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通常教科書應該是什麼樣子,我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也曾對它們的刻板枯燥有過厭棄。


所以在接觸到瑞典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寫於1906年的這本《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時,我不禁格外驚訝:原來一本教科書居然還能用這種方式被書寫、被使用。不但廣受歡迎,最後還一舉奪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真可以稱之為現實版的傳奇了!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想必大家最初看到這個書名時,會誤以為它不過是另一本童話故事罷了。說到精彩感人,估計也不會超過安徒生《海的女兒》之類。


但其實當你真正讀完我正在讀的這個無刪減版《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後,就能發現,拉格洛夫所秉承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與童話間的明顯差異,和它能真正作為一本教科書被使用的原因了。


環境不會適應人,人卻可以通過適應環境變得更強大


在《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中,淘氣的14歲農家男孩尼爾斯因為捉弄自家的小土地神,被懲罰自己也變成了只有巴掌大的小土地神的樣子。在這個機緣下他得以騎在公鵝背上,跟隨雁群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完成了一次富有教育意義的旅行。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但當尼爾斯最初看到自己成了小土地神的模樣時,他真的嚇呆了,他一邊哭一邊尋找小土地神想要哀求把他變回來。他為此願意誠實守信、不再對人使壞,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優秀善良又聽話的孩子。


他平時慣常欺負家裡的那些動物們:家鵝、雞、奶牛、家貓,都曾吃過他的苦頭,此刻變成“拇指頭“,他發現這些動物們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反過來欺負他,甚至貓還差點要了他的命。


但貓只想教訓他一下,讓他看到實力位置是可以轉換的,貓的寬容令他十分羞愧。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在變身之前,他還在煩惱父母讓他讀書,感覺自己被像是被關在籠子裡,那麼渴望脫離管束、脫離書本。


但騎著公鵝離開家後,他卻開始發愁:

他到哪裡去找吃的呢?又有誰會給他房間住呢?又有誰會為他鋪床呢?又有誰會讓他在火爐邊取暖呢?


這些問題在小男孩變身之前恐怕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因為就算在最普通的農家,他的父母也像我們大多數父母一樣,努力用自己的勤奮把孩子們保護得很好。他們完全沒有過這樣的環境來承受壓力、產生憂患意識,而這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人類對於孩子的保護從他們還處於胚胎時期就開始了,我們都知道現在孕婦有防輻射服、不能穿高跟鞋、不能吃不健康的食物和使用抗生素、喝酒抽菸更是絕對禁止了。


但就在去年10月,英國一項廣為人知的研究表明:懷孕期間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事實上,相比於滴酒不沾的媽媽,稍微喝點酒的父母生出的孩子反而要略微聰明一點。甚至於人們發現偶爾吸食毒品的母親也能生出同樣健康的寶寶。


可見,其實人類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得更強大。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深受大家喜愛的澳大利亞著名演講家尼克·胡哲生來就沒有四肢,但他的父母在悲傷之餘並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殘疾孩子來對待,採取過度保護。他們把尼克放在與普通孩子一樣的環境中去學習和磨礪,鼓勵他自強自立,努力不依賴別人而活。


生活的艱難和周圍人的鼓勵逐漸激發出了尼克無限的潛能,現在的尼克不但通過訓練口才成了著名的演講家和作家,在世界各地向人們傳播正能量,而且他游泳、衝浪、足球、跳水,電腦、財務管理,無所不能,還擁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很難想象如果他在大家的同情下始終處於一個足夠“安全”環境中,結果還會有如此輝煌快樂的人生嗎?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反之,書中的尼爾斯已經14歲了,就算父母一直疼愛他,並嚴格要求他讀福音書、背佈道文,尼爾斯依然還是一個懶惰粗魯的孩子,令父母和家裡大大小小的動物們都很頭疼。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加涅指出“即便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更細緻的語言說法,對於改變觀念和態度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因為觀念和情感的變化,與榜樣的作用和人對事物的親身體驗密切相關”。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本來就是一個公認的萬物進化法則,環境就是我們最好的課堂。


小尼爾斯在突然改變的環境中發現,雖然他不能享受以前舒適的生活了,但現在他能夠與候鳥一起在天上飛行、能夠聽懂動物的語言、瞭解到它們的習性和思想。而他自己也逐漸從能夠吃生魚野果,到懂得愛護動物、樂於助人、富有契約精神,成了一個善良勇敢又機智的男孩。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這樣巨大的改變是尼爾斯自己和所有人和動物都沒想到的,當他最後為了拯救好朋友公鵝勇敢站在父母面前,被解除了魔法變身成人時,我們都為他的蛻變歡呼。


沒有被變為小土地神而促成的奇妙旅行,就沒有現在的“暖男”尼爾斯。

知識可以從書本獲得,但要懂得愛卻必須自己從各種環境中去經歷和體會。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所以從辯證的眼光來看,所謂順境逆境,同樣都是命運的恩賜,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適應和學習,藉助它把自己變得更好。


一顆勇敢追求自由的心,可以讓我們飛得更高更遠


這是個好得沒邊的天氣,空氣這麼清新這麼輕快,在這樣的空氣裡飛翔是一種真正的快樂。每當新的一群大雁飛過,家鵝們就越來越不安分。…這時總有一隻上了年紀的鵝媽媽說:“可別發瘋!他們那樣的,得又捱餓又受凍。“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在《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中,他的公鵝是個重要角色,可以說沒有它尼爾斯就不可能有這段奇妙旅行。但這個僅僅是一隻普通的家鵝,原本只被教育應該搖搖擺擺地走路最得體,說起游泳,它也只橫渡過一個石灰泥坑,從來沒有遊過更長的距離。


