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我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年前,我的座右铭还是“先完成再完美”;最近,我就改成了“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慢慢来会比较快”;原因是因为新的工作方式,让总想很快出成绩的我屡次碰壁,所以结果总是差强人意,还遭受了莫名的打击。

后来在书中看到秋山利辉的这个真事:他用了8年的时间来培养匠心人才,让世界见识到了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就是因为他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所以现在,我常用新的座右铭来调整着自己做事的态度——想要把一件事做到好结果,慢慢来会比较快。

在秋山利辉创办企业前,日本家具定制的工匠都特别不好伺候。他说:“21世纪的新工匠,应该是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的人。因此,他创办了秋山木工并制定了一套长达8年的人才培养制度。他坚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中要”。

在我看来,秋山利辉正是知道唯有真正的匠人精神,才能提高品牌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让我想到了论语有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还是得磨炼心性,修炼基本功,这才是拥有匠人精神的基本。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01、从内出发“修心”:在做人做事中摒除杂念,拥有正面思维心态。

①利他的正面心态是拥有一流的心性的基础

秋山利辉有一套独特的育人流程,那就是“匠人研修制度”。进入秋山工作要待8年的时间;第一年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用4年的时间学习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从第六年开始到第八年就作为工匠,才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八年结束后,匠人可以继续留下来或者离开自立门户。

从秋山利辉这套育人的流程,这里就能看到他只是把定制家具这个事业当成是培养匠人的平台,初心是让他们明白先拥有一流的品格才能做出一流的品质家具。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很火的中国传统美食博主:李子柒。

在这个互联网直播和短视频快速发展的时代,兴起了一种“网红”的经济,想要在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流量,那就需要及时快速的更新作品内容,否则很容易被别人所遗忘。可是当今只有李子柒这样的“网红”反其道而行。

她的视频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几乎都要花要几天才能完成作品。她甚至还为了还原古代的”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花掉了一年多的时间去拍摄并剪辑出成品。

央视新闻中这样评价过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却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的故事”。有谁能想象得到同样是做视频内容,而她却放弃流量的红利,坚持去做正确、有价值意义事情,这才是匠心的基础。

所以,正向的心是什么样子做的事情就会得到正面的结果。放在我们身上也是如此。也许我们刚开始工作就是为了生存问题,但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做什么来赋能其他呢?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利他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利己。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丢掉自尊和杂念,谦虚的当一次“傻瓜”,才能快速的成长。

秋山利辉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功课不好,体育没有天赋;什么都不行的他竟然有机会在大阪的木工厂工作,所以他对师父说的话都言听计从。他也常常被师父眼里评判,但是秋山利辉认为师父能传授知识已属难得,自己应该心存感激。

现实中大多数人心理承受都很弱,自尊心也很强。常常因为别人在指导或者教育的过程中说了自己不喜欢的话,立马就表露出了反抗的情绪。

我自己就在换新行业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一定工作经验了,在实习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所以学习的时候很不在状态,主管的情绪上就有了些不耐烦;然后被她的情绪影响,我也出现了抵触的心理,结果没有通过考核。

我想如果当时我也能谦虚的接受领导对我的指导,不过于在意领导的情绪,我就能看到自己身上处在的问题,也就能更快通过考核了。

所以,那些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其实反而很难快速的学到本领,因为他们总是靠之前的经历和学识看待问题,只会认为自己能干,很容易瞧不起别人,也就接受不了新的东西。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的一条:“要谦虚不要骄傲”——“谦受益”是中国古话,谦虚的心能换来幸福,还能提升心性;骄傲招人讨厌,给人带来懈怠和失败。才能是上天所赐,将自己的才能用来为“公”是第一义,用来为“私”是第二义,这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所在。


其实职场上很多有着老员工、管理者标签的人,大多时候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总觉得别人没有他们自己的懂的多,固守己见的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创新的东西。正如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中的这一条,谦虚才能让我们学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02、从外出发“修身”:能接纳别人意见也正视自己不足,并持续坚持做好一件事是匠人精神的意义所在。

①能够积极主动地指导别人,是利他的行为,也是一种匠心修行的过程。

在秋山木工,师父要学会“训斥”徒弟,如果徒弟工作上出现失误却不告诉他,失败了也不批评,这是缺乏爱心的表现。秋山利辉训斥徒弟都是拼了命的,不管是在生活上的习惯,还是工作中的问题,他会把自己当成父母那样管教徒弟,他说:“训斥就是对别人负责”。

其实那些经常骂你的人,其实最终都是对你好的人,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但是真正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成长速度是有多快。正所谓,能够接受多大的谩骂,就能攀上多高的顶峰。

但在现实上,却未必所有人都愿意主动去指正别人。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职场上有些老员就有这样的心理,担心如果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教给新人,不仅会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力,还怕新人比自己做的更好,替代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对于带教新人都不会太用心,能正常进入工作就可以了。

《礼记·学记》中有段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古人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指引。

