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57年"奪門之變"前奏:多事之秋

關鍵詞:仁宣之治、土木之變、朱祁鈺即位、北京保衛戰

前文《一代名臣于謙之死及其後代》,目前的閱讀量達到13.7萬,收穫了一個爆款,很多讀者紛紛留言,表達對於公的敬仰之情。有的朋友想詳細瞭解這段歷史,當時就想寫一篇關於"奪門之變"的文章,因事耽擱了,今天把它拾起來,先捋一捋奪門之變發生前的那些事。

大明王朝1457年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2月9日) ,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燕世子朱高熾(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與其嫡妻張氏生了個男孩,也就是後來的朱瞻基。朱棣馬上意識到夢中的情景也許正印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連連稱讚:"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後來下決心發動靖難之役有著很大的作用。

大明王朝1457年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永樂中期以後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鍊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幫助;每次遠征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太孫瞭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做一位愛民的好皇帝。他的父親朱高熾在永樂二年(1403年)被指定為皇太子,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兒子的光。

明成祖朱棣駕崩之後,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熾不僅為建文帝的一些舊臣平反,而且積極發展經濟,對得起他廟號中的"仁"字。

大明王朝1457年

可惜,朱高熾僅僅在位10個月,便溘然長逝。終於輪到朱棣的愛孫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


大明王朝1457年

明宣宗朱瞻基

宣宗朝文有楊士奇、楊榮、楊 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真是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朱瞻基和他父親朱高熾在位期間,明朝經濟得到空前發展,史稱"仁宣之治"。

不過,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後設司禮監秉筆太監,司禮監太監掌印。他不會想到,他的這一舉措致使後來宦官掌權,幾度影響了王朝的走向。

宣德十年(1435年),年38歲的宣宗皇帝駕崩,葬十三陵之景陵。

隨後,九歲的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年號正統。

大明王朝1457年

此時太監王振開始干涉朝政,但屢遭朱祁鎮的奶奶,太皇太后張氏的訓斥。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去世,王振大肆攬權。元老重臣"三楊"死後,王振更專橫跋扈,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英宗對他信任有加。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漸強盛,經常侵擾邊境。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首領也先尋釁南下伐明,王振慫使英宗集結二十萬京營御駕親征。臨行之際,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大軍離開燕京後,兵士乏糧勞頓,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野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準。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明軍倉促應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王振被憤怒的部將樊忠錘殺.....

土木堡之變,是明代歷史上的奇恥大辱。是役,號稱數十萬的明軍,在幾萬瓦剌軍的攻擊下,分崩離析。大明王朝自此由盛轉衰,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


大明王朝1457年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師後,舉朝震動,城內人心惶惶。是時,朝廷無主,軍隊潰敗,城防空虛,貴族官僚陷入驚慌失措之中,人民遭受戰亂之苦。如何使明朝不亡,成為舉國上下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于謙,時任兵部侍郎,毅然以國家安危為己任,挺身而出,史稱"救時宰相"。

國不可一日無君,而太子朱見深還僅僅是一個呀呀學語的2歲幼兒,他究竟能不能按部就班地繼任皇帝就擺在了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孫太后的面前。孫太后也就是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當然她的形象和正史裡出入很大。

這位孫太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1462年9月),山東鄒平人, 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女。年幼時,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誠孝皇后張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看中,被選入宮內。當時明成祖朱棣命太子朱高熾的正妃張氏(即明仁宗誠孝張皇后)教育她宮中禮儀。不久朱棣命皇孫朱瞻基大婚,下詔選濟寧胡氏(胡皇后)為正妃,而孫氏只能為嬪。

孫氏與朱瞻基少年相識,朝夕相處,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後,冊封胡氏為皇后,孫氏為貴妃。胡皇后先後生下女兒順德公主、永清公主,孫貴妃生下女兒常德公主。宣德二年十一月,孫貴妃生下了明宣宗的長子朱祁鎮,明宣宗愈發寵愛孫貴妃,以胡皇后無子理應讓賢為理由,逼胡皇后上表遜位。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廢胡皇后,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立孫貴妃為皇后。

大明王朝1457年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鎮登基為皇帝,孫皇后被尊為皇太后。能在宮鬥中勝出的孫太后,自然也是有一定的政治魄力和大局意識。

大明王朝1457年

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的孫太后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孫太后壓陣,監國朱祁鈺主持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首先是翰林院侍講徐珵(即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的變化首先提出遷都南京,以避刀兵。"南遷"之議,頗得一些大臣支持。于謙當即否定這項提議,認為皇陵、宗廟、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輕易遷移;而且要以北宋為教訓,指責南遷是亡國之論。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都贊同于謙,廷議乃決定固守北京。

