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2019年底,一位離職員工將網易的口碑送上熱搜榜。

據新聞報道,該員工在網易工作5年,加班4千小時。該年1月份查出患有重病,他依然堅持按時上班,熬不住了,就住進了醫院,身患重病沒有換來同情,遭公司“暴力裁員”,還被保安趕出公司。

最後靠著網絡的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此事,給了雙方一個和解的落幕。

事件有落幕之時,卻沒有落幕的散場。就像東野圭吾的新作《沉默的巡遊》,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卻能帶給你一整年的溫暖。的確,小說的結局是可以給人溫暖,可是,這種溫暖卻沒有給人一個散場的時間,甚至都沒有添加時間。

《沉默的巡遊》講述了小女孩無辜被害,嫌疑人是鎮上最可惡的人,因一言不發多次無罪釋放,迫於法律的無奈,大家為愛精心設計了一場不在場的巡遊計劃。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12歲幼女遇害,一家人很無助的為“愛”行動

23年前,優奈12歲,有深愛她的母親,有關心她的父親,原本有個和諧美滿的小家庭。然而,一切的美好只留給了原本。

一天傍晚,優奈約朋友在附近的公園見面,因為經常路過,母親很放心。

只是,這次她再也不會回來了,也沒有回來的機會了,因為她下落不明。一個月後,母親因內心的愧疚與自責自殺身亡。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只是區區的幾米;可對於母親來說,便是海峽兩岸。在母親心裡,孩子就是一塊心頭肉,話雖然樸實,而真正有所體會,已經是成為母親之後的事了。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4年後,在山上發現了優奈的屍體。警察多次排查,很快鎖定了嫌疑人,並收集了大量的間接證據,比如,嫌疑人當時的工作,作案時間,作案工具,證人言詞等,一切與遇害者的時間很吻合。

可是,對於警官的盤問,嫌疑人的回答很簡單:我不能說。甚至還反問警官:不回答也有罪嗎?在公審中,否認了起訴的全部內容。這是被抓以來第一次有價值的實質性發言,也是最後一次,因為他又開始一言不發了。

因時間久遠,直接證據不足,嫌疑人使用沉默權,最終無罪釋放。

關於嫌疑人無罪釋放,書中有很多評論。有網友說:時代在變,兇手越來越有心計,面對司法的詢問,如何逃避也知道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純熟;也有網友說:判錯的代價太大了,能夠理解法律的不健全,法律不想放過一個壞人,也害怕好人被冤枉,相比之下,好人冤枉更加惡劣。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嫌疑人被釋放後,他立刻去申請了刑事賠償和律師費用報銷,狠狠地大賺了一筆,高達65萬。

反觀受害者,其父憤怒的說道:我萬萬沒有想到他會被判無罪。難道無論做了什麼,只要保持緘默就能被無罪釋放了嗎?對此我無法接受。我會繼續戰鬥下去,也希望檢方和警方無論如何都要徹底查明真相。並多次上訴,然而結果依然不變,多次被上面駁回。在餘下的幾十年裡,一直孤苦伶仃,就連死的那天也不知道女兒被害的原因。

其舅本來相信法律會制裁嫌疑人,嫌疑人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可是,殘酷的現實徹底顛覆了他的預期,一次次的判決結果給了他當頭一棒。迫於無奈,只能使用自己的手段尋找真相。多次靠近嫌疑人,多次想撲上去,但還是剋制了這種衝動。這種煎熬不是常人所能忍,尤其是對妹妹的愛,對外甥女的愛。

世間最無奈的事情是什麼?是嫌疑人明明在身邊,明明一巴掌可以打過去,卻非要和對方談笑風生,甚至還要和對方住在一起,只為了尋找一個真相。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19歲少女被害,眾人無奈的設計巡遊計劃

19歲,是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年齡。不過,對於她來說,只停留了一瞬間,甚至還沒有一瞬間,便煙消霧散了。

並木佐織,19歲,是小鎮上最受歡迎的小女孩:人長得漂亮,唱歌好聽。在上學的路上時,會大聲地向許多人問好;經常在並木食堂裡幫忙父母,和熟客有說有笑。只要佐織在,店裡的氣氛便會一下子活躍起來。

