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这些,还怕猪饲料成本降不下去吗?


掌握了这些,还怕猪饲料成本降不下去吗?

在养猪生产中,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80%,是猪场最主要的开支。一般情况饲料浪费的数量是饲料消耗总量的5%~10%。所以,减少饲料浪费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上一期我们分析了造成饲料浪费的罪魁祸首,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下在该基础上如何巧妙应对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避免饲料浪费的应对措施

努力做到饲料配方、加工、保管、饲喂科学合理,充分提高饲料利用率

1)进一步提高对全价料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本场的实际,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在不同生长季节的营养需要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并要求职工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比各种原料,防止配比错误。


配合饲料是按动物的营养需要、饲养标准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科学配制的;由于配合料中的营养物质是平衡配制的,以求用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在此基础上选取质量可靠的原料,严格按照科学的饲料配方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而不浪费,(feedguy)料肉比低,经济效益高。为了尽量降低成本,可以就地取材,但当原料及其性状发生改变时,饲料配方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如果猪场不具备生产配合饲料的能力,应从信誉好的饲料厂家购买。

2)要特别重视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对饲料能量要求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①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配制饲料,分为配种前期料、怀孕初期料、怀孕后期料以及哺乳料。其中怀孕初期能量要低,其他几种母猪料能量要高;②母猪配种后的当天立即减料,而未配种的母猪则应充分饲养。因此,配种后的母猪必须及时与未配母猪分开饲养;③建议将怀孕后期加料时间从传统的怀孕85天改为90天。这样更利于母猪乳腺发育。

3)重视饲料保管,要因地制宜地改善饲料保管条件,确保饲料在整个存放过程中达到“5无”:“无潮、无霉、无鼠、无虫、无污染”;重视饲料原料加工及配制,及时改善加工工艺,确保饲料加工设备性能良好,提高饲料原料粉碎度及混合均匀度,提高其消化和吸收率;要及时改进或增加不合理或不够用的饲槽,杜绝给猪群喂料、加料时出现污染和浪费;确保处于哪一阶段的猪用哪一阶段的饲料,严格实行科学定量投料。

做好饲料的防霉抗霉工作,尽可能地使猪群不受霉茵毒素的侵害

关键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控制好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在13%以下,同时控制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在75%以下;二是发现霉变饲料应及时更换;三是做好栏内清洁卫生,及时检查食槽内和地面剩料是否霉变;四是在饲料中添加高效抗霉剂。

新型高效的抗霉剂产品应同时具备如下性能:能抑制霉菌毒素生长,能强力吸附霉菌毒素,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能预防霉菌毒素中毒后出现的休克与肺水肿,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治继发感染。

切实控制饲料原料购进成本

1)要结合本场的实际原料采购制度,规范原料质量标准,明确过磅员和监磅员职责、收购凭证的传递手续等,平时要注重通过当地养殖协会、当地畜牧服务机构、互联网、养殖期刊等多种渠道随时了解价格行情,准确把握价格运行规律,处理好原料采购季节差、时间差、价格差。

2)要处理好价格与质量的关系,购买饲料时要货比3家,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质量必须放在第1位。

总之,只要做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降低饲料的外购成本;把好收购关/储运关/饲料的配制和加工混合关;根据猪群的营养需要及气候特点制定饲粮配方;根据每个阶段生猪的生长标准来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法;在选择猪的品种时可以选一些长得快的猪进行饲养等这些方面就能降低饲料成本。(资料来源:今日养猪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