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小知識:心理學的棉花糖實驗與經濟學的“一鳥在手”理論

小邦財商系列原創

心理學研究有一些幾乎地球人都知道的經典實驗,例如斯坦福大學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

經濟學小知識:心理學的棉花糖實驗與經濟學的“一鳥在手”理論

圖片來自網絡

延遲滿足的能力

雖然叫棉花糖實驗,但是最早於1970年由斯坦福大學教授、心理學家沃爾特·米舍爾(Walter Mischel)進行的第一次實驗中,孩子們面對的糖果的其實是動物曲奇和條形餅乾。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瞭解延遲滿足的控制能力(the control of delayed gratification),即等待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是什麼時候在孩子身上發展起來的。

32位小朋友,男女各半,年齡三歲零六個月到五歲零八個月不等,參與了實驗。

每位孩子被帶到一個普通的、有桌子和椅子的房間,桌上擺著孩子自己選好的曲奇和餅乾。

研究人員告訴孩子,他們現在就可以吃桌上的食物;或者先不吃,在等待15分鐘後,會得到第二次的獎勵。

研究人員假設,獎勵的顯著性的增加會反過來增加孩子延遲滿足的時間:

對就在眼前的獎勵的關注(桌上的曲奇和餅乾)應該會讓他們為了更大的獎勵(第二份的曲奇和餅乾)等待更長的時間。

實驗結果與最初的預測完全相反:

未來的、延遲了的獎勵本身並沒有產生願意延遲滿足的反應,而是增加了孩子的挫折感,並最終降低了延遲的滿足感。

大白話就是——與其等待還沒到眼前的獎勵,不如現在就把到手的獎勵拿走

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後來被重複進行,棉花糖是在1972年的實驗中首次使用。

後續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延遲滿足的能力與一些能力有關,如耐心、衝動、自我控制和意志力,所有這些都與自我調節有關。

在經濟學領域,”一鳥在手“理論與棉花糖實驗的研究發現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鳥在手“理論——關乎股利的取捨

英語裡的一句諺語,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意思是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這是一句非常古老的諺語,據傳起源於15世紀的英國。

諺語告誡不要冒非必要的風險,保留已經擁有的(一隻鳥)總比冒險得到更多而一無所獲(兩隻你夠不到的鳥)要好。

在龐雜的經濟學研究中,針對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不在少數,課題包括現代公司為什麼要支付股利,股利政策如何影響公司績效等等。

有兩種種比較廣泛討論的理論:

1、股利支付偏好理論(the theory of the dividend payment preference);

2、不相關理論,或者MM理論(the theory of irrelevance)。

”一鳥在手“理論是股利支付偏好理論的另一個名字,由美國經濟學家戈登(Myron J. Gordon)和哈佛商學院教授林特納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一鳥在手理論是對MM理論的抗衡(MM即經濟學家莫迪揚尼和米勒),一句話總結MM理論:

在一定的假設條件限定下,股利政策不會對公司的價值或股票的價格產生任何影響,投資者對其持有股票的收益是來自股利還是資本利得並不在意。

戈登提出的一鳥在手理論認為由於資本利得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更喜歡股票紅利而不是潛在的資本利得;投資者尋求高股息的股票推高了這類股票的市場價格。

投資者的取與舍在股利和股價上漲之間:

眼前的、預期可得的、相對確定的股票紅利 vs. 未來的、潛在的、不確定的資本利得

除了確定性的考慮,其他因素也非常關鍵,例如收益率的預期。

試想一下,在熊市中,整體市場的收益率既不確定也不超過5%,如果一家公司提供5%的穩定股利,對於投資者已經算是相當具有吸引力了。

同樣關於收益率,一鳥在手理論的缺點也是顯著的,因為在牛市,當整體市場不斷上揚,上升方向的相對確定性和未來股價可預期的上漲會讓穩定的但相對低的股利失去吸引力。

將一鳥在手和棉花糖實驗一起來看,能夠相對全面的理解股利的取捨不只取決於收益對比,投資者作為獨立個體所具有的心理素質和能力也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經濟學小知識:心理學的棉花糖實驗與經濟學的“一鳥在手”理論

#心理學# #經濟學# #股票# #斯坦福大學# #股市心態磨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