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療加速擁抱互聯網

臺海網4月2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問診和慢性病續方需求暴增。互聯網醫療被推上了風口。國家衛健委多次發文,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的優勢作用,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

以更好地為民服務為宗旨,福建省各家醫院開始以互聯網醫院建設為契機,加速擁抱互聯網。在推動線上問診服務的同時,推出慢性病網絡隨診續方服務等互聯網醫療服務。

3月3日,福建省級機關醫院開出首張醫保結算電子處方,成為全國首家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實現醫保在線結算的互聯網醫院。緊接著,慢病患者網上配藥“刷”醫保功能在福州落地試點,福州開出全國首單網上定點藥店(“雲藥房”)對接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實現的醫保在線結算。

當互聯網醫療成為民生所需,如何克服技術與制度瓶頸,讓“春風”吹起?本期《助創》關注——

圖片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線上問診

醫患“轉戰”線上問診

“幾年才能走完的路,兩週就走完了”

“孩子發燒了,帶去醫院怕被隔離了,不去醫院,又怕病情變重,怎麼辦?在線等,急!”我省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像這類通過網絡“問病”的情況增多了,人們從不論大小病都到醫院轉變為線上求診。

2月份,福建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艾斯一週兩次門診,一個月門診量大概100人次,而網絡諮詢量一個月卻有400人次左右。

她說,以前門診太忙很難及時回覆患者在線問詢,這段時間,通過網絡諮詢的人多了,諮詢問題有積食、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咳嗽、性早熟、矮小症等。工作之餘,只要看到微信患者群裡有人@她,她都會盡可能回覆。

在三明的一個醫生微信群裡,記者曾看到,醫生們接龍報名,為全國6000多個網上健康問題諮詢義診。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傳染病學主任醫師田榮茂是其中一位。

三明本地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清零”後,田榮茂註冊了微醫(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平臺)賬號,進行網上義診,一共在線幫助了數百位患者。

“醫生,我從四川自駕到北京,一路風塵僕僕,快到北京時,我怕被人看出是外省來的,自己洗了車,結果著涼了,怎麼辦?”……在田榮茂網絡義診的患者中,90%是關於新冠肺炎、慢病的健康諮詢或心理諮詢,他常常被問得哭笑不得。他說,疫情防控期間,群眾不敢出門就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安、恐慌,能通過互聯網聯繫上醫生,會安心一些。

根據公開資料,疫情防控期間,平安好醫生平臺App新註冊用戶增長10倍,新增用戶的日均問診量比平時增長了9倍。

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加速了在線醫療服務的發展擴張,也讓普通群眾更快更容易地接受了在線醫療服務。用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的話說:“一場疫情,讓我們在過去可能要走幾年才能走完的路,在這兩週就走完了。”

互聯網醫院“上線”

“尋醫問藥結算均可足不出戶”

圖片

▲快遞配送員正在送藥上門。互聯網醫院上線後,可為患者提供圖文諮詢、在線複診、檢驗檢查預約、私人醫生、快遞送藥上門、統一支付等服務。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群眾在線尋醫問藥,而這一“市場需求”也“倒逼”各地推進互聯網醫院“上線”。

記者瞭解到,除了省衛健委目前頒發牌照的10家互聯網醫院,包括省立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老年醫院、省級機關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二人民醫院、聯勤保障部隊第九○○醫院、孟超肝膽醫院、廈門大學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疫情發生以來,三明市、龍巖市、南平市等設區市也都建立了互聯網醫院。此外,平潭綜合實驗區也在探索建設互聯網醫院,將推動臺灣地區醫療資源在平潭落地,助推平潭實驗區佈局大健康產業。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作為省屬醫院,率先獲得互聯網醫院執業許可,從今年1月30日開設互聯網醫院以來,已在線接診千餘名患者。3月3日,省級機關醫院開出了首張醫保結算電子處方。此舉標誌著該互聯網醫院成為全國首家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實現醫保在線結算的互聯網醫院。

