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连续10周下降,为何市场上猪肉价格没变动?

新大风歌


我热爱学习,热爱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消散和国家对养猪户扶持头)的大力扶持,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生猪生产能力一直在提高。随着几年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为了保证供应和稳定猪肉价格,33万吨冻肉储备不断投入,猪肉价格终于在2月下旬开始逐渐下降。到目前为止,猪肉价格已经下跌了10周。与高峰, 2月份相比,每公斤价格的跌幅超过了6元。

也就是说,猪肉和猪肉价格都大幅下跌。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说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变化不大呢?

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下降,但是猪肉的平均零售价格仍然超过20元一公斤。在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许多地方的猪肉价格甚至超过30元。套用最近一个流行的网络词汇,它是“只有网上猪的价格下降了,但是真正的猪的价格几乎没有变化。”许多网民说他们吃不起或吃不起!为什么会这样?就个人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猪的价格在早期上涨太多。例如,原来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只有10多元一公斤。由于非洲,出现猪瘟,生猪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猪肉供应紧张。在去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峰的猪肉价格从每公斤10多元涨到了每公斤30多元。现在两三个月过去了,猪肉价格只下降了几磅块钱。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点一点的下降真的不是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生猪价格下调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生猪供应因地而异。例如,在南方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饲养成本高和环境保护,生猪生产能力供不应求,生猪价格相对较高。但是,生猪养殖相对集中在北方地区,生猪生产能力相对充足,生猪价格回落的空间更大。

例如,从近期生猪价格走势可以看出,虽然华南和华东地区的生猪价格已经经历了10周的调整,但生猪平均价格仍在17元左右,有些地区的生猪价格甚至超过18.1公斤。然而,中国东北和华北的生猪价格已跌至近15元,一些地区的价格仍在14元左右。由此可见,生猪价格回调主要局限在生猪生产丰富的北方地区和生猪来源紧张的南方地区。

第三,一些供应商利用不良信息延缓了猪肉价格的下跌。众所周知,从生猪收购到检验和屠宰,再到市场批发和零售,生猪转化为猪肉并流向市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缺口。换句话说,生猪价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猪肉价格的立即下降。有时因为生猪价格变化太快,猪肉价格会在下跌前再次上涨。

总的来说,猪肉价格最近确实下降了,但下降幅度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此外,活猪的供应因地而异,而许多因素,例如猪价下跌的放缓,令市民觉得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并没有多大改变。但别担心,高峰的猪肉价格已经过去了。随着市场开始回调,便宜的猪肉离我们不远了。


鹿一禾


现在全国信息基本同步。涨价时跟风涨。一夜之间全国同步。想降真是难上加难。市场被部分人控制。就好比牛奶多了倒掉都不降价是一个道理。猪肉市场也是一样。以前是靠量赚钱。现在是靠不降赚钱。源头降。终端还是老样子。



手机用户5492999511常青树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监测数据表明,我国猪肉价格连续10周来呈下降态势。4月23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价每公斤37.75元,比10周前的2月18日每公斤50.05元,下降了25.2%。降幅可谓不小。然而,在猪肉零售市场上,价格虽略有下降,但却远远跟不上节奏。

消费者不仅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对于这种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首先咱们说一说油价,这是最为消费者垢病的问题之一。油价的情况往往是,国内价格不能和国际接规。国际油价涨了,国内跟着涨,但是国际油价下降了,国内却没降,或降幅很小。再说点别的,记得有一年养奶牛的卖不出去牛奶,忍痛倒入沟里,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记者采访视频,千真万确。估计很多朋友还有这个印象吧?既然如此,超市的成品奶应该便宜了吧,我当时就专门走了几家超市,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成品奶的价格一点都没下降。我当时还问售货员,她说这是领导的事,我不清楚。

再说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农村的集市上,凡是来卖货的。来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联络同行,把价格定下来,有点像攻守同盟。不信你以后留意一下,不管卖肉的还是卖菜的,凡是主要品种,都是一个价。这是公开的秘密,现在通讯条件如此便捷,联系起来就更方便了。

其实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市场垄断。不管商品进价多少,反正他们就是统一价格,消费者还真的没办法。买卖自由,人家也没违法,你总不能再跑到别的地方去买吧?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规范,不完善,管理还跟不上。等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后,市场垄断行为就会受到惩罚,消费者利益才能得到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