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么发达,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才视!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互联网这么发达,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才视!

非礼勿视

翻译: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深入解读一:非礼勿视

禘礼,是天子才能行的一种大礼,但是鲁国因为是周公旦的封地,天子特许是可以行禘礼的,但是孔子却说,看完第一场献酒,就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原因就在行礼的时候,不够庄重。

既然不符合礼的要求,孔子这个对礼非常看重的人,就不愿再看下去了。

互联网这么发达,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才视!

非礼勿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也和《论语》中的一篇,上下呼应。

其实讲的就是非礼勿视。

深入解读二:人都有好奇心

人对未知的东西都有好奇心,想了解,这似乎是一种天性。华夏文明讲究的就是内敛和西方文明的张扬是相对的。

华夏文明都是试图管控自己内心冲动,而西方文明是释放这种冲动。

在这两种文明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优劣势

互联网这么发达,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才视!

内敛和张扬

华夏文明优于修养品行,西方文明优于探索发展。华夏文明如细水长流一般稳重,而西方文明却十分活跃跳脱。

深入解读三:文明发展不同,可底层是一样的

地球上的文明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一种社会发展,适合自己的就足够了,没必要产生天朝上国的迷恋,也没必要产生百年耻辱的挫折感。

文明的底层,都是关乎一些基本层面,如人们的健康、幸福、自由、公平等等。

一个摧残基础层面的文明才可以定于为劣质。

互联网这么发达,非礼勿视变成了非礼才视!

暴力与劣质密不可分

深入解读四:非礼才视

网络这么发达,自己点击内容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被一些透露着欲望暗示的标题吸引呢?人的窥伺心,在手机上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点击内容的时候,是不是都有很多上不得台面呢?

所以说:君子慎独,独处的时候才显示出一个人真正的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