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

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曲阜地名由来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地名看中国: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

曲阜历史

商代时,为古奄国旧址,《阙里文献考》记:曲阜“在殷为奄”。奄是商朝的属国。《山东通志》卷二十云:“奄,赢姓,少昊之后《汉书》:‘古奄国即鲁之奄里’”。因此,奄亦为商朝的古都。周时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封,奄为商人故地,周武王将其胞弟、王国辅臣周公旦封到少昊之墟曲阜,国号鲁。鲁国为楚所灭后改为鲁县。秦时为鲁县并为薛郡治,郡治设在曲阜。

地名看中国: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

西汉时为鲁县,是徐州鲁国国治。东汉为鲁国,是豫州鲁国国治,后为东海国国治。魏、晋时为鲁县,是豫州鲁郡郡治。南北朝时为鲁县,属兖州鲁郡。东晋以鲁县为属邑,改隶兖州部。北魏时为鲁县,是兖州鲁郡郡治。北齐、北周时为鲁县,属兖州任城郡。隋初名汶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初定名为曲阜,先属兖州,后改属鲁郡。唐贞观元年(627)入泗入县,八年复置,属兖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仙源县,徙治大鲁城东北八里(今旧县村)属京东东路袭庆府。金天会七年(1129)复名曲阜县,属兖州。元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兖州。

明嘉靖三年(1524)还治古鲁城,属兖州府。清时属山东省兖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38年属鲁西道。1940年属兖济道。1941年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1944年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50年属滕县专区。1953年属济宁专区。1958年滋阳县并入,县人民政府迁兖州。1962年原滋阳县地析出置兖州县。1967年属济宁地区。1983年属济宁市。1986年6月,曲阜撤县建市。

地名看中国: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

曲阜历史人物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地名看中国: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儒家文化起源地。

柳下惠——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称为“和圣”。柳下惠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山东曲阜人。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 ,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