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家鄉的記憶《拽疙瘩》

拽疙瘩可能是麵食當中做法最簡單的一種吃食了,粗婆笨漢都能做得。

也是當時集體生產隊出工時最普遍的一種伙食。拽疙瘩最大的好處就是做工簡單而又頂飢。

拽疙瘩的通常做法是把面和好,用手拽出大小均勻的面塊直接放進沸騰的鍋裡,待到面塊都浮上水面,不一會便可出鍋食用了。

魯西南家鄉的記憶《拽疙瘩》

我的家鄉魯西南,每到夏至前後,麥茬上的熱苗莊稼幾乎全都出齊,再趕上好雨水,莊稼一天一個樣;莊稼旺盛,草也茂密瘋長。為了有個好收成,這時節,每個生產隊都起早貪黑地鋤草保墒。為了防止鋤掉的雜草雨後復活,生產隊規定每個青壯勞動力必須出工外,每家還得必須帶上一個跟在後面撿拾雜草的人。

我便許多次在星期天裡充頂人數去跟著拾草,也樂意去,因為隊供飯。隊上考慮到幹活的地方離家太遠,為了節省時間,免得人吃飯來回跑,時間花在路上,生產隊這時候都是在地邊挖灶做飯。那些跟在後面拾草的婆娘孩子就是擋工差,也不給工分。特別是我們這些上學的孩子們,更圖的是吃上一頓生產隊裡的拽疙瘩。

魯西南家鄉的記憶《拽疙瘩》

雞叫三遍天還沒亮,出工的鈴聲就已經敲響。我們興奮地跟在那些肩扛鋤頭睡眼惺忪的大人後面,說笑聲也招來大人們一身疲憊的聲聲嗔罵;也在黎明中,我們來到了離家十多里幹活的地方。

隊長分完活之後並喝喊著:“趁著天氣涼爽,大家都加油幹!特別是你們這些小傢伙更不能耍奸磨滑,乾地好的拽疙瘩儘管吃,乾地不好的就餓肚子!”大家乾的熱火朝天,鋤過幾個來回後,日頭已高高升起。這時管做飯的也已經把飯做好,正招呼著眾人過去吃飯。

幹活的人撂下手裡的活,陸陸續續地來到做飯的坑灶邊,拿出自己帶來的飯碗,盛上滿滿的一碗拽疙瘩。每個人在疲憊中臉上都露出那種滿足的神情,吃的是那樣的香甜!

魯西南家鄉的記憶《拽疙瘩》

現在有時也想吃頓拽疙瘩,儘管做工比以前考究,佐料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但怎麼也吃不出那時的味道!

2019年11月7日寫於瀋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