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情境式默寫26題

荀子《勸學》情境式默寫26題


1.荀子在《勸學》中,引用君子的話,開門見山,提出要不斷學習的中心論點的兩句是:“ ,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

2. 荀子在《勸學》中,用“青出於藍”的比喻,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有所發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 。”(青 取之於藍 而青於藍)

3. 荀子在《勸學》中,用“冰寒於水”的比喻,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有所發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 。”(冰 水為之 而寒於水)

4.荀子在《勸學》中,用“以木為輪”的比喻,說明學習對於人的巨大改造作用的三句是:“ , , 。”(木直中繩 輮以為輪 其曲中規 )

5. 荀子在《勸學》中,用樹木為喻,從反面說明學習可以使人產生本質變化的三句是:“ , , 。”(雖有槁暴 不復挺者 輮使之然也)

6. 荀子在《勸學》中,用“金”“木”作比,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發生根本變化的兩句是:“ , 。”(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

7. 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和反省自我來提升自己的兩句是:“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8.《論語》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表述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荀子在《勸學》中,也有兩句論述了學與思的關係,這兩句是:“ , 。”(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9. 荀子在《勸學》中用登高望遠的比喻,說明學習的效果的兩句是:“ , 。”(吾嘗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0. 荀子在《勸學》中,用登高招手的比喻,闡明藉助和利用外界條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

11. 荀子在《勸學》中,用順風呼喊的比喻,闡明藉助和利用外界條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 而聞者彰)

12. 荀子在《勸學》中,用車馬助行的比喻,闡明藉助和利用外界條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假輿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13. 荀子在《勸學》中,用藉助船隻能夠橫渡江河的比喻,闡明藉助和利用外界條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

14. 荀子在《勸學》中,強調君子本性並非與眾不同,而能成為君子,是因為立於善於藉助學習以獲得各種知識的道理的兩句是:“ , 。”(君子性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

15. 荀子在《勸學》中,用積土成山的比喻說明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 , 。”(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

16. 荀子在《勸學》中,用積水成淵的比喻說明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 , 。”(積水成淵 蛟龍生焉)

17. 荀子在《勸學》中,強調積累善行能夠成就美德,使人達到極高的思想境界的三句是:“ , , 。”(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聖心備焉)

18. 荀子在《勸學》中,用行路反面設喻,論述學習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 。”(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19. 荀子在《勸學》中,用細流成海反面設喻,論述學習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 。”(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20.荀子在《勸學》中,用駿馬、劣馬正反對比設喻,論述堅持學習的重要性的四個句子是:“ , ; , 。 ”(騏驥一躍 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 功在不捨)

21. 荀子在《勸學》中,用雕刻為喻,正反對比,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恆的四個句子是:“ , ; , 。 ”(鍥而舍之 朽木不折 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

22.荀子在《勸學》中,用蚯蚓為喻論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五個句子是:“ , , , , 。”(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 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23. 荀子在《勸學》中,用螃蟹為喻反面論述學習不能浮躁的三個句子是:“ , ,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用心躁也)

24.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 ”這句話印證了這一點。(學不可以已)

25.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句話與荀子《勸學》中的“ ”觀點相同。(青 取之於藍 而青於藍)

26.荀子在《勸學》中,與其強調空想不如學習的句子是: , 。(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