也就是当我们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在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很多优秀的人,都是从一次次的分享和教学中,让自己更加专业的,更能容易被别人所爱戴。所以,主动教育别人是一种利他的行为,也是一种匠人精神修行的过程。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②简单事情重复做,重复事情用心做,耐得住寂寞是磨练心性的基本功

秋山立辉说擅长打扫的人,也一定擅长打扫工作。他说为了让身体能记住打扫的方法,就必须进行彻底的训练。所以每天早上,会要求学员从打扫门口做起,再到打扫厂区。只要带着感激之情和慰劳的心去做扫除工作,也能透过打扫提升我们的技术和品格。

我们公司有个规定,就是每天所有人都要写日总结,后来有一天公司要求在日总结里面加入一条“日日精进”,也就是对每天工作的反思。刚开始大家都有写,可是越到后面写的人越少,坚持下来的就两三个。

你要问坚持到最后的那几人得到了什么?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但是在后来的工作汇报中,他们总结的思路是最全面的,表达的内容是很清晰的。我想这才是他们坚持写“日日精进”一来的收获。

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片子讲的就是在故宫做修复文物的工作者,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一直做到了中年。他们说这个过程是枯燥的,每天周而复始的每天拿着锤子、镊子重复做一件事。但也是他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文物百年前的风华和生机。

所以,不管是做一件简单的体力活,还是一项重要且考验性的工作,只要重复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的时候,一定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正所谓有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才是所谓的匠心。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03、提升职业精神境界:植入匠人精神的行为准则,提升职场竞争力

秋山利辉说过,想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那就要把精神和身体两方面的基本功打好扎实的基础。只有踏实、勤奋苦练基本功的人,才会在不经意间散发强有力的气场。所以有效的自我管理是一切的本源。

①用“断舍离”的心态清减目标,提高目标的可实现度

很多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们都会为自己定制很多的目标,往往因为目标过多没有重心,造成目标难以完成,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所以,确定目标前,我们先要筛选出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避免因目标过多而让自己出现瞎忙的状态;那我们就要学会用“断舍离”的心态清减目标。

所谓断舍离,顾名思义就是放弃不需要、不合适和不舒服的东西。其实也就是从丢掉物品的过程,让自己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学会用“断舍离”的心态,去看看哪些目标是一定要完成的,哪些目标可以放弃,慢慢的去精简出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那个。就像秋山利辉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培养有道德的匠心人才。

所以,先拥有一个正向积极、有价值导向的目标是关键。

拥有目标目后,我们就要先驱审视目标的可达成性有多高,对于难以达成的目标是否进行调整或是放弃,那就需要我们用四个步骤来检验目标的可达成性有多高。

检验目标的四个步骤就是:愿望—结果—障碍—计划。

意思就是说,当你确定要实现的目标后,就去想象这个目标可能出现的最好结果是什么;然后再想一想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会阻碍目标的实现,把最好和最坏的结果都全部预演一遍,找到一个平衡点后再去制定计划。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检验目标,才会让目标更容易实现。可以说,秋山利辉育人的30条法则也算是他培育匠人精神的行动计划。

疫情结束后,用《匠人精神》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②管理好精力是提高个人效能的基础

精力管理就是做事情的能力,也是提高个人效能的关键。精力分为4种独立且彼此关联的精力,从下往上依次是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越是底层的越基础。而下一层有都会影响到上层的精力。

一天只有固定的24小时,但是精力的能量是没有定数的,我们越是用认真热情的态度对待它,就能获得更好的状态;但是我们不加以重视,精力就会变得消极和质量低下,从而使得我们常常有一种事物缠身,却总是顾此失彼的感觉。所以,好的精力才是提高我们的效能的基础。

首先,想要提升体能,就要在吃、睡、运动上去合理的安排。好的体能能让我们保持专注,创新思考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我们要学会管控好自己的体能精力,

其次,积极的情感精力有助于我们获得喜悦、自信的动力。高压力下能调动积极情绪更是领导力的核心。想要提升情绪的精力,可以主动的和积极思考、乐观的人待在一起;可以找到一个欣赏你的圈子加入进去,或者找到一项让你放松和快乐的爱好,这些都能让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再次,思维精力的动力来自于乐观。思维精力要想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就要保持专注和乐观。它们有助于我们在看清事物的本质后还能积极的朝着目标努力。锻炼思维精力的方式就是每天列出需要处理的危机清单,每天结束后进行总结反思,这样能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还要懂得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要学会让大脑周期性的休息。

最后,维持意志精力的方法就是形成坚定的值观。意志精力关键在于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去面对的勇气。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看看做的事情有没有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总结一下:

其实从《匠人精神》这本书中的30条育人法则中不难看出,想要拥有一流的心性就是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做到卓越;同时在待人和待物上都要拥有利他的心态,只有从利他出发并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才能锻炼成为真正的匠人。

所以,工作是我们锻炼出一流心智、拥有匠人精神最好的方式。不管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只有我们带着匠人的精神,就一定能释放出身体的潜能。坚持利他的心态,才能在职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大的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