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導語: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過趙魏韓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並不是這一事件太過亮眼,而是戰國幾百年的割據混亂,都與這一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筆者帶大家瞭解一下對這一事件起決定作用的戰役,成為了戰國時期諸侯兼併的揭幕戰。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一、春秋末期,新興地主階級貴族崛起,成為土地兼併的主力軍

公元前五世紀,晉國國內發展起了趙、魏、韓、智、範、中行這六大家族,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在春秋以前,奴隸主貴族都是周王室以及諸侯國君主的後裔,他們通過分封和世襲獲得大片領地,對上孝敬君主,對下治理封地,依靠宗法制和分封制作為政治上的紐帶,公室對本國的貴族尚且有較大的掌控能力。

隨著土地公有制的瓦解和貴族世襲制度的衰弱,一批擁有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貴族開始迅速崛起。在政治上,通過擔任官職,一步步掌控了國家的軍隊,經濟上,通過兼併佔有了大片的私有土地。所以,這一時期各國大的地主階級都有自己的軍隊,私有的土地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財富,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地方勢力。

在周朝,天子有六軍,諸侯有三軍,隨著周王室的不斷衰敗,各大諸侯國為了擴充實力,不斷的提拔任用將領。一批原本默默無聞的底層新貴,漸漸登上了歷史舞臺。在當時,軍事和政治是不分家的,這些執掌軍隊的統帥常常是入則為相、出則為將。這也為異姓貴族擴充實力,爭取政治地位創造了條件。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當時,魯國的季孫氏、叔孫氏和齊國的田氏也都是從一個旁系末枝發展起來的大貴族,進而掌控了國家的權力,公室受到貴族的擠壓,開始衰弱。《左傳》記載,齊國的晏嬰出使晉國,在與晉國叔向的對話中談到齊國“為陳氏矣”。實際上,這裡所說的陳氏就是後來取代姜氏,竊取齊國公室地位的田氏。可見,當時這種貴族強而公室微的現象已經相當普遍,在齊、魯、晉三大國,都相繼出現了這一現象。

《史記——晉世家》十九年,齊使晏嬰如晉,與叔向語。叔向曰:“晉,季世也。公厚賦為臺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門,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生存還是毀滅,對土地和人口的慾望,促使了六卿之間的血腥兼併

到了春秋末期,晉國的六卿基本掌控了國家的軍政大權,公室想要對外戰爭,必須要藉助幾個家族的勢力支持,由此出現了“六卿強而公室微”的局面。由於公室地位的進一步衰弱,各大地主豪強輪流執政,相互傾軋,為的是爭奪帶來財富的土地。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土地,才會擁有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在弱肉強食的大環境下,稍一鬆懈,帶來的可能就是一個宗族的毀滅。所以晉國的這六個大夫拼命的爭奪現有的土地和人口,相互之間的爭鬥和摩擦一直不斷。

公元前497年,趙氏的趙鞅擔任了晉國的執政。衛國國君送給了邯鄲的趙午五百戶平民,趙鞅以公室的名義命令趙午將這五百戶人口奉送到自己的領地。趙午雖然是趙鞅的支族,但是仍然對趙鞅這種過分的要求感到不滿,家臣們也都認為這是“絕衛之道”。在當時,人口對於這些地主階級來說太過重要,更多的人口可以開拓更多的荒地,代表了更高的生產力和更多的財富,氣急敗壞的趙鞅藉口殺掉了趙午,掠奪了他的民戶。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趙鞅這種兇狠霸道的行為,引起了範氏和中行氏的不滿和警覺,他們秘密聯合趙午的兒子趙稷,以邯鄲為根據地,共同發兵攻打趙鞅。此時,兵敗的趙鞅喪失了對晉國公室的掌控,韓、魏、智三氏趁機佔據公室的主導地位,威脅晉侯,發兵討伐叛亂的範氏和中行氏。逃到晉陽老家的趙鞅也趕來參與了三家的聯盟。於是,範氏和中行氏慘遭四家的聯合絞殺,曾經聲名赫赫的範與中行兩大家族慘淡的推出了角逐的歷史舞臺。權力的重新洗牌,伴隨而來的是利益的重新劃分,四大家族瓜分了範氏、中行氏的土地。在這次鬥爭中,原本趙氏的執政地位遭到撼動,智氏由於資歷最長、實力最為雄厚,成為操縱晉室的新任霸主。

《左傳——定公十三年》七月,範氏中行氏伐趙氏之宮,趙鞅奔晉陽,晉人圍之,範皋夷無寵於範吉射,而欲為亂於範氏,梁嬰父嬖於知文子,文子欲以為卿,韓簡子與中行文子相惡,魏襄子亦與範昭子相惡,故五子謀將逐荀寅,而以梁嬰父代之,逐範吉射而以範皋夷代之。

