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抗疫必胜:蕴藏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密码

新冠疫情席卷全世界,对世界各国的家底和实力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验,最先打响阻击战的中国,即使不是做得最好,也一定是付出最多、承担最多的国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国对自己人民的负责和对世界各国的善意不仅没有普遍得到西方主要国家的认可,反而还招致了众多的质疑、指责甚至造谣和诋毁。一些夸张、荒唐的谬论,居然能够登上报纸、网站的头条,居然能够成为所谓的西方政治精英的重要议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反观中国,最早爆发战争,也是最快控制战争,一边继续严控疫情,一边谨慎复工复产,一边积极援助世界,一边迎接防备各种明枪暗箭,与西方主要国家抗疫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是:中国智慧!

一、实事求是,审时度势

不具体解释实事求是的概念了,中国人自己都明白。这是近代中国走出百年贫病交加、落后挨打局面,走向独立、富强的密码,是中国人民在“血与火”中传承、发扬和凝练出来的真理。无论是对全新病毒的认识,还是抗击疫情的全过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形势作出判断和决策,进行动员和组织,对发现的短板、失误和错误及时纠正调整,所以才能迅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蔓延,确定决定性胜利。

二、和合融通,众志成城

中华文化有鲜明的“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合基因,同时也有漫长的数千年分合交替的历史,二者最终被溶于一系列新的实践。对外体现在“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等外交原则和外交实践上,对内则体现在“和衷共济”、“荣辱与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共同价值观和命运共同体方面。因此无论是洪水、地震还是重大疫情,中国这种携手同心、协同作战模式,完全可以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并且是可以做到根据实际需要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

三、与人为善,反求诸己

中国对善的理解,不仅是出于本能的纯粹概念,更是经验之花和实践之果。中国讲究“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所以相信“好人有好报”,相信“吃亏是福”,相信“福祸相依”,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与朋友交以信”,与人交往往往先替对方考虑,因而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向来秉持“有话好好说”和“凡事好商量”,有“化干戈为玉帛”美好愿望。同时,遇有矛盾纠纷或是过错,往往反求诸己,有错就改,这一点无论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现实生活经验中都被证明是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交流交往的真谛。

四、勇于斗争,实力后盾

中华民族精神的起点并不是始于孔孟老庄,更不是“水浒三国红楼梦”,而是源自像“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史前系列神话传说,战天斗地的斗争精神基因从一开始就溶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事实上,确实也没有停止战斗,从没有真正屈服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历史上创造过耀眼夺目的灿烂与辉煌,也遭受过漫长深刻的苦难与伤痛。在生产力落后的数千年里,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与统治者敲骨吸髓般的盘剥压榨同是人民生存面临最严重的威胁,而近代以来又多遭受外国列强坚船利炮的凶残屠戮和资本主义疯狂劫掠,以致濒于“亡国灭种”之境地。中国遭受苦难之深重,没有人会比中国人自己刻骨铭心。

今天,当我们再次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做到了从容应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是中国智慧在新时代中国激活的洪荒之力,这种智慧和力量可以被质疑甚至被诋毁,但决不可以被无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