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書法乃中國書法史之重鎮,《宋史》傳有黃庭堅之書法“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作為一朝正史這樣評價黃庭堅的書法頗能反映黃氏書法之水平,尤其是大草,矯矯不群,開一代風氣,是中國草書發展史上的中興。


黃庭堅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雖出自蘇軾門下,但卻與東坡並稱“蘇黃”,並被推為宋朝第一書法大家,現代也有學者稱黃庭堅為“千年書史第一家”,黃庭堅之書學主張也獨具一格,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個性創造,對北宋以降的書法創作及書法理論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無疑,黃庭堅對草書筆法的深刻認識和掌握,當是“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的。他在《跋此君軒詩》中寫道:“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可,不知蝌蚪、篆、隸同法同意。數百年來,唯張長史、永州狂僧懷素及餘三人悟此法可。蘇才翁有悟處而不能盡其宗趣,其餘碌碌耳。”《諸上座帖》為其草書代表作,現藏故宮博物院。


《諸上座帖》是黃庭堅為友人李諸上座帖(局部)任道所錄寫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語錄》,全文系佛家禪語。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尺寸:719*33cm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宋“內府書印”、“紹興”、“悅生”,元“危素私印”,明李應禎、華夏、周亮工,清孫承澤、王鴻緒,近代張伯駒等鑑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內府,後歸賈似道,明代遞藏於李應禎、華夏、周亮工處,清初藏孫承澤硯山齋,後歸王鴻緒,乾隆時收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為張伯駒所得,後獻給國家。明都穆《寓意編》、華夏《真賞齋賦注》、文嘉《鈐山堂書畫記》、張醜《清河書畫舫》《石渠寶笈•初篇》等書有著錄。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實拍細節


《諸上座帖》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作者對線條長短的獨到追求和有意的誇張。由於山谷的草書主要得益於懷素,而懷素草書的基本特徵便是線條的瘦勁舒展,所以山谷的草書自然受其影響。放逸縱橫,飛舞跌宕,便是山谷草書的一大亮點。他曾自稱:“觀長年蕩槳,群丁撥棹,乃覺少進,意之所到。輒能用筆。”(山谷題跋)


其長槍大戟的線條無疑是得益於長年觀群丁撥棹的結果。為了突出這種效果,黃庭堅在不遺餘力的施展縱長筆畫的同時,有意收斂壓縮較短的筆畫,化橫為點,使其與較長的筆畫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對視覺造成強烈的衝擊,達到一種或飛舞飄揚,或紛紜錯落的藝術效果。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實拍細節


黃庭堅在《諸上座帖》中十分注重氣韻的運用:在縱向方面,字與字之間緊密和諧,連貫呼應,氣韻十足。但細究,卻發現《諸上座帖》字與字之間遊絲卻不是很多,他更多的是靠字距的緊密和不同字形的穿插避讓來實現行氣的貫通,此種方法正好巧妙地彌補了某些筆畫過度伸展而造成的筆勢中斷的缺憾。


在橫向上,他有意將行距加寬,然後再通過字形的各種變化對空間分割利用。他在熟練運用長短、大小、聚散、欹正等傳統的技巧外,還將整行字作向左右偏斜之勢,從而豐富了行與行之間的節奏變化。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實拍細節


黃庭堅《山谷自論》雲:“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在《語錄》後黃氏又作大字行楷書自識一則,結字內緊外鬆,出筆長而遒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一卷書法兼備二體,相互映襯,尤為罕見,是其晚年傑作。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長槍大戟,蕩槳筆法!


黃庭堅《諸上座帖》7米長卷


聲明:文章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