面對危機局面,于謙一方面主持正義,懲治馬順等王振餘黨;一方面和眾大臣力陳孫太后說:"皇太子幼小,難負重任,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定大計,以安宗社。"為免主少國疑,孫太后採納了于謙等大臣的意見,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同意冊立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當然,孫太后同意立朱祁鈺為皇帝,也是有條件的:

<code>1、 皇太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不可廢。/<code>
<code>2、 英宗若被瓦剌放歸,朱祁鈺須還位於英宗。/<code>

說直白點,朱祁鈺就是在這非常時期代行皇帝之責,英宗若被瓦剌放歸,代宗必須要歸還皇位,且英宗原立之皇太子,兩歲的朱見深不能廢。這是孫太后同意朱祁鈺當皇帝的兩個主要條件。只是後來局勢的發展已非她所能掌控的了。

朱祁鈺(1428年--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賢妃吳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

大明王朝1457年

景泰帝朱祁鈺

關於朱祁鈺生母吳氏的身世,《明史》說是宣宗為太子時的侍女,生兒子當年冊封為賢妃,一直住在宮外。《罪惟錄》則指出吳氏本是漢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對叔父漢王朱高煦用兵,御駕親征,生擒了朱高煦父子,漢王宮的女眷按制度被全部充入後宮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邂逅了吳氏,被她的美貌與聰慧所打動,令她陪伴直到回京。回京後,宣宗將她安排在一個緊貼宮牆的大宅院中,並時常臨幸。宣德三年(1428年),吳氏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鈺。這個兒子的誕生,宣宗朱瞻基很是高興。他兒子不多,前有朱祁鎮,又得朱祁鈺,總共只有2個。朱祁鈺雖然僅僅比哥哥朱祁鎮小一歲,但嫡庶之別使得二人身份差距巨大。好在吳氏的身份因生子得以提高,被封為賢妃,但仍然住在宮外。久伴母親身邊,父親有暇亦會出宮探望。天家之子,享有著常人的快樂。直到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病重,派人將吳氏母子召進宮,死前正式承認了她們,並託付自己的母親張太后善待吳氏母子。託孤之後宣宗駕崩。張太后沒有食言,封朱祁鈺為郕王,並修建王府供他們母子居住。如若母子二人就此平靜地度過一生,也算是有福了。但是土木堡的狼煙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本是無緣皇位的朱祁鈺竟成為九五之尊。

大明王朝1457年

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黃軒飾朱祁鈺

朱祁鈺登基為帝的消息傳到瓦剌大營,也先大為震怒。本以為英宗奇貨可居,卻不料被明廷識破,另立皇帝,失去利用價值。也先迅速派使臣嚮明廷書面威脅,並且糾集兵馬再次入侵。明廷也沒有示弱,回覆說:"中國已立皇帝,我朝兵甲眾盛,足以抗禦你們的進攻。"一場惡戰一觸即發。

公元1449年十月,瓦剌軍隊逼近北京城下。大戰在即,于謙升任兵部尚書。他認為,土木堡之戰的失利,犯了許多兵家之大忌,其中後勤保障沒搞好是重要原因。20萬明軍長期在風雨中輾轉,軍糧不備、軍械不習、運輸不及時,連唯一的飲用水源都被切斷,在人飢馬渴的情況下,是不能打勝仗的。因此,于謙首先實行正確的後勤方略,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做好後勤準備。

大明王朝1457年

于謙

按照明朝的體制,兵部尚書是不能直接指揮軍隊的。為此,景泰帝朱祁鈺專門下令,授予于謙"提督各營軍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營將領皆接受其節制。將士凡有違抗軍令者,于謙有先斬後奏之權。於是,于謙擔負起了全權指揮北京保衛戰的重任,其地位僅次於皇帝。

當時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景泰帝朱祁鈺知人善任,給了于謙一個叱吒風雲的舞臺。于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後,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明代宗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於簡單,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了。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有人說皇上太過寵愛于謙,他對身邊近侍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去了,讓朝廷到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可見君臣共赴國難,關係甚是融洽。

國家本是多事之秋,形勢瞬息萬變。十月十一日,瓦剌軍逼近北京。也先將軍隊佈置在西直門以西。于謙派兵迎擊瓦剌軍於彰義門,打敗也先部隊先鋒,奪回被俘者一千多人。同時于謙又派人率兵夜襲,以疲憊敵軍。

十月十二日,也先將主力列陣西直門外後,挾持英宗皇帝到德勝門外的土城,要求朝廷派于謙、石亨等高級將領親自出迎,並索求金帛數以萬萬計,企圖以此將明軍主將擒獲,迫使明朝獻城。于謙識破了敵人的陰謀,一方面派出官員朝見英宗,一方面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主張,統一官兵思想,嚴陣以待,粉碎了也先的誘騙陰謀。在兵力部署上,于謙審時度勢,靈活用兵;在戰役主要方向上,隱蔽主力,待機殲敵;在次要方向上,避敵主力,採取小股襲擾,處處出擊的策略,迷惑敵軍,給瓦剌軍造成錯覺。當夜,兩路明軍主動出擊,斬殺瓦剌軍數百,乘勝而歸,使軍威大振。

