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崩逝于养心殿,年仅19岁。他膝下无子,经过慈禧等众人的一番商议,决定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过继给咸丰皇帝,让载湉继承大统。这个决定作出的时候,不到4岁的载湉早已沉入梦想,呼呼大睡。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慈禧太后

十二月初六凌晨,宫中派出一支队伍,要去醇亲王府接皇帝进入紫禁城。被吵醒的载湉看到慌乱的局面,号啕大哭。但是,哭得再响也无济于事。他被奶妈抱着,上了那16人抬着的轿子,赶往养心殿。

大约凌晨五点,载湉抵达养心殿,这时的他早已在奶妈怀中睡着。睡梦中的载湉被呈到慈安、慈禧两位太后面前。慈禧下令把载湉叫醒,迷迷糊糊醒来的载湉又是一顿大哭。随后,众人由养心殿移步乾清宫。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小时候的光绪

乾清宫里,躺着冰冷的同治。按照礼节,载湉要向哥哥同治行三跪九叩之礼。载湉这时只想睡觉,他也不知道怎么行礼。手足无措的他,只能通过哭声宣泄自己的不满。最终,载湉被太监按倒在地,强行做完了这套礼节。

十二月初七,众王公大臣联名上书,要求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十二月初八,慈禧发布了一道懿旨,内容如下:

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不得以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奕譞,可怜之人

此懿旨一出,有人坐不住了,那就是载湉的生父——奕譞。当时,慈禧宣布载湉是皇位继承人的话音刚落,奕譞就号啕大哭,直至昏厥。随后,他闭门不出,一直闷在家中,迷茫、不知所措、不知何去何从。

奕譞本是一个普通王爷,他给儿子取名为“载湉”,“湉”原意为“水面平静”的意思,表达了他希望儿子平静度过一生的初衷。他做事小心谨慎,只想和家人好好过日子。但是,载湉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打乱了他的阵脚。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奕譞不希望自己儿子当皇帝

他从普通王爷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的生父,政治地位直线上升。这就会吸引很多朝中大臣向他身边靠拢,最终形成自己的势力。而且,等自己的儿子长大,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政治价值极高。如果这些都实现,奕譞必定权倾朝野。

如果单纯这么考虑,恐怕太乐观了,因为在奕譞头上,还悬着一把利刃,那就是慈禧。奕譞不傻,他知道慈禧的权力欲有多旺盛,他也知道慈禧的手段有多阴狠。没有半点野心的奕譞,犹豫再三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辞职,明哲保身。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奕譞上奏

还是十二月初八,奕譞给慈禧上了一道奏折,内容如下:

臣侍从大行皇帝,十有三年,是天不吊,龙驭上宾,仰瞻遗容,五内崩裂。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促昏迷,罔知所措,触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

唯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

大体意思就是,因为同治的去世、自己的儿子被定为接班人,一系列刺激导致奕譞的肝病犯了,因此他请求辞职,做一个只拿俸禄不做实事的人。为了确保太后同意,奕譞还搬出了他的父亲道光皇帝,称希望为道光留一个无才无德的儿子。

光绪皇帝进宫第二天,他的生父就要辞职,是慈禧逼迫还是出于自愿

奕譞高兴不起来

按照常理,儿子当上皇帝,应该高兴才是。但是,奕譞却高兴不起来,不仅如此,他还要急流勇退,远离权力。因为,他知道,一旦稍微强大,成为慈禧的眼中钉,他的命运、他儿子的命运、他家族的命运就会就此终结了。

所以,出现了这么一个局面:儿子被突然选中当皇帝,老子却要闹着辞职。慈禧收到奏折后,和慈安、奕訢商量了一番,顺水推舟同意了奕譞的请求。毕竟,慈禧也不愿看到奕譞强大。

历史叶子有言:

载湉进宫第二天,生父奕譞便向皇太后提出辞职。这可以说是奕譞自愿的,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又是被逼的。因为奕譞惧怕慈禧,他既不能和慈禧同流合污,更不愿站在慈禧的对立面。所以,老实巴交的奕譞选择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