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易練的氣功入門法

練氣功的方法, 古今中外都是圍繞著放鬆、入靜、呼吸三項要領各種練功方法對放鬆的要求都是大同小異的,無非是取 種利於氣血通暢的姿式 臥 坐、 站均可, 只要自然就行。

然而 入靜加呼吸的具體方法卻是五花八門、 初學者無所適從。 如自然呼吸 深呼吸 腹式呼吸、潛呼吸, 逆呼吸、喉頭呼吸 還有停頓呼吸等等 那麼,到底哪一種方法適用呢?

古代,佛家、道家、 儒家均有豐富的氣功理論,孟子採用的方法較好。 孟子說: “我善養否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這是一種在意念指揮下的綿長緩慢的呼氣方法。

近代 日本崗田的呼吸法較實用,具體方法是,先從吸氣開始, 吸氣短速,吸氣時胸膨脹下腹凹,但任其自然凹入並不注意。然後呼氣,呼氣時入力幹臍下,為極徐緩細長之呼出,呼時須注意胸不可堅宜柔緩自如。初習時每易胸腹同時注力,無益反而有害,練習既熟腹力益宏面胸益柔緩心窩益凹陷 呼吸給如唧筒,吸即如水吸上一次吸入,呼則如水射出, 細長而緩。 這亦是一種不拘泥於形式的在意念指揮下的側重呼氣的練功方法,50年代 書啟可談的 “小周天氣功療養法”中的呼吸方法是 注意自己息的出入,出入息務令深長細緩而平均,應做到道藏中所說的 吐椎細細,納惟綿綿’呼氣時應設想胸中之氣隨呼向丹田擠壓。”這是一種在意識指導下有希望“通周天”的呼吸方法。

70年代末, 李少波所著《真氣運行法》一書突出強調了呼氣 通過五個步驟可通周天。五個成功的步驟是; “呼氣注意心交部;意氣相隨丹田趨; 調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復勿助; 元神畜力育生機。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歸納一種行之有效的練功方法了。

實際上,這種方法是學會一種呼吸技巧, 也就是學會呼吸與腹部的起伏相配合的方法。

平時,我們吸氣時,腹部稍鼓,呼氣時,腹部稍癟, 這叫作“自然腹式呼吸”,這裡介紹的氣功呼吸方法剛好與自然腹式呼吸相反,即吸氣時,腹部凹下,而呼氣時則腹部鼓起,這稱為“逆式呼吸”實際上、這種呼吸方法我們經常在無意識地運用,例如,我們在疲勞之後的“打阿欠”:深深吸一口長氣,同時腹部癟下去,呼出氣時,腹部鼓起來;又比如,我們在剷土成打鐵時,往往是無意識吸一口氣,同時腹部收起,隨著鍬起錘下,猛呼氣同時腹部用力突起。有時在呼氣的同時,發出“嗨”的喊聲。

這些呼吸與腹部的配合是下意識地進行的, 人們往往不加理會。而我們所要學習的氣功呼吸技巧,就是有意識地重複這種動作

練習方法是,吸氣時,腹部收起。呼氣時, 腹部還原。初始,可將雙手放在腹部, 以便觀察和感覺腹部的動作是否與呼吸配合協調。這就是氣功術語中所說的 “腹式呼吸”呼的時間要比吸的時間長些。

至於腹式呼吸的強弱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體質的強弱而定,開始切勿用力過猛, 隨著病情好轉體質加強可以採用強有力的呼吸,亦可應用於體力勞動。總之,要用意不用力

這樣可避免出現胸悶或岔氣等偏差。時間和次數不限,以不疲勞為準。提倡利用零星時間進行練習。

二、 注意呼氣和腹部,腹部分上腹和下腹,開始先注意呼氣和上腹,在呼氣同時,思想隨呼氣到上腹,吸氣任其自然不必介意,呼出多少自然要吸進多少。待上腹有了感覺,就可以在呼氣時慢慢守下腹。亦可以多停幾“站”,這樣見效快些。由於開始呼吸技巧的練習,意念就容易集中在呼氣和腹部了。一個月左右就會感到丹田充實有力,這時切勿用意領氣, 而有待丹田氣充實以後,自然會沿脊柱上行、這時意念要隨著氣走,氣停意守, 氣行意隨。這就是術語所說的“勿忘勿助” 當氣血足了,通過“督脈” 就會有一股熱氣直衝而上,而這就是術語所說的氣血運行一“小周天”

三、除意守腹部外 其餘部位放鬆。姿式不限, 但以坐式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