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陷阱1——警惕“皇帝的新衣”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建模,人工智能预测……但凡职场人士,这些词你一定或多或少听过。吹了近10年的大数据风,从一开始大家争先恐后的尝试,哪怕卖个煎饼果子都要加上“大数据”的概念,到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真金白银的“信息化转数字化”,到现在大批人唱衰“大数据”,说它就是烧钱的面子工程。究竟哪个才是“大数据”的真面目?

数据的陷阱1——警惕“皇帝的新衣”


本文是《数据的陷阱》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写这个系列文章的契机,其实是因为作者本人要转行了。作者本人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综合服务企业的信息化部门任职,今年,公司喊了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即将动工,而作者则刚好被抽调去参与即将成立的“数科中心”的筹备工作。从北京疫情稍稍解禁至今,大概半年的时间内,我们这个筹备小组一路学习、访谈、调研、汇报……经历了无数次的“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弯路没少走,心得也略有一些。我深深感到,即便“大数据”的风已经吹了十年,即便有无数“巨人的肩膀”可以供我们参考,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量体裁衣”的过程。工作还在继续,希望我这个类似于工作笔记的文章集合,能成为我工作上一路走来的见证,也能给作为读者的你带去一点的价值。

言归正传,“皇帝的新衣”这个词来形容这几年不少企业的大数据项目太贴切不过。这个比喻出自王汉生先生的《数据思维》一书(这本书很有意思,深入浅出的讲数据和商业价值的关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看一看)。

数据圈里一直有个笑谈,说“大数据”这三个字,在投资圈里是个高大上的词,但凡跟它沾上边,估值能高5%,(此处无冒犯任何投资圈人士的意思,来自作者的求生欲),但在IT眼里这是个极其繁琐的苦活累活,在盈利部门眼里,这个东西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充满了一切可能性。于是这几个信息差汇总到了企业老板那里,组成了一件“皇帝的新衣”。

数据的陷阱1——警惕“皇帝的新衣”


故事是这样的:老板听了各种论坛峰会,投行大佬的演讲,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回来吩咐各个业务线的副总裁,你们好好合计合计,公司要搞“大数据”。怎么做?谁都不知道,但这不是问题,请家咨询公司回来替我们规划。咨询公司来了,一通调研,告诉你,大数据之所以叫大数据,首先你得“大”!企业内外所有信息化系统里的数据,不管有没有用,统统先抽到“数据湖”里。湖里有啥不重要,大就完了!数据烟囱,不可以!这一步就够IT部门忙上一阵了。数据有了,你总得归置吧?这活儿CTO一个人可干不了,于是拉上了其他几个CXO,“数据干不干净我不懂,你们说了算。”忙乎忙乎又是一阵子,数据也差不多了。此刻老板也有些急了,你们忙乎这么久了,那个神奇的预测分析在哪儿呢?几个CXO一合计,干脆咱们给老板做报表、大屏、看版!老板一看,这理想和现实差距有点大啊?

但CTO解释了:“老板你看这个数据,它不是普通的数据,它是湖里的数据,特别新鲜水灵。”

其余CXO说:“老板你看这个指标,它不是普通的指标,他是集所有业务人员之力提炼出来万里挑一的指标,特别的精准刁钻”

老板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却又好像哪里不对,但这一波一波钱都砸进去了,总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于是对外宣布,本司企业“大数据”一期成果显著,未来我们还要做第二期,第三期……围观群众纷纷感叹,上亿的“大数据”工程就是香,别的有财力的老板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入坑。

直到有一天,一个一线销售人员说:“大数据是厉害,可是为啥我的销售额还是一点提升都没有?难道是大数据这朵仙云飘得太高,没法顾及到我这等地表低等生物?”

数据的陷阱1——警惕“皇帝的新衣”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各司其职,他们做错了吗?咨询公司的策略错了吗?但这么重金打造的“大数据”最后成了一件既费钱又飘渺的“皇帝新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作者认为问题根本,是因为大家只顾着关注“数据”本身,而忘了我要从数据得到什么。这个“得到”可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战略,一个美好而飘渺的愿景。而是实打实的要算清楚的帐。企业究其根本是要盈利的,我要如何通过“大数据”在具体的时间里达到具体的利润提升,这才是“企业大数据”的究极命题。但凡无法把这个命题清晰而具象的,用实打实的KPI解释清楚,作者还是劝你先不要动手。至于该如何将这个命题一步一步剖析清楚,咱们下篇文章再讨论啦。

数据的陷阱1——警惕“皇帝的新衣”

王老板就很务实,定一个小目标先


最后,欢迎大家收藏点赞,更期待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观点。希望大家能在碰撞的过程中,对如何“做数据”都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