十月十三日,瓦剌軍乘風雨大作,集中全力進攻德勝門。于謙命大將石亨在城外民房內埋伏好軍隊,然後派遣少數騎兵佯裝戰敗以引誘敵人。也先果然中計,親率精騎萬人窮追不捨。等也先軍進入埋伏圈後,于謙一聲令下,明軍開始反擊。只見神機營火器齊發,火箭弓弩多如飛蝗般地射向敵軍,明軍前後夾擊,也先部隊大敗而歸。也先的弟弟孛羅、平章卯那孩等將中炮身死,瓦剌軍受到很大打擊。也先發覺明軍主力在德勝門,便集中力量轉攻西直門。都督孫鏜率軍迎戰,打敗也先的先頭部隊。由於也先不斷增兵圍攻孫鏜,孫鏜力戰不支,退至城下,此時,把守城頭的給事中程信,嚴令不準開城。同時,命城上守軍發神炮,火箭轟擊瓦剌軍,明軍又從彰義門、德勝門抽兵增援,終於打退了瓦剌軍的進攻。

大明王朝1457年

十月十四日,瓦剌軍又改為進攻彰義門。于謙命守軍將城外的街巷堵塞,在重要的地帶埋伏好神銃手、短槍手,又派兵在彰義門外迎戰。明軍前隊用火器轟擊敵軍,後隊由弓弩壓陣跟入,擊退了瓦剌軍的進攻。而此時,景帝所派監軍太監,率數百騎兵衝擊敵陣去搶功,使明軍陣勢陷入混亂。瓦剌軍乘勢反擊,追到德勝門外。在萬分危急關頭,當地居民紛紛登上房頂,以磚石迎戰瓦剌軍。于謙派出的援軍也及時趕到,打退了瓦剌軍的反撲。


大明王朝1457年

也先進攻北京各門屢次遭到失敗,中路軍在居庸關的進攻也受挫,並獲悉明朝各路援軍即將到達。唯恐後路被切斷,便於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馬,挾持英宗朱祁鎮由良鄉(今北京市房山東北)向紫荊關撤退。

于謙發現也先軍隊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轟擊也先軍營,炸死瓦剌軍一萬餘人。瓦剌軍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燒殺搶掠,掠奪了許多物資和人口。而明軍分路追擊;石亨大破瓦剌軍於清風店(今河北易縣西);範廣在固安打敗瓦剌軍。也先一路狂逃,十月十七日,撤出紫荊關,不久退往關外。東路的脫脫不花軍,聞得中路、西路已敗,亦立即撤退,並於十月二十日單獨遣使進貢,來北京議和。至此,明軍取得了保衛北京的勝利。

大明王朝1457年

也先率軍退至塞外,數次南下,都因明軍防範嚴密而未得逞。鑑於政治誘降落空,軍事進攻又遭失敗。在長期的戰爭中,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失去了與明朝經商的機會。萬般無奈之下,於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無條件地釋放了明英宗,恢復與明朝的臣屬關係。這在中國歷史上,漢族君主被外族掠去,又無條件釋放回國的還是第一次。其後,在蒙古族內部的相王爭鬥中,也先的勢力一落千丈,日漸衰竭。

在這場戰爭中。景泰帝依靠于謙,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轉危為安,避免了一場山河破碎的滅頂之災。可謂一代英明之主。

景泰時期,即景帝統治時期(1450年-1457年),普遍地被人們判定為恢復了穩定、由幹練的大臣們卓有成效地治理、進行合理的改革以及為北京和北方邊境制定正確的防禦政策的時期。傳統的歷史學家也判定,與前十年邪惡無能的宦官不幸地把國事搞得一團糟的情況相比,它的政府要受到讚譽。但是新政體不僅僅是一個從宦官統治向官僚恢復權力的過渡。至少在景帝統治的初年,新的改革受到以興安為首的高級宦官的支持,而且是與任何官僚或將領一樣熱誠的支持。更確切地說,新政體的力量必須被看成是"民族覺醒"的結果,即在土木災禍之後人們對國家需要進行徹底重建的普遍認識。

-----------《劍橋中國明代史》

結語:歷史總是跌宕起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北京保衛戰之後,英宗回朝,朱祁鈺戀棧權位,攘位幽閉、南宮上皇、易儲風波等等諸事繁多。結果病篤之時,小人趁勢而發,奪門之變,倉促間,不能全賢名於一生,這自是後話,且待待續。

參考書目:《明史》、《罪惟錄》、《劍橋中國明代史》等。圖片蒐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