時就瘋了一般迷上了下象棋,之後被父親把棋子棋譜一起扔到河裡!

之後王陽明又把興趣轉移到研習兵法、排兵佈陣、舞槍弄棒上了。王華實在忍無可忍,惱火地訓斥道:我家是書香門第,你小子不好好讀聖賢書,有辱門風啊!說完還意猶未盡加了一句,你要做聖人,聖人哪有像你這樣,天天舞槍弄棒的?後面這話有點畫蛇添足啊。王陽明說:“怎麼沒有啊?孔聖人不就是文武雙全嗎?"是啊,王陽明這話講得還真不錯。孔子教六藝:禮、樂、書、數、射、御。

這次辯論挺絕,最後王陽明說他要建功立業,為萬世開太平,光耀千秋。還把看不起他爹這個狀元都說出來了。把王華氣得跳腳!要對兒子動用非常手段時,被爺爺王天敘出面保護,王華只有落荒而逃!

一個男孩只有在精神層面戰勝父親這個權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獨立出來,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王華、王陽明這樣一對極品父子了!

等王陽明翻越了父親王華那座高山,看到山那邊壯美風景之後,一回頭髮現,那座被他踩在腳下的高山也是那麼壯麗、那麼渾厚、那麼溫暖、那麼親切!

其實這對父子在之後的歲月裡,在精神層面是同聲、同氣的!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