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手记|昆玉河

导演手记|昆玉河

历史总是有特殊的魅力,而历史文化产物的魅力在于,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某些痕迹来看,它更能经受得起时间的洗礼;或者说,它们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比如我们生活的城市,再比如北方城市中的河。因为不同于南方发达的自然水系,北方城市中的河道大多是先人开凿的。

导演手记|昆玉河

北京玉渊潭公园一角

直到2017年9月,基于昆玉河游艇俱乐部的选题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玉渊潭公园,虽在北京工作,但对北京的河道了解并不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著名的昆玉河。

导演手记|昆玉河

北京玉渊潭公园

昆玉河游艇俱乐部就建在玉渊潭八一湖码头,这里是昆玉河的一端,在未来一年的时间中,我有幸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参与到有关于这条河与一条船的故事当中。

导演手记|昆玉河

昆玉河游艇

记得曾观《清明上河图》中市井河道中百姓摆渡往来的繁荣景象,想象旧时的京城可能也是这番光景,至少在清史中记载的乾隆六次下江南与慈禧三十二次乘船往来颐和园中,依旧可以联想到当时皇家船舫穿越北京城,饱受万人敬仰的盛景。甚至在古时的江南水乡,画舫会友业已成为风气,只是今天,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这样的景色再难复制。北京的河道也大多成了地名标志,掩盖在水泥沥青之下。

导演手记|昆玉河

北京玉渊潭公园之昆玉河游艇

昆玉河游艇俱乐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再现京城水系的船舶文化,重建人与城市水系的关系,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先例可以参照,从组织、设计到最后实现共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这也恰恰是最为吸引我的地方。

导演手记|昆玉河

航行中的昆玉河游艇

在《品质》栏目组工作许久,接触的选题很多,但接触的题材越多越发觉得自身知识的浅薄,其实除了从书本上学到的,看到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我们储备的东西实在太少,所以,每接到一个新题,都要查阅很多的资料,听很多专业人士的讲解,然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探索一个从未踏足的领域,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深感选题与导演之间是一种缘份,每一个新的选题都会使我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去倾听不同的故事。

不同于其他的选题,昆玉河这条船从建造后期到试水试航,全程是以跟拍的方式进行的。

导演手记|昆玉河

拍摄现场

抛开以往的工作习惯,舍弃大量的设计感,对于摄制组来说算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所有人都很兴奋,因为这是最贴近纪录片特质的拍摄方式,只需要制定拍摄方向,跟随现实的发展来推进我们的故事,朴素地纪录着所有参与项目设计与船舶建造人员为之付出的努力。

在十月份的扬州,我亲眼见到了这条船。昆玉号这条船看起来古香古色,漆红的船身,雍容厚重的琉璃瓦船顶,遍布各处的红木雕刻,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艘游艇,跟印象中西式的游艇确有很大的不同,建造船艇的工程师告诉我,用这样精细的工艺建造一艘中式仿古游艇,全世界也就只有这一艘。

导演手记|昆玉河

施工现场

为了船能赶在北京河水封冻前下水,2017年11月初,船从扬州运往北京的途中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由于船身的尺寸超高超宽,船体被分为主体与顶部两部分进行运送,在高速途中每经过收费站都要拆除部分护栏护桩才可以通过,本只要两天的路程,走了整整一个星期。

导演手记|昆玉河

北京河道晚景

到达北京与廊坊交界处时,考虑相关条例的限制,船在北京门外停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此时的昆玉河水已经结冰,工人把冰面切割成一平米见方的冰片,生生开出一条水路,让船一点一点的挪进八一湖码头。此时的北京正值十二月的光景,现在仍记得船吊放入昆玉河时已是凌晨,那晚的风虽寒冷刺骨,但他们所有人搓手哈气笑谈着的样子却仿佛还在眼前。

导演手记|昆玉河

昆玉河游艇夜景

这是关于一艘船新生的故事,是昆玉河水上新一段的岁月,也是我在丁酉戊戌之交的一段珍贵回忆。

导演手记|昆玉河

王子健

《品质》栏目导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