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淺談:姓氏

01 姓氏起源

作為宗族血親關係的代號,姓和氏是中國“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姓最早意指母親一系的血緣關係,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皆從“女”旁;而氏則是指父系血緣。今天我們口中的張王李趙遍地劉等“姓”的概念實際上是先秦時期的氏,是父系血親的符號。而先秦時期原本的“姓”則在戰國時期逐漸淡化,到了西漢時期甚至消失的非常徹底,以至於司馬遷在寫《太史公記》的時候出現把“姓”和“氏”混淆的情況。比如從先秦傳下來的中國傳統婚姻禁忌“同姓不婚”,實際上也是母方血親之間不能通婚。

以我們經常討論的秦始皇為例,秦始皇母姓嬴,父氏趙,名政。按照今天的規則,他的名字就是趙政,“嬴政”這種姓名稱謂方式早在西漢初期就已經徹底消弭了,所以司馬遷在《始皇本紀》中對秦始皇姓名的記載並無不妥。

02 先秦姓氏考

上古時期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上文又說到古姓皆從女旁,表徵先民曾經經歷過女權社會。隨著繁衍生息,部族出現分支,散居各地,而氏就成了這些部族分支的特殊稱號。比如商朝的祖先是子姓,後來分為殷、時、來、宋等姓氏。這樣姓就成了舊族號,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通鑑·禮記》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在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所以在先秦時期百姓代指貴胄之人。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作用不同。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晉鄭衛虞虢吳燕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羋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羋


出嫁以後如果要加以區別,就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 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

齊姜 晉姬 秦嬴 陳媯 國姜


2. 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

秦姬 芮姜 息媯 江羋


3. 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趙姬(趙衰妻) 孔姬(孔圉妻)

共姬(宋共公妻)敬贏(魯文公妃)


氏的情況比較複雜。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認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例如:

鄭捷(鄭文公) 蔡甲午(蔡莊公) 齊環(齊靈公) 宋王臣(宋成公)


卿大夫及其後裔則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例如:

屈完 知罃 羊舌赤 解狐


或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例如:

東門襄仲 北郭佐 南宮敬叔 百里孟明視


或以官名為氏。例如:

卜偃 祝蛇(tuo)司馬牛 樂(yue)正克


古人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孫嘉之後,嘉字孔父)

仲孫閱(魯公子慶父之後,慶父字仲)

叔孫得臣(魯公子牙之後,牙字叔)

季孫肥(魯公子友之後,友字季)


此外還有以技為氏的,如巫、陶、甄等。


戰國以後人們逐漸以“氏”為姓,到了西漢時期真正實現了姓氏合二為一(參看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三。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二“姓氏”條則認為“蓋三代以前,姓與氏分;漢魏之後,姓與氏和”)。


03 題外趣事

從西漢時期,姓氏不分,姓取代了原有的“氏”成為了父系血緣的代號,而氏除了擁有和姓一樣的意思即指代父系血緣之外(比如江西劉氏宗族,琅琊王氏等等)居然還被用來指代母系血緣。比如劉姓的女兒嫁到陳家(舊時女子大多沒有學名),就被成為陳劉氏或是劉氏。不失為姓氏變遷史上的怪異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