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調漂是每一個臺釣人施釣時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驟,基本的流程是找底、設調目、定釣目,釣目確定了,調釣工作也就結束。但是在作釣過程中,因為魚情的變化、魚口大小的變化、走水的變化、甚至用餌的變化,釣魚人不可避免地要對浮漂進行微調,經常看到河邊的釣友小幅度地上推或下拉浮漂,就是在做這個事。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整體上的理解,上移就是釣得更鈍,下拉就是釣得更靈,但是這樣小幅度地挪動浮漂後,線組的水下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本來鉤餌在底,下拉浮漂餌團就離底了?本來鉤餌離底的,上推浮漂餌團就觸底了?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

進入正題之前,我還是想說那番話“垂釣是玩樂,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玩樂也有態度和層次之分,就想隨便而泛泛地玩玩,無可厚非。如果想接觸到深層,想到玩得更精細,那就需要收起那種隨便的態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不必去詆譭別人的玩法”。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漂座向上或向下地小幅度移動,產生的作用是相反的,但移動的幅度一樣,影響基本也是一樣的。本文我就拿上推浮漂一目的距離來說說,道理弄明白了,其它的諸如上推更多距離或下拉浮漂也就不是問題。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靜水環境

靜水環境中,水下線組的狀態是比較穩定的,我們調釣成什麼樣,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基本上就是維持成那種狀態。

當然前提是每次的拋竿準度差不多,壓水線的方式和程度差不多,如果拋竿準度偏差太多,導致前後兩竿落點的深度相差很大,那也就無從談起了。

1. 雙餌離底

即釣浮的狀態,釣浮的時候忽略風線,我們可以把浮漂、水線以及鉤墜看成一個整體,一個懸停在水中的整體。此時我們上推浮漂一目的距離,也就是延長了水線一目的長度,鉤餌不變的情況下,釣目是不會變的。那麼鉛墜及鉤餌就下降一目的高度,水線及子線都是拉直狀態,說白了,上推浮漂就是釣得更深。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2. 上餌離底

一餌在底,一餌離底,這種情況下,上推浮漂一目的距離,線組的變化就不像釣浮那麼簡單了,因為下餌已經落底了,挪動浮漂,可能會導致餌團姿態的改變。而餌團姿態的變化必然是有力的作用才行,這個力來自子線,追溯向上,就是來自於浮漂,浮漂只有改變其本身沒入水中的體積,才會出現力的變化。

假如下餌已經完全躺底,上餌懸浮,那我們就可以看成只有上餌的釣浮,上推浮漂一目的距離,上餌的變化等同於釣浮,其懸浮的高度會降低一目,下子線的彎曲程度變大,釣目不變。

假如下餌沒有完全躺底,而是部分觸底,子線對其有一定的向上提的力量,反過來理解,子線是對鉛墜有向下的拽力。也就是說,去掉這個餌團,鉛墜位置會更高,鉛墜之所以處在這個高度,是餌團拉住的。此時上推一目的浮漂,鉛墜的高度不會下降,鉛墜沒動,那漂座到下餌的距離就沒變,挪動的一目距離哪去了?冒到水面之上了,示目會增加一目

,也就是浮漂沒入水中的體積小了一目,浮漂產生的浮力小了一目的量,表現到子線上就是子線上的張力也小了這麼多,結果就是魚更容易吸餌入口。表現到餌團上,如果餌團的形態是圓的或粗短的,餌團的姿態不會有什麼變化。如果餌團是細長的,且是站立或傾斜觸底,那餌團傾斜的角度會增大,傾斜角度增大,勢必會導致子線比原來彎曲度大一點點,這會消耗掉一點點的長度距離,表現到浮漂上,雖然上推了一目的距離,可能示目不會增加一目,而是小於一目。

假如下餌即將完全躺底,子線上只有很微弱的力量提著它,餌團只是鉤柄的一端微微翹起。如果子線上的力量正好只有一目的量,那上推浮漂一目距離,餌團變為完全躺底,這消失的一目浮力,還是因漂目上漲一目而來,也就是釣目會增加。如果上推浮漂之前,子線上的力量不足一目的量,那上推之後除了子線上的力量消失,還有餘量,這個餘量會致使鉛墜下移,也就是子線更彎曲。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3. 上餌落底

上餌落底後,下餌肯定是完全躺底,此時我們可以完全忽略下餌的作用。這時上餌充當了上一條中下餌的角色,從上餌完全躺底、部分躺底、即將躺底,上推浮漂後漂目的變化和餌團姿態的變化是一樣的。

4. 兩餌完全躺底

兩餌完全躺底後,兩根子線都彎曲,就相當於沒有半水無鉤調目的狀態。浮漂、水線、鉛墜是一個懸停在水中的整體,在八字環未觸底之前,上推浮漂一目,漂目不變,鉛墜高度下降,了線彎曲程度越來越嚴重。直到八字環觸底,繼續上推浮漂,示目才會增加。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流水環境

流水當中,因為有了水流的外力,根本就做不到精準調釣,討論這個意義就不是很大,而且還取決於流速的大小。在非常緩慢的走水環境中,釣浮時,上推浮漂一目,其效果等同於靜水,除了水線的長度增加,鉛墜下降,其它沒有變化。釣底時,很難或者說根本做不到精準地去控制兩個餌的姿態,調釣目差能粗略地去控制餌料,同樣,緩慢的水流也需要一個調釣目差去對抗。這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這走水能壓我幾目浮,比如浮漂到位後是5目,但在走水的作用時,慢慢地被壓成2目,然後穩定。這說明走水作用到浮漂、水線上後需要浮漂3目的浮力去對抗,至於最後的力學上的各個力的方向,就沒有去究的意義了,此時上推一目的浮漂,也就是6目會被壓成3目。至於餌料的姿態變化,就有點捉摸不定了。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如果水流的流速略快,上推一目的浮漂,對於水流的作用力來說,就基本可以忽略。跑鉛的情況下,如果浮漂足夠大,能在露出一定的目數情況下頂住水流(水線肯定是傾斜的),此時頂住水流的關鍵是沒入水下浮漂的浮力,也就是說浮漂一定要被淹成那麼多目,浮漂所產生的浮力,加上底部固定的鉛墜,水流三者在傾斜的水線上才能達到平衡。這種情況下,上推浮漂遠遠大於一目的距離,浮漂最終還是會被壓成那麼多目才能達到穩定。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寫在最後

這些是我多年前學習調釣的時候,研習的內容,平常人看來,算是有點鑽牛角尖,沒錯,就是牛角尖。一般的,不建議去鑽,對於野釣的實用意義不是很大,但鑽也是一種態度,弄懂了這些,對於調釣的理解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僅此而已。

調漂:浮漂上推一目的距離,水下發生了什麼?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簡單地搜索拷貝而來,內容也絕非是單純的理論,都是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對於處於臺釣摸索階段的人來說,不敢說是上乘補品,多少會有點幫助。覺得本文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