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吴太伯世家》之吴国的兴起(二)


《史记•吴太伯世家》之吴国的兴起(二)

王寿楚死了之后,他有四个儿子,从大到小依次是:诸樊、馀祭、馀昩、季札。这里面季札最贤明,寿梦估计是仿效周太王,要立贤不立长,打算立季札为王,季札很谦让,不当王,无奈寿梦立了自己的长子诸樊。诸樊似乎也不是贪恋王位的人,还想把位置让给季札,季札索性当农民种地去了。诸樊在位十三年,临死把王位传给弟弟馀祭,计划着兄弟四人就这样把王位按次序传下去,总有一天能传给季札以完成先王寿梦的心愿。王馀祭过世,弟弟馀昩为王,馀昩死后,要传位给季札,季札还是不接受,竟然逃跑了。看来季札是真的不喜欢这个位置。那谁当王呢?吴国大臣就在一起商议:本来是让季札当王的,现在他跑了,国家不能一日无主啊,那就让馀昩的儿子当吧,子承父位,于是馀昩的儿子僚成为了吴王。

或许是太伯、仲雍谦让王位,还有季札谦让不当王,吴国人就从心里认定吴国的王室子孙都有这种品质,可谁知人心实在是深不可测,让僚当吴王就引起了之后的祸乱。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子光,王诸樊的儿子,他就认为本来王位是要给叔叔季札的,现在叔叔季札拒不当王,那按照立长的原则,父亲诸樊是长子先立为王,自己是长子,现在怎么着也该轮到自己了,怎么能让僚当王呢?于是就动了要抢王位的念头。鉴于目前实力不够,只得暗地里招贤纳士,默默奋斗,积蓄力量,伍子胥从楚国来到吴国就是投在公子光门下,为其出谋划策。

《史记•吴太伯世家》之吴国的兴起(二)

王僚十一年冬,楚平王过世。十二年春,吴国趁着楚国国丧伐楚。吴国此时国内兵力空虚,公子光便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和自己的心腹专诸商量说请王僚来公子光家宴饮,然后让专诸把藏着匕首的烤鱼端给王僚品尝,专诸趁王僚不注意拿出匕首杀死王僚。至于具体过程只能靠想象了,大概可以参考“图穷匕首见”。公子光代立为王,就是吴王阖庐。

阖庐元年,伍子胥被封为外交部长,从楚国来的伯嚭则成为大夫。吴楚因地理位置相邻,常年战争不断。从王寿楚二年(前584年)吴国和中原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吴国就讨伐楚国,一直到吴王阖庐九年(前506年),吴楚之间开战次数已经有15次之多,这个数字不包括其中大大小小的战役,而这仅是《史记》中有记载的开战次数,是否还有没有记录在册的呢?

阖庐九年时,吴军打进了楚国郢都,楚国面临灭国的危险。越国听说此时吴国内兵力空虚就趁机讨伐吴国;楚国向秦国求救,秦国出兵攻打吴国,吴国兵败。这是吴国面临的外患。同时阖庐的弟弟夫概看见吴国忙于抵抗秦越两国、吴王阖庐此时还在楚国郢都没有回来,就在吴国国内自立为王,这是吴王阖庐遭到的内忧。无奈之下,阖庐放弃郢都,回到吴国,赶走了夫概。

阖庐十一年时,又派太子夫差伐楚,取得番这个地方,楚国害怕历史重演就离开郢都迁都到鄀(在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县)。吴国力量达到高峰。

《史记•吴太伯世家》之吴国的兴起(二)

除了吴楚之战,吴越之战也是看点。吴越之战的高潮从吴王阖庐后期开始。阖庐十九年,吴越槜李之战(槜李,越邑名,在今浙江嘉兴市西南),阖庐受伤而死,临死前让儿子夫差谨记为父报仇。三年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吴国力量又到另一高峰。

之后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至于勾践是不是真的尝苦胆、做仆人,这些故事增加了历史的趣味性,至于真实性那就见仁见智了。总之结果就是越国打败吴国,夫差自刭而死。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乘胜追击灭掉越国,这是轻敌;决定北上伐齐,又犯了战略性路线的错误。夫差的失败是必然的。

这就是吴国的发展史。当然至于吴国创建者到底是不是吴太伯,这也有争议。本文仅是根据《史记》记载叙述一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