家住福州的蔡先生是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心內科章文傑主任醫師的老病號。近期受疫情的影響,蔡先生一直沒敢往醫院跑,得知省級機關醫院在進行互聯網醫院醫保結算服務平臺測試,他通過微信上的“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客戶端”小程序,向章文傑主任醫師發起了複診申請。通過面對面視頻問診,章文傑在線上為蔡先生開出了一張電子處方,經過藥師在線審方、在線結算,接下來,蔡先生只需在家就能收到由醫院寄來的藥品。

“我們醫院的複診患者在互聯網醫院拿到電子處方後,就可以通過省醫保進行藥品結算,之後憑藉二維碼自行去醫院藥房取藥,或選擇付費的送藥上門服務。這對不便出門就診的患者而言,是一大便利。”省級機關醫院副院長章文傑說。

不僅如此,在3月21日睡眠日當天,省級機關醫院還將線下義診“搬”到線上互聯網醫院,為失眠等睡眠障礙患者提供問診諮詢服務。

市民不僅可以在線續方、結算、買藥,還可以免費申請“家庭病床”。通過“小薇家庭病床”小程序,患者可以發佈自己的過往就醫情況、當前症狀、希望獲得的幫助等就能申請“家庭病床遠程管理”服務,一次申請,可獲得一位醫生最長14天的連續服務。醫生每天免費為患者遠程查床,瞭解患者病情,提供處方建議、康復指導等。

重建制度與信任

“醫患雙方在互聯網的診療行為需要嚴格把關”

圖片

▲火爆的在線問診新華社

雖在疫情防控期間受到熱捧,但互聯網醫院在“後疫情時代”要尋求發展壯大,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瓶頸和困境。

醫療以人為對象,醫生們在運用互聯網醫療手段時,也比較謹慎。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艾斯說,疫情發生以來,自己比往常更仔細回覆患者的線上諮詢。“像積食,主要教家長通過飲食調整,加強運動。其他疾病需要用藥的,沒見到患者本人,怕家長表達不到位,會盡可能地多問、多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再給出用藥建議。”

田榮茂在提供用藥建議後,還會隨訪,問詢病人用了什麼藥、服藥後情況如何等。他認為,實體醫院與互聯網技術服務方合作是趨勢,就醫模式肯定會變,比如,全國約4億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未來可以通過在線續方、在線醫保結算、慢病用藥配送上門。這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辦法。但這也要求醫患雙方在互聯網上的診療行為被嚴格把關。

“如果沒有監管機制,那麼互聯網醫療就是基於整個社會絕對誠信而建立起來的。”田榮茂說,“實際上,醫生可能並不知道躲在手機屏幕後頭的患者說的病情有無隱瞞,患者也可能並不知道手機那端的是不是平臺上寫的那位醫生。”

由此看來,要實現對患者切實有效的一次遠程看診,不僅需要清晰高效的視頻技術,未來還需要居民健康檔案的打通,以及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設備的支撐。如:疫情防控期間,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血透治療,不便就醫,患者可以通過家用的腎病治療設備(連接患者手機端、醫生電腦端),進行治療的同時數據自動上傳,方便醫生即時遠程監控並在必要時及時干預。

尋求有效機制

“成為實體醫院的有力補充和延展”

在林孟波看來,互聯網醫院的發展不應只是一陣風,如果能打通制約互聯網醫院發展的各個關節,互聯網醫院將會呈現一個形式多樣的面貌。

長期以來,許多民眾只是片面地認為互聯網醫院的功能僅侷限於線上問診、開方。實際上,除了這些功能外,目前互聯網醫院還可以提供網絡預約、充值結算、檢查報告查詢等多項便民服務,未來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提升,還有可能為患者提供術後康復指導、患者治療效果隨訪、慢病健康宣教等。

“尤其在健康宣教方面,一些慢病專科醫生要增加慢病患者黏性,規範患者診療用藥行為,都希望能在互聯網醫院構建專門的患者群。如果未來能實現這些網絡群體的構建,對於互聯網醫院建設也將會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林孟波說。

而在互聯網醫院建設模式上,目前一些公立醫院開始嘗試一種新的運營模式,由公立醫院主導建設和運營,第三方合作方提供建設服務參與運營,再以診療費分潤的方式獲取報酬,共建共營線上“第二醫院”。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醫院需要不斷創新模式,找到發展的理想狀態,成為線下實體醫院的有力補充和延展。(福建衛生報記者 鄧劍雲 林穎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