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灌漿期可以上農家肥嗎?

幸福農村


  • 小麥灌漿期不適合施用農家肥;因為小麥灌漿期,植株叢生,葉片紛雜,不利於人工穿行勞作,不利於勞動工具發揮作用,不利於農家肥施入;另外小麥灌漿期,小麥生殖能力漸衰,根系和莖葉組織逐漸老化,不利於根系吸收;其三,小麥灌漿期施入農家肥,農家肥肥效慢,不利於肥源充分利用,對於一部分生殖能力強的小麥,會出現倒青現象,不利於統一收穫;由此可見,小麥灌漿期不適合施入農家肥。

小麥灌漿期的需肥特點

  • 小麥灌漿期,為了孕育穗實豐富,籽粒全面,顆粒飽滿的小麥果實,小麥植株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鉀營養物質和其它增加穗粒數和穗粒重所必須的微量元素;而小麥在灌漿期屬於生殖中後期,對營養物質的來源,雖然還是習慣從土壤中獲取,但是這個階段小麥根系吸收能力漸衰;因此,小麥灌漿期的營養物質補充以根外施肥方式為主;小麥灌漿期施肥要結合一噴三防,以葉面肥噴施方式補充灌漿期小麥所需的營養物質,改善灌漿期小麥養份吸收來源單一局面;小麥灌漿期磷鉀元素需求增加,每畝施入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可有效提升小麥抗性,防止小麥早衰,防止乾熱風和倒伏,防止病蟲害侵害;起到增加穗粒數,顆粒飽滿度和千粒重,和提質增產的作用。

小麥灌漿期不適合施入農家肥的原因

  • 一,不利於施肥操作;小麥灌漿期,植株叢生,葉片伸張舒展,植株穗重容易致使麥秸折斷;如果這個時期施用農家肥,不利於勞動者穿行麥壟,不利於勞動工具在麥叢中操作,也不利於農家肥安全施入土壤,故不建議在小麥灌漿期施用農家肥。
  • 二,不利於作物吸收;小麥灌漿期,根系吸收能力漸衰,生殖系統逐漸老化,有些植株對養份吸收敏感度降低;而農家肥是一種肥效長久的肥能,它在土壤中短時間內並不能完全發揮肥效,起不到幫助植株增加肥能的作用,對灌漿期小麥增加穗粒數和穗粒重起不到幫助作用;如果這個時期施入農家肥,農家肥發揮肥效發出腐熱不僅會對小麥根系形成傷害,而且小麥根系吸收能力降低,還會造成農家肥資源浪費。

  • 三,不利於統一收穫;小麥灌漿期,對於一部分植株旺盛,生命力頑強的小麥,如果在灌漿期施入農家肥,當農家肥發揮出肥效的時候,小麥植株會延續生殖能力,延長小麥收穫期,會造成穗黃秸青的倒青現象,不利於小麥統一收穫。

小麥灌漿期施肥建議

  •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豐產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對磷鉀肥需求量較高,對氮元素吸收敏感度降低;另外,灌漿期小麥根系吸收能力參差不齊,灌漿期時間段有限;且農家肥不能立即發揮肥效,因此建議採用根外追肥方式補充灌漿期小麥對營養物質的需求,而根外施肥主要以噴施葉面肥為主要形式,結合一噴三防,畝施1%的尿素3公斤加0,2%的磷酸二氫鉀180克稀釋50公斤水溶液噴施;綜上所述,故不建議在小麥期施入農家肥。


鄉音鄉情


小麥灌漿期一般的種地老把式,都不會再使用農家肥了。

小麥使用農家肥一般在兩個階段,一是種小麥時用農家肥做底肥,二是入冬前用農家肥對小麥進行追肥,使小麥安全越冬。

由於農家肥肥效比較慢,建議題主儘量不要在小麥灌漿期對小麥使用農家肥。

但在小麥灌漿期可以使用葉面肥對小麥進行2一3次的噴施(磷酸二氫鉀最好)。


痴騎朽翁


對於小麥進入灌漿期階段用肥情況,種植戶還是需要肥料供應的。具體應根據小麥苗情和灌漿期前追肥的情況,適時的進澆好開花灌漿水。部分小麥品種或有脫肥跡象的麥田,流芳建議可隨灌水施適量的尿素,這樣能夠有效促進籽粒灌漿,增加粒重並提高產量,同時還可改善品質。

 

流芳個人提醒在小麥生長中後期部分地區降水較多,往往會遇到漬害威脅。因此需要隨時注意清理麥田三溝,保證排水通暢,做到雨過田幹不存積水,避免或減輕因漬害造成的小麥損失。在小麥生長後期,如需灌水,應特別注意當地的天氣,遇到大風天氣一定不要灌水,以防止小麥後期出現倒伏的現象。

種植戶需要知道小麥生長後期一般施肥較少,可通過葉面噴肥達到養根護葉的作用。在小麥後期葉面噴肥主要是用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直接進行根外噴施,這樣小麥植株吸收快,養分損失少,肥料利用率也高,而且還能健株效果好。

 

當然,流芳當地也有部分種植戶採用少量尿素溶液進行噴酒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應注意濃度,需要大幅度的預防肥液燒傷葉片的情況。其次,小麥種植戶還可以通過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延緩根系衰老,促進根系活力,保持小麥灌漿期根系的吸收功能。

 

流芳建議在這個階段應適當減少葉片水分蒸發,這樣能夠延長葉片功能期,延緩植株衰老促進葉片強光合作用,進而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粒重增加產量。

小麥在灌漿期最為重要的就是需要預防蚜蟲的出現,穗蚜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種植戶仔細觀察麥穗,就能發現蚜蟲密佈在穗粒中間,數量多吸食麥穗,造成秕粒增加。因此,小麥種植戶在這個階段應注意及時噴施殺蟲劑進行防治,可用藥劑有吡蟲啉、噻蟲嗪、吡蚜酮等。

 

溫馨提示:小麥在灌漿期時,倘若前期氮肥施用過少,會造成植株生長緩慢的現象。因此,小麥種植戶可追施適量尿素,遇乾旱時可配合澆水進行,這樣對小麥增加穗粒數和提高千粒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小麥籽粒灌漿進入蠟熟末期,這是小麥收穫的最佳時間,在這個正確的時間收穫的小麥顆粒重最大且品質最好、產量最高。

以上均為流芳根據自身和當地種植小麥經驗所總結,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關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