三、晉陽之戰的起因

智氏的領袖智襄子,在掌控公室之後,對財富和權力的慾望極度膨脹,妄圖各個擊破,最終獨佔晉國的土地。於是公然向趙、魏、韓三家索要土地,如果不答應,就要發兵征討,韓、魏兩家迫於智氏的權勢,同時也不願意引火上身,無奈的將土地奉送給了智襄子。當時,無計可施的韓康子問計於謀士段規,段規對他說“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然後我得免於患而待事之變”。魏桓子的謀臣同樣斷言“智氏之命必不長矣”。

從韓魏兩家輕鬆獲得了土地,助長了智襄子的野心,他繼續貪得無厭的向趙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趙襄子沒有向其他兩大家族一樣唯唯諾諾,屈服於智氏的囂張氣焰,斷然拒絕了智伯的無理要求。

《史記——晉世家》哀公大父雍,晉昭公少子也,號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盡並晉,未敢,乃立忌子驕為君。當是時,晉國政皆決知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範、中行地,最強。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這裡面有一段小插曲,趙襄子在繼位之前,曾經與智氏有過一段私怨,在趙襄子之父趙簡子在位時,一貫盛氣凌人的智襄子曾侮辱過還是太子的趙襄子,並且要求其父廢除他的太子之位。所以,趙襄子繼位之後,一直對智伯懷恨在心。這一次竟然公然索要土地,這種無理的要求簡直不把趙氏一族放在眼裡,年輕氣盛的趙襄子自然不能忍受這樣的屈辱。

於是,智、趙兩大貴族的巔峰對決還是開始了,智伯糾集韓、魏兩族的勢力,許諾三分趙地。韓、魏一方面在智氏的壓力下不得不答應出兵,另一方面,也在窺伺著趙國的土地。

趙襄子原本打算在東部的邯鄲據城固守,之後接納了謀臣張孟談的建議,選擇了根基更為穩固的老城晉陽作為堅守的城池,晉陽位於汾水之濱,西控黃河、東據太行,《讀史方與紀要》記載其“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誠古今必爭之地”。

早在趙簡子時,趙氏一族就在晉陽經營多年,趙簡子深知晉陽作為戰略後方的重要性。晉陽城池建有一丈多高的城牆,城牆由蘆葦竿包裹,在戰時可以提供充足的箭竿,另外,宮殿內柱子均用青銅鑄造,戰事一開,可以轉化為箭鏃。可以說,趙簡子已經為後代準備了充足的守城工具。趙襄子來到晉陽後,對守城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佈置,趙軍各個精神抖擻,嚴陣以待。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四、慘烈的晉陽之戰

當智伯率領著三家的聯軍浩浩蕩蕩開赴到晉陽城下時,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固若金湯的要塞,任憑聯軍輪番進攻,還是無法破城。守城的趙軍,倉庫豐盈、兵器充足,毫無畏懼之感,雙方的戰鬥一時陷於僵局。智襄子苦戰三個月,也沒能攻破晉陽城,聯軍的軍心開始出現了渙散。

尤其是被智襄子拉上的韓魏兩軍,此戰如果不能取勝,不僅因此得罪了趙氏,而且一點好處也沒有撈到,反而勞民傷財,做的是賠本的買賣。可是,現在戰鬥進行到這個節骨眼上,貿然的退出,也會招致智氏的抱負,正在韓魏兩家君主陷於兩難的境地時,戰事發生了急轉直下的變化。

圍困三個月不能破城之後,智襄子下令引晉水灌城,企圖淹死守城的趙軍。這一招確實讓趙氏陷於絕境,倉庫的糧食泡水後開始發黴,士兵的腿長時間泡水後開始腐爛,連生火煮飯都不能正常進行,晉陽城的安危已經是命懸一線。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就在三家聯軍破城指日可待之時,狂妄的智襄子又一次犯起了目中無人的老毛病。他得意的對韓康子和魏桓子說“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本來,韓魏兩家對於這次攻趙就不是很情願,他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幾家勢力的相互平衡,前來參戰實屬無奈。聽到智伯這樣說之後,兩人無不感到如芒在背,既然智氏可以以晉水消滅趙氏,同樣可以引水消滅韓魏。此次消滅趙氏,只會令智氏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大,等到他的野心進一步膨脹的時候,今天的趙氏將是明日的韓魏,等待他們的是被智氏的一步步兼併。