但在一群家鵝中,嚮往自由飛行的很多,真正勇敢嘗試隨著路過的大雁飛起來的卻只有它一個。


看它對大雁的介紹,並不是它的天資特別好,翅膀更有力,而是它更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別的家鵝都害怕遭遇未知的不測,被鵝媽媽的兩句話就打消了飛翔的念頭。空有大大的翅膀卻不敢嘗試撲騰一下,它們只能一輩子停留在“過得挺好“的現在,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也體會不了飛行的樂趣。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公鵝說:“也可能我就是為了要讓你們大雁看看,我們家鵝也不是沒出息的。”…領頭雁說:“你回答問題很有勇氣,而有勇氣的嘛,就算他開頭還不行,也能成為一個好旅伴。”


迥然不同的人生(鵝生),差別僅僅始於你有沒有勇氣去發掘,連你自己都不確定有沒有的潛力。公鵝莫頓做到了,可我們很多人卻還沒有。


就拿我自己來說,一直在一個老牌國企工作,非常安逸穩定,但收入不高。多年前國家開始放開了市場,允許外資與私營企業加入這個行業。這時就有同事蠢蠢欲動了,有兩個找到我問願不願意一起出去自己幹,但我僅僅考慮了不到一分鐘就拒絕了。因為我沒有離開的勇氣,想想父母也不會同意。


後來那兩個同事真的就離開國企自己幹起來了,大家都對他們指指點點,感覺出去就是胡鬧。但雖然他們平時看上去並不比我更有能力和經驗,在自己的公司卻因為靈活的經營方式與更加積極努力開發資源事業突飛猛進。用了不到5年,就成功躋身社會成功人士行列,買大房子,開豪車,令我望塵莫及。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而且我非常相信他們比我高出的絕不僅僅是金錢,更是立足於世的格局,我們所處的圈子和階層已經完全不同了。就像你在地下室與高樓頂端所能看到的風景那樣。


可回到5年前,我們還在同樣的起點。我們之間差的沒有別的,只有那份敢於追求自由藍天的勇氣。


如果不敢展開翅膀,你只能是一隻普通的家鵝。而當你決心一試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勇氣才是我們無形的翅膀,它可以幫助我們飛得更高更遠。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魔幻現實主義與當今教育的聯繫


不管拉格洛夫這本《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寫得有多生動多精彩,最讓我關注的依然是它竟然可以是一本教科書這件事。


因為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在國內的教科書中看到過這樣的作品,頂多也就是作為課外讀物的書單。可這樣“匪夷所思”的事竟然早在100年前的瑞典就已經實現了。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1902年,瑞典人民學校教師協會請知名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為九年級的孩子們寫一部有關瑞典地理的教科書。


拉格洛夫曾經就讀師範學校,還當過十年的教師,深受學生歡迎,原本寫這本書順理成章。但拉格洛夫本人卻很猶豫,因為她的小說風格一貫把現實與天馬行空的想象結合。這樣的風格真的適合於一本必須完全正確的教科書嗎?


她也把當初的想法寫進了《尼爾斯騎鵝歷險記》裡:

所以她對自己說:“這件事是你不適合做的。想你平常一樣,坐下來創作一些傳說和故事吧,讓另外的人去寫這本必須有教育意義的、嚴肅的書吧,那裡面還不可以有一個不真實的詞。”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作者 塞爾瑪.拉格洛夫


幸而拉格洛夫再次回到了她的故鄉,那熟悉的鄉土氣息和大自然的呼召令她的思路豁然開朗。她覺得她有責任幫助人們用另一種眼光看世界,那不是用成人的眼睛,而是孩子自己的眼睛;那也可以不是人的眼睛,而是動物的眼睛去看世界。


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換,但我們總是從同一個角度或許要很久才能感受到這種變化。只有改變眼光,變換身份,我們才能更全面更敏銳地洞察它的整個面貌。


寫出這樣一本結合傳奇故事,與覆蓋了全瑞典農業、林業、礦業、海洋航運、風土人情豐富知識的精妙之作是拉格洛夫的才能。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作家能把一本教科書寫得如此引人入勝,此書為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但更令我們佩服的應該是出版社與教師協會,他們並非對此書沒有擔心和疑慮,因為這本書看上去更像是個故事書,還用了“旅行記”這樣完全違反教材模式的書名。


驚喜的是,他們似乎比100年後我們的教育體系更開放,在拉格洛夫的堅持下,他們尊重並採納了作者的意見。讓瑞典的學生們能夠擁有這麼一本特殊的教科書。


教育的目的在於傳達不同的知識,如果一本書既傳達了知識,又讓學生愛看,我想不出會有什麼害處。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是別人都走的路才是一條僅有正確的路。當今時代日新月異,我們的學習方法和手段早就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但對於在程式化教育體系中的學生來說,他們面對的依然是過於嚴肅的教學規範和巨大的升學壓力。想要一本像《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樣的教材還沒有實現。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愛與自由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塞爾瑪.拉格洛夫寫《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名利。她也不曾想過這與諾貝爾文學獎會有什麼關係,她只是堅持用文字把對愛與自由的嚮往融入了這本書裡。


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名著《什麼是教育》中說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認為無論從《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本書本身,還是從作者拉格洛夫,乃至從出版社與瑞典教師協會,都讓人看到了這樣的教育本質,看到愛與自由的真實體現和傳承。


傳奇的不是尼爾斯的騎鵝旅行,而是這本寫於1906年的書的存在。希望我們的身邊,能有更多這樣的傳奇。


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教科書——文字是愛與自由成就的傳奇


(作者:小小小小的火,與你分享每一份平凡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