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用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千年之后读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2

上一篇文章解读了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前八句,今天一起读这首优秀诗篇的中间八句。

经过昨天的解说,相信大家会觉得这首诗其实一点也不难懂,叙述登塔的过程同时又隐约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担忧,那他具体担忧什么呢,今天继续解读。

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前八句就像杜甫随身携带一台摄影机,由远及近再到塔内攀爬,场景壮观如真,语言奇绝,气势非凡。那在杜甫描写到始出枝撑幽就是登临到塔的顶层后,又会用怎样的描写才可以匹敌之前的气势,从而文气不衰呢?

这是这首诗的中间八句。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这句真是奇思妙想,北斗七星就在北窗外的太空中,耳边可以听到向西流淌时发出的浩荡水声,此句是登临塔顶后极言塔高,照应之前作者塔外从远处观塔的首句高标跨苍穹。而杜甫的在写这首诗的十多年后写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和七星在北户这句手法相似。

杜甫用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千年之后读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2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这句和前两句一样是写杜甫平视或仰望时眼中所见。羲和是神话中御日之神,驾驶龙车载日在太空中行进。少昊是三皇五帝之白帝,秋之神。这句诗即是写眼中所见,又是补写时间地点。鞭字比较紧迫,暗示时间已是黄昏,少昊是秋之神那季节就是秋季。

平视或仰望时眼中所见写完之后,那在这秋日黄昏,作者接下来俯视大地看到了什么?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秦岭大地居然是破碎的。而往日泾渭分明的清清的渭水和浑浊的泾水居然混淆在一起,清浊不再分明。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无论俯仰观看天地都朦胧一片,模糊不清,往日气正风清的长安我再也分辨不出来了。

这四句真是触目惊心,即是写景,又是写当时的政治现实。

杜甫用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千年之后读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2

这次登塔的年份是公元752年,已是唐玄宗在位后期,不再励精图治,转以声色自娱,政事悉委奸相李林甫,而李林甫一意媚上固宠,妒贤嫉能,排斥异己,封堵言路,从而使朝政黑暗,社会危机四伏。

杜甫用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千年之后读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2

杜甫当时已来长安多年,初来长安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事业的理想越来越难以实现,生活也日渐困顿。但正是在长安经历的磨砺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他看清了当时的危机。大唐的危机除了内政上的,还有军事上的。观察力敏锐深刻的杜甫接着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请看杜甫用哪首诗写尽盛唐危机,千年之后读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之3完结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