然而,在一個夜晚,她接了一個電話後突然離奇失蹤了,大夥一起去尋找,始終搜尋無果。

漫長地等待,只等到她遇害的屍體。在靜岡縣的一處民宅火災中發現兩具屍骨,一具是房主,年過八旬,是個老年婦女,脾氣古怪行動怪異,平時與大家素無往來,去世6年都無人知曉;另一具是失蹤3年的佐織,顱骨存在凹陷性骨折,間宮緩緩環抱雙臂,屍體有被人拖過打痕跡。

在那個年代,沒有攝像頭,一切的結果都需要等待。等待不會因為煎熬而美好,反而會因為等待而瘋狂。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經過警察的多次排查,快速鎖定慣犯嫌疑人。沒想到,這次他故伎重施,再次被無罪釋放。

走在陽光下的嫌疑人, 不僅沒有收手,反而興沖沖地跑到受害者地食堂裡,明目張膽的索要賠償,這令熟客憤恨不已,就連警察聽了,都覺得事情荒誕至極,聞所未聞。

真是夠滑稽,夠荒謬,不過藝術來源於生活,也回饋於生活。狄更斯曾說:倘若世上沒有壞人,也就不會有好的律師。可事實是,再好的律師也抵不過法律的不健全。

佐織的死給大家蒙上了一層陰影,嫌疑人無恥的嘴臉又時常在陽光下行走。親情,愛情,友情,師生情,隨著她的離開而離開,於是,為了佐織,眾人精心謀劃了一場“完美”的巡遊逼迫計劃。

計劃執行當天,並木家因食客中毒送去醫院,並沒有參加計劃。第二天,嫌疑人中毒身亡。本是一場逼迫計劃,無意中變成了一起謀殺案,眾人也成為了嫌疑人。

雖然最後的結局很完美,有人自首了,可是從開始到結局卻一點也不美,因為嫌疑人的每一次沉默,都有可能是用活生生的生命鋪路。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嫌疑人屢次作案,是警察的無奈,還是平民的無奈

12歲的幼女被害,19歲的少女被肢解,面對嫌疑人,警察很無奈,一方面想將兇手繩之以法,卻苦於沒有證據,另一方面兇手頻繁使用沉默權,沒有得到實質性證據,最後只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更無奈的是,有人提出了折中方案,和兇手談條件,把殺人變成罪名更輕的過失殺人,也許,對有些人還真是大方案。

如果警察是無奈,那平民是無奈加無助。多次上訴被駁回,嫌疑人張牙舞爪索要索賠,甚至連遇害的真相都不知道,只能讓記憶冰封於流逝的時間中,好讓人忘記那段沉痛的記憶。

西塞羅曾說:公正的原則必須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是人都想公正,但是你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你看到的,還有可能是別人讓你看見的。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就像書中嫌疑人一樣,為何不處理含有血跡的冰箱,難道他不擔心自己成為罪犯嗎?滿是血跡的衣服卻一直留在案發現場,難道只想讓警察來抓他?

前段時間,重溫老片《十二公民》,該片主要講述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不同階級的人組成了陪審團,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剛開始,互不相識的11人共同認定“富二代”有罪,甚至用大量的生活常識、所見所聞來證明。隨著審判的進行,疑點一點一點的浮出水面,最後12人拋棄個人的感情色彩,共同認定“富二代”無罪。

人是一個感性動物,看到受害者會有憐憫之心,會自然而然的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人也是一個理性動物,看到針對於嫌疑人的間接證據,會問幾個為什麼,萬一所有的間接證據都是有人蓄意偽造的,一旦入獄,大多數情況下這個人的一生就毀了。所以法律有時候挺兩難的,不知是幫了一個人,還是又害了更多的人。

不過,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平民,一個家因為一個人的離開開始變得支離破碎,明知罪犯在眼前,卻蒼白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流淚。

《沉默的巡遊》中的受害者,真實體現了底層人民的無奈與無助

泰戈爾說:不是因為看到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到。

在現實中,總能看到無奈的人和事,但總有一個人會拼盡全力不想讓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因為它想讓每一個人感受公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