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國際稅收內外聯動優勢-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國際稅收涉及“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維度,筆者結合日常工作實踐,談談對發揮國際稅收內外聯動優勢,維護國家稅收權益,促進生產要素在國內、國際市場中進行配置的思考。

以內為本,支持國內大循環。一是服務對外開放戰略。自貿區的稅制設計直接關係其國際競爭力。以海南自貿港為例,其總體方案中“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強法治、分階段”的稅收安排,意在提升跨境投資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體現了自貿區稅制建設與國際稅收規則的銜接。二是穩外資。外資在增加國內就業、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際稅收部門應準確執行稅收協定,提升非居民企業享受協定待遇的便利度、快捷度,落實好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等鼓勵性政策,通過開展預約定價安排和轉讓定價調整,為納稅人消除雙重徵稅負擔,提高稅收確定性。三是完善稅收政策。為進一步激發外資企業、非居民企業活力,國際稅收部門應密切關注外資進出中國動向、形勢,多渠道瞭解外資企業和非居民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及政策訴求,推行便利化辦稅措施;結合國際稅收規則和經驗,充分研究稅收協定常設機構、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等條款的政策空間,進一步完善非居民納稅人設立合夥企業、間接轉讓財產等相關稅收政策。

以外為促,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是政策支持。“走出去”企業在海外發展同樣離不開稅收政策支持,可制定鼓勵自主創新和人才競爭的稅收政策,幫助“走出去”企業向價值鏈上游轉移。結合“走出去”企業投資目的地分佈情況和需求,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稅收協定的談籤工作,在常設機構認定標準、受益所有人判定標準、稅收饒讓等條款的設計上,對“走出去”企業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服務支持。瞭解掌握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涉稅訴求,積極解決“走出去”企業稅收爭議,持續優化納稅服務,助力“走出去”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進一步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抓好落實,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是開展政策問需活動。各地稅務部門應加強與行業協會、外國駐華使(領)館、外國商會及企業的溝通,向其宣講政策、問需問計,幫助其學好、用好、用足稅收政策。瞭解“走出去”納稅人關於談籤對象選擇和協定條款設計的訴求,為稅收協定談籤工作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加強政策效應分析。隨著全球供應鏈呈現區域化、多元化、本地化趨勢,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或有調整,我國“走出去”企業也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稅務部門可建立稅收政策效應分析機制,關注“引進來”“走出去”企業投資方向、投資方式、產業分佈、回報變化情況和難點問題,捕捉生產要素流動變化,評估政策實施效果,進而追蹤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佈局調整,並相應完善我國稅收政策。三是提高稅收確定性。加快單邊預約定價(APA)談籤。通過向跨國企業提供一個穩定預期,吸引其在我國穩定投資和生產。加快稅收爭議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我國“走出去”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稅收爭議較為集中。建議依託“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開展加快稅收爭議解決的交流和研究,完善國內法救濟途徑,提高各國相互協商工作水平和效率。同時,充分整合、利用國際稅收人才資源,形成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相互協商工作團隊,為納稅人消除雙重徵稅負擔。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