此時,晉陽城裡的趙襄子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銳氣了,萬一城破,他和整個趙氏家族的下場將極其悲慘。萬念俱灰的趙襄子已經決定開城出降,希望還能挽救一點趙氏的血脈。這時,深知君主心思的張孟談為趙襄子獻出了一個計策。他知道韓魏與智氏聯合是迫於無奈,他們只不過想獲得土地。趙氏的滅亡對他們來說,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所以,他主動請纓,在深夜乘小船來到韓魏的軍營,將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告訴了兩位君主。韓康子與魏桓子自然知道這樣淺顯的道理,只是力量有限,還不敢公然反抗智伯。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張孟談更進一步,鼓動韓魏與趙氏聯手,內外交加,將智伯的軍隊擊敗,從此平分智氏的土地。韓魏兩家的君主都感到這樣做可以將利益最大化,既能獲得土地和人口,自身的實力得到提升,同時又消除了智氏這個心腹大患,避免了被兼併的厄運,畢竟趙、韓、魏三家的實力相仿,誰也佔不到誰的便宜。於是,三家約定共同反擊智伯軍。

公元前453年的一個深夜,韓魏兩軍引水反灌智伯軍,趁智軍救水之際,韓魏從左右兩路,趙氏從正面,三路大軍大破智伯軍。智伯見兵敗引兵而逃,被三家聯軍追到鑿臺擒殺,晉陽之戰以智氏的慘敗而告終。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戰國策——趙策一》張孟談聞之,入見襄子曰:“臣遇知過於轅門之外,其視有疑臣之心,入見知伯,出更其姓。〉今暮不擊,必後之矣。”襄子曰:“諾。”使張孟談見韓、魏之君曰:〈“夜期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知伯軍。”知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知伯軍而禽知伯。

五、晉陽之戰對後世格局的影響

1.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局面

戰後,趙、魏、韓三家對智氏一族趕盡殺絕,瓜分了智氏佔有的大片土地。其中,趙國在這場戰爭中出力最多,獲得了最多的智氏土地。三家的勢力成為了晉國國內不可撼動的三大貴族。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都逐漸凌駕在公室之上。

到了公元前433年,晉國公室的地位已經降到了三個世家大族之下。這三個家族佔有了晉國國內絕大部分的土地,而晉國公室反而只佔有絳、曲沃的一小片領地,開始朝見趙、魏、韓三家的君主,趙魏韓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取代晉國的新諸侯國。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首次承認了三氏的諸侯地位。

2.開啟了土地兼併戰爭的序幕

晉陽之戰是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初期發生的一場具有標誌性的土地兼併戰爭。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通過不斷的兼併戰爭,掠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帶來的是更多的財富和權利。相反,失去土地人口的一方將不斷衰弱,直至滅亡。

晉陽之戰,相較於春秋時的戰爭更為血腥和殘酷,世家大族為了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不擇手段,使用了慘絕人寰的方式達到目標,這樣的戰爭方式是對利益的極大慾望驅動的,有著鮮明的封建兼併特徵。此後的戰爭大多以爭奪土地、人口為目的,使得諸侯間的鬥爭更加頻繁。

西周一直延續到春秋的宗法制度,到此時已經被諸侯們完全拋棄,代之而來的是諸侯對利益的無限追求。“井田制”所代表的奴隸主貴族土地制度開始瓦解,新興的地主貴族開始崛起,誰掌握了更多的土地,誰就在戰國時期掌握了對外的話語權和戰爭的籌碼。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隨著各國的發展,戰國諸侯間的兼併戰爭烈度也在不斷升級。到了戰國後期,動輒幾萬、幾十萬大軍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混戰。

3.謀臣志士開始揮斥方遒

在晉陽之戰中,趙襄子的謀士張孟談對勝負起到了關鍵作用。首先,他建議趙君據晉陽而守,為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他在關鍵時刻策反韓魏與智氏決裂,為最終戰勝智氏創造了機會,可以說沒有張孟談幫助,趙氏一族將難逃厄運。

戰後,各國普遍重視對人才的招攬,魏文侯首先重用李悝開始變法,於是使得魏國成為了戰國首霸。秦、楚、齊等大國也相繼利用有識之士開啟了變法之路。到了戰國中後期,各路謀士遊刃於大國之間,對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和戰爭的進行和勝敗起到了關鍵作用。

晉陽之戰——一場狼性的掠奪戰爭,如何拉開戰國血腥兼併的序幕?

晉陽之戰,正是這種以謀略定勝負的發端。諸侯之間的鬥爭上升到了更為複雜的層次,不再是單純的以武力論戰爭的最終勝負。秦國的張儀、燕國的蘇秦都是當時從橫捭闔的大外交家,對戰國格局的形成,諸侯的興衰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結語

晉陽之戰,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開啟了另一個時代的大門。對土地的渴望過、對財富的追逐成為了諸侯相互攻伐的導火索。春秋時期,諸侯輪番爭霸的較量,變成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我是【九州刺史】,帶你領略身臨其境的歷史趣味,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