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作者:janeleee

因為不會,小孩子會一步一步去探索,後來他們學會了走路;因為不會,琴童會一點一點去練習,後來他們學會了彈琴;還是因為不會,曾經的學生成長為了現在的我們。當我們終於變成了大人的模樣,就已經擁有了很多的能力,能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但也是因為成為了大人,我們的成長几乎都慢了下,甚至停止了。為什麼呢?

在《窮查理寶典》中,查理·芒格告訴我們: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沒有邊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稱之為能力。

作為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高中,再到大學,我們是以前面所學的為基礎,一步一步的拓展自己的知識。換句話說,我們是通過階段性求學,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能力圈。

而作為成年人,我們更習慣於模糊自己的能力圈邊界,相信自己有能力應付所需。但成長就是你願意承認自己不會,並拓展你的能力圈邊界。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承認未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

有一個很有佛學功底的人,去拜訪一位老禪師,但態度傲慢。老禪師恭敬的接待了他,併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的倒。他不解的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裡倒?”禪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嘛還倒呢?”意思就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嘛還要到我這裡求教?

成長的開始就是你承認自己有不會的,還有改善的空間。這就是一種空杯心態。如果你總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了,杯子已經滿了,那再有智慧的人也沒辦法再往你的杯子里加點什麼。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要想成長,就得承認你有不知道的。昨天的所得,都只是今天的基礎,這些你所不知道的,就是能讓自己超越昨天的地方。有了空杯心態,你才能更有心的觀察自己、看周圍的人和事。當你願意平視這個世界,多想一想是什麼,才有機會發現更多成長的空間。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求證已知

“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別在於經驗上的可證偽性。”

——卡爾·波普爾

百科全書式的全才牛頓,他的智慧結晶曾經照亮了一個時代。牛頓力學在當時也被公認為是普適性質的真理。但到了二十世紀,同樣光芒四射的愛因斯坦,還是發現了牛頓經典力學的不足。他補充了牛頓力學所適用的範圍,並在高速和微觀狀態下,引入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世界是複雜多變的,我們的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哪怕聰慧如牛頓,他也只能站在那個時代的巨人肩上,被當時的認知基礎所侷限。

一切你以為的絕對真理也只是暫時的。你要想成長,就要帶著科學的心態,去為自己相信的東西證偽。如果你願意勇敢的去求證已知的信念,去質疑大眾的認知、去挑戰權威的聲音,你才能走出內心的偏聽和迷信。當你更客觀的觀察這個世界,多問一問為什麼,才有機會破除思想的謬誤,得到更好的成長。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辨清模糊

“科學的本質就是在公眾面前犯錯——在眾目睽睽下犯錯,以期他人能夠幫助其修正這些錯誤。”

——丹尼爾·丹尼特

當眾討論,有一種形式叫辯論。一直挺火的《奇葩說》就把這種辯論用更娛樂的方式帶到了大眾面前。不管是現實問題,還是奇葩腦洞題,每一個辯題的討論過程都是我們更好的思考的起點。不管是本心如此,還是因為持方而找出的觀點,正反兩面多角度的討論,本身就讓我們看到了不斷搖擺、掙扎的內心。當你聽完雙方的辯論後,你更有可能想清楚自己的觀點。

所以不光科學如此,我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如果有機會拿出來交流,也才有可能把模糊地帶辨明。

辯論只是討論的一種方式,對於個人的成長,我更推薦你把自己的觀點寫下來。從腦袋裡提取自己的想法,化成文字寫下來。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對自己思維的整理。

如果你以為自己已經想清楚的,卻發現說不清、寫不出。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你根本還沒那麼清楚。而當你能整理清楚寫下來,在網上和大家交流,才有機會讓光照進內心的迷霧,獲得更快的成長。

探索你的能力邊界:一個人的成長,從承認自己不會開始

結語

一個人辨別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會不會、對不對、懂不懂,是需要智慧的。所以

能力圈從來都不是涇渭分明的,是需要你不斷探索、尋找的。

當你承認自己有力所不及的地方,接受自己所知的不一定對,願意去學習、去求證、去寫出來、去討論、去更新時,你就已經踏上了成長的道路。

你覺得問題會越辨越明嗎?歡迎留言分享。​

三餘讀思,多讀書,讀好書,思考致用。如果你也喜歡讀書,歡迎關